第一周 第一章 概论 分析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随堂测验 1、固体试样用量为 0.1~10 mg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2、液体试样体积为 1~10 ml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3、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 > 1% 的分析称为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超痕量组分分析
4、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 < 0.0001% 的分析称为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超痕量组分分析
第一章 概论 分析化学过程、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随堂测验 1、测定花岗岩中硅的含量时,测定结果以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来表示,这里二氧化硅是其实际存在形式。
2、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是水体中氧的含量。
3、在对温度敏感的情况下,液体试样应使用质量摩尔浓度。
第一章 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述随堂测验 1、为标定 hcl 溶液的浓度,可以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naoh
b、na2co3
c、na2so3
d、na2s2o3
2、为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可以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二水草酸
第一章测验 1、比利时分析化学家斯达通过实验确定了什么物质的组成,从而证明了定组成定律?
a、nacl
b、kcl
c、rbcl
d、agbr
e、agcl
f、agi
2、三聚氰胺之所以被掺入奶粉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是因为
a、三聚氰胺是一种蛋白质。
b、三聚氰胺是奶粉的一种组成成分。
c、三聚氰胺和蛋白质具有相同的性质。
d、检测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凯氏定氮法不能区分氮的来源是三聚氰胺还是蛋白质。
3、固体试样用量为 0.1~10 mg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4、固体试样用量 > 100 mg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5、固体试样用量为 10~100 mg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6、固体试样用量为 < 0.1 mg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7、液体试样体积为 1~10 ml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8、液体试样体积为 > 10 ml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9、液体试样体积为 0.01~1 ml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10、液体试样体积为 < 0.01 ml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11、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 < 0.0001% 的分析称为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超痕量组分分析
12、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为 0.0001%~ 0.01% 的分析称为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超痕量组分分析
13、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为 0.01%~1% 的分析称为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超痕量组分分析
14、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 > 1% 的分析称为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超痕量组分分析
15、下列器皿中,属于量入式的是
a、移液管
b、吸量管
c、滴定管
d、容量瓶
16、用同一 kmno4 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 feso4 和 h2c2o4 两溶液,消耗 kmno4 的体积相等,则说明两溶液的浓度 c(mol/l)的关系是
a、c(feso4) = c(h2c2o4)
b、c(feso4) = 2c(h2c2o4)
c、c(feso4) = 4c(h2c2o4)
d、c(h2c2o4) = 4c(feso4)
e、c(h2c2o4) = 2c(feso4)
17、为标定 hcl 溶液的浓度,可以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naoh
b、na2co3
c、na2so3
d、na2s2o3
e、硼砂
18、为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可以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二水草酸
e、邻苯二甲酸氢钾
19、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钙时,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20、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21、测定花岗岩中硅的含量时,测定结果以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来表示,这里二氧化硅是其实际存在形式。
22、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是水体中氧的含量。
23、溶解氧测定的是水体中氧的含量。
24、在对温度敏感的情况下,液体试样应使用质量摩尔浓度。
25、在对温度敏感的情况下,液体试样应使用物质的量浓度。
26、测定花岗岩中硅的含量时,测定结果以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来表示,这里二氧化硅不是其实际存在形式。
第二周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采集随堂测验 1、欲测定空气中 pm 2.5 的含量,应采用
a、直接法采样
b、不带其它装置的浓缩法采样
c、带有吸附剂的浓缩法采样
d、带有过滤器的浓缩法采样
2、采样单元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物料的不均匀性
c、物料的颗粒大小
d、物料的分散程度
3、液体试样的保存措施有
a、控制溶液的 ph
b、加入化学稳定试剂
c、冷藏和冷冻
d、避光和密封
4、要测定液体试样中的有机物时,宜选用塑料容器进行采样和存放。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制备随堂测验 1、分析试样要求的粒度与试样分解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要求通过
a、30~50 号(目)筛
b、50~80 号(目)筛
c、80~100 号(目)筛
d、100~200 号(目)筛
2、有试样 20 kg,破碎至全部通过 10 号筛(2 mm),缩分系数 k = 0.2,为保证最低可靠质量,最多缩分几次?
a、3
b、4
c、5
d、6
3、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后,保留的试样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分解随堂测验 1、下列溶剂中,会发生钝化现象的是
a、稀盐酸
b、浓盐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2、下列溶剂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高氯酸
3、下列溶剂中,具有脱水性的是
a、浓盐酸
b、浓氢氟酸
c、浓硝酸
d、浓硫酸
4、下列溶剂中,具有高沸点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氢氟酸
5、下列溶剂中,应使用聚四氟乙烯烧杯(坩埚)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氢氟酸
6、使用碳酸钠作熔剂时,应使用的坩埚是
a、瓷坩埚
b、银坩埚
c、铂坩埚
d、聚四氟乙烯坩埚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与偏差随堂测验 1、关于误差、偏差和真值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比
c、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2、能够更好地反映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平均偏差
d、标准偏差
3、在确认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高精密度的测定结果一定有高的准确度。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分类随堂测验 1、可以减免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
2、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a、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c、移液管转移试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d、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3、下列情况中,属于过失的是
a、锥形瓶没有润洗
b、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c、配制标准溶液的 naoh 没有完全称准
d、过滤时出现穿滤
4、在滴定分析中,装试液的锥形瓶没有烘干,将
a、造成系统误差
b、造成随机误差
c、造成过失
d、不会造成误差
5、校正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传递随堂测验 1、根据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对于加减法,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c、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2、根据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对于乘除法,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c、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3、根据随机误差的传递公式,对于加减法,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的平方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平方和
b、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平方和
c、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4、根据随机误差的传递公式,对于乘除法,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平方和
b、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平方和
c、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5、对于乘除法,分析结果的极值相对误差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c、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6、对于加减法,分析结果的极值误差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c、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第二章测验 1、从较大的金属铸件采样,正确的方法是
a、在铸件的表面锉一些金属屑,混合而成
b、在铸件的表面各个部位都锉一些金属屑,混合而成
c、将铸件锯成两半,收集锯屑,混合而成
d、在铸件的不同部位锯断,收集锯屑,混合而成
e、在铸件的某一部位钻孔,穿过整个铸件,收集钻屑,混合而成
f、在铸件的不同部位钻孔,穿过整个铸件,收集钻屑,混合而成
2、液体试样保存时,为了防止金属离子水解生成沉淀,应使用硝酸调节试样的 ph 值小于
a、2
b、3
c、4
d、5
3、欲测定空气中 pm 2.5 的含量,应采用
a、直接法采样
b、不带其它装置的浓缩法采样
c、带有吸附剂的浓缩法采样
d、带有过滤器的浓缩法采样
4、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后,保留的试样量为原来的
a、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八分之一
d、十六分之一
5、根据切乔特经验公式,试样的保留量(最低可靠质量)与试样的粒径(单位为毫米)的关系是
a、与粒径的一次方成正比
b、与粒径的一次方成反比
c、与粒径的二次方成正比
d、与粒径的二次方成反比
6、分析试样要求的粒度与试样分解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要求通过
a、30~50 号(目)筛
b、50~80 号(目)筛
c、80~100 号(目)筛
d、100~200 号(目)筛
7、有试样 20 kg,破碎至全部通过 10 号筛(2 mm),缩分系数 k = 0.2 kg/mm2,为保证最低可靠质量,最多缩分几次?
a、3
b、4
c、5
d、6
8、特别适合用来分解硅酸盐试样的酸溶剂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氢氟酸
9、下列溶剂中,会发生钝化现象的是
a、稀盐酸
b、浓盐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e、稀硫酸
f、浓硫酸
10、下列溶剂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高氯酸
e、磷酸
11、下列溶剂中,具有脱水性的是
a、浓盐酸
b、浓氢氟酸
c、浓硝酸
d、浓硫酸
12、下列溶剂中,具有高沸点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氢氟酸
e、磷酸
13、下列溶剂中,不具有配位能力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磷酸
e、氢氟酸
14、下列溶剂中,应使用聚四氟乙烯烧杯(坩埚)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氢氟酸
e、磷酸
f、高氯酸
g、氢氧化钠溶液
15、20%~30% 的 naoh 溶液常用来溶解
a、铁及其氧化物
b、铜及其氧化物
c、锌及其氧化物
d、铝及其氧化物
e、碳酸盐
f、三氧化钨、三氧化钼等酸性氧化物
16、使用氢氧化钠作熔剂时,应使用的坩埚是
a、镍坩埚
b、瓷坩埚
c、银坩埚
d、铂坩埚
e、聚四氟乙烯坩埚
17、使用碳酸钠作熔剂时,应使用的坩埚是
a、聚四氟乙烯坩埚
b、瓷坩埚
c、银坩埚
d、铂坩埚
18、试样的采集必须保证所采集的试样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19、和判断采样法、系统采样法相比,随机采样法要求的采样点相对较少。
20、和判断采样法、系统采样法相比,随机采样法要求的采样点相对较多。
21、要测定液体试样中的有机物时,宜选用塑料容器进行采样和存放。
22、要测定液体试样中的有机物时,宜选用玻璃容器进行采样和存放。
23、要测定液体试样中的微量金属元素时,宜选用玻璃容器进行采样和存放。
24、要测定液体试样中的微量金属元素时,宜选用塑料容器进行采样和存放。
25、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后,保留的试样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26、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后,保留的试样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第三周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随堂测验 1、具有相同有效数字位数的一组数据是
a、5.000,0.500,0.050
b、0.38%,4.96%,51.87%
c、20.0´10^3,2.00´10^4,0.20´10^5
d、ph = 0.66,pka = 4.75,lgk = 10.69
2、下列滴定管的读数中,记录正确的是
a、18 ml
b、18.0 ml
c、18.00 ml
d、18.000 ml
3、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0.1000´(25.00-24.30)´246.47/1.000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2 位
b、3 位
c、4 位
d、5 位
4、将 0.12345、0.123451、0.123449 分别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结果是
a、0.1235,0.1235,0.1234
b、0.1235,0.1235,0.1235
c、0.1234,0.1235,0.1235
d、0.1234,0.1235,0.1234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随堂测验 1、关于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只与总体平均值有关
b、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只与总体标准偏差有关
c、总体平均值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总体标准偏差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
d、总体平均值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总体标准偏差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
2、按正态分布规律,测量值 x 出现在 μ-σ ≤ x ≤ μ σ 区间的概率
a、0.16
b、0.34
c、0.68
d、0.84
3、关于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总是服从正态分布
b、有限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c、有限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需要用 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
d、无限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4、在确认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5、置信区间(置信度 95%)表示该区间包含总体平均值的概率是 95%。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显著性检验、可疑值取舍随堂测验 1、用来判断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方法是
a、f 检验
b、grubbs 检验
c、q 检验
d、t 检验
2、用来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a、f 检验
b、grubbs 检验
c、q 检验
d、t 检验
3、用来判断可疑值取舍的方法有
a、4d 法
b、f 检验
c、grubbs 法
d、q 检验法
4、用 grubbs 法判断可疑值取舍时,首先计算除可疑值外的其余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回归分析法、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随堂测验 1、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校准仪器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空白试验主要用于消除
a、方法误差
b、试剂误差
c、操作误差
d、主观误差
3、检验某种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时,应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实验
c、校准仪器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4、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
a、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b、减少测量误差
c、消除系统误差
d、减少随机误差
5、两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可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相关系数越接近于 1,则线性关系越好。
第三章测验 1、ph = 0.03 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1 位
b、2 位
c、3 位
d、不确定
2、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0.58´0.325 0.12345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2 位
b、3 位
c、4 位
d、5 位
e、6 位
3、具有相同有效数字位数的一组数据是
a、5.000,0.500,0.050
b、0.38%,4.96%,51.87%
c、20.0´10^3,2.00´10^4,0.20´10^5
d、ph = 0.66,pka = 4.75,lgk = 10.69
4、下列滴定管的读数中,记录正确的是
a、18 ml
b、18.0 ml
c、18.00 ml
d、18.000 ml
5、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0.1000´(25.00-24.30)´246.47/1.000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2 位
b、3 位
c、4 位
d、5 位
6、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0.1000´(25.00-6.78)´246.47/1.000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2 位
b、3 位
c、4 位
d、5 位
7、将 0.12345、0.123451、0.123449 分别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结果是
a、0.1235,0.1235,0.1234
b、0.1235,0.1235,0.1235
c、0.1234,0.1235,0.1235
d、0.1234,0.1235,0.1234
e、0.1234,0.1234,0.1234
8、关于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准确度和精密度没有关系
b、精密度高,准确度也就高
c、精密度低,也可以获得高的准确度
d、高精密度是高准确度的前提,但高精密度不能一定保证高准确度
9、关于误差、偏差和真值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比
c、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10、能够更好地反映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平均偏差
d、标准偏差
11、不是系统误差的特点的是
a、重复性
b、单向性
c、可测性
d、可以校正
e、无法校正
f、不可避免
g、或大或小,或正或负
12、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重复性
b、单向性
c、可测性
d、可以校正
e、无法校正
f、不可避免
g、或大或小,或正或负
13、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在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b、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c、过滤时出现穿滤
d、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e、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f、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14、可以减免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
15、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a、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c、移液管转移试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d、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e、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f、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16、下列情况中,属于过失的是
a、锥形瓶没有润洗
b、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c、配制标准溶液的 naoh 没有完全称准
d、过滤时出现穿滤
17、在滴定分析中,装试液的锥形瓶没有烘干,将
a、造成系统误差
b、造成随机误差
c、造成过失
d、不会造成误差
18、不能校正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
19、根据随机误差的传递公式,对于加减法,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的平方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平方和
c、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平方和
e、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f、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代数和
g、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h、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代数和
20、根据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对于加减法,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平方和
c、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平方和
e、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f、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代数和
g、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h、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代数和
21、根据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对于乘除法,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平方和
c、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平方和
e、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f、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代数和
g、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h、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代数和
22、根据随机误差的传递公式,对于乘除法,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平方和
b、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c、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平方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e、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f、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代数和
g、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h、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代数和
23、对于乘除法,分析结果的极值相对误差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c、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24、对于加减法,分析结果的极值误差等于
a、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b、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c、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d、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25、关于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只与总体平均值有关
b、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只与总体标准偏差有关
c、总体平均值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总体标准偏差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
d、总体平均值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总体标准偏差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
26、按正态分布规律,测量值 x 出现在 μ-σ ≤ x ≤ μ σ 区间的概率是
a、0.16
b、0.34
c、0.68
d、0.84
27、按正态分布规律,测量值 x 出现在 x ≤ μ σ 区间的概率是
a、0.16
b、0.34
c、0.68
d、0.84
28、按正态分布规律,测量值 x 出现在 μ ≤ x ≤ μ σ 区间的概率是
a、0.16
b、0.34
c、0.68
d、0.84
29、按正态分布规律,测量值 x 出现在 x ≤ μ-σ 区间的概率是
a、0.16
b、0.34
c、0.68
d、0.84
30、关于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总是服从正态分布
b、有限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c、有限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需要用 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
d、无限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需要用 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
31、空白试验主要用于消除
a、方法误差
b、试剂误差
c、操作误差
d、主观误差
32、检验某种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时,应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实验
c、校准仪器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33、用来判断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方法是
a、f 检验
b、grubbs 检验
c、q 检验
d、t 检验
34、用来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a、f 检验
b、grubbs 检验
c、q 检验
d、t 检验
35、下列哪种方法用来判断可疑值的取舍?
a、f 检验
b、t 检验
c、f 检验和 t 检验
d、grubbs 检验
e、q 检验
36、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用偏差来衡量。
37、精密度表示几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相互接近程度,用误差来衡量。
38、在确认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高精密度的测定结果一定有高的准确度。
39、有限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不服从正态分布,而要用 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
40、置信区间(置信度 95%)表示总体平均值落在该区间的概率是 95%。
41、在确认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42、置信区间(置信度 95%)表示该区间包含总体平均值的概率是 95%。
43、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44、两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可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相关系数越接近于 1,则线性关系越好。
45、两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可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相关系数越接近于 0,则线性关系越好。
46、用 t 检验法检验一种新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用来判断该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47、判断两组测量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时,首先用 f 检验判断它们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精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再用 t 检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48、用 4d 法判断可疑值取舍时,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和平均偏差,再比较可疑值与平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 4 倍平均偏差。
49、用 grubbs 法判断可疑值取舍时,首先计算除可疑值外的其余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第四周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概述、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随堂测验 1、在实验室内分析测试过程中,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反映在
a、代表性、准确性
b、准确性、精密性
c、精密性、完整性
d、代表性、完整性
2、在现场调查、设计布点和采样保存等过程中,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反映在
a、代表性、准确性
b、准确性、精密性
c、精密性、完整性
d、代表性、完整性
3、在评价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时,能够综合反映全过程的是
a、代表性
b、准确性
c、精密性
d、可比性
4、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试样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称为该方法的
a、灵敏度
b、检出限
c、空白值
d、测定下限
5、某特定分析方法能从试样中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称为该方法的
a、灵敏度
b、检出限
c、空白值
d、测定下限
6、下列质量控制技术中,属于他控方式的是
a、平行样分析
b、加标回收分析
c、方法对照分析
d、密码样分析
7、下列质量控制技术中,能够检查分析结果精密度的是
a、平行样分析
b、空白试验
c、加标回收分析
d、标准物比对分析
8、下列质量控制技术中,既能检查分析结果精密度,又能检查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是
a、平行样分析
b、空白试验
c、加标回收分析
d、平行加标回收分析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标准方法、标准物质随堂测验 1、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gb
b、gb/t
c、db
d、db/t
2、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gb
b、gb/t
c、db
d、db/t
3、湖北省地方标准的代码是
a、hb
b、hb42
c、db
d、db42
4、北京市地方标准的代码是
a、db
b、db11
c、bj
d、bj11
5、选择标准物质时,所选的标准物质含有被测组分即可。
6、选择了合适的标准物质后,使用时对取样量没有要求。
7、选择标准物质时,所选标准物质的准确度应比被测试样欲达到的准确度高 3~10 倍。
8、标准物质必须有量值保证书。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理论和酸碱平衡随堂测验 1、磷酸氢根的共轭酸和共轭碱分别是
a、磷酸、磷酸根
b、磷酸、磷酸二氢根
c、磷酸二氢根、磷酸根
d、磷酸根、磷酸
2、酸的解离常数 ka 和其共轭碱的解离常数 kb 的关系是
a、ka kb = kw
b、ka ´ kb = kw
c、ka / kb = kw
d、kb / ka = kw
3、在同一溶液中,高价离子的活度系数小,低价离子的活度系数大。
4、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也越强。
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解离和酸碱中和反应等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的质子授受过程。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其它相关平衡、分布分数随堂测验 1、有一浓度为 c 的氨水(nh3)溶液,则溶液中
a、[oh-] = c
b、[nh3] = c
c、[nh4 ] = c
d、[nh3] [nh4 ] = c
2、na2co3 溶液的电荷平衡式为
a、2[na ] = [co32-]
b、[na ] = 2[co32-]
c、[h ] 2[na ] = [oh-] [hco3-] [co32-]
d、[h ] [na ] = [oh-] [hco3-] 2[co32-]
3、浓度为 c1 的 nh3 和浓度为 c2 的 nh4cl 混合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a、[nh3] [nh4 ] = c1 c2
b、[h ] [nh4 ] = [oh-] [nh3]
c、[h ] [nh4 ] = [oh-] c1
d、[h ] [nh4 ] = [oh-] c2
4、某乙酸溶液(解离常数为 ka)中 [hac] = [ac-],其 ph 应为
a、ph = 7
b、ph = 14
c、ph = pka
d、ph = 14 - pka
5、已知某草酸溶液(解离常数为 ka1、ka2)中草酸氢根是主要存在形式(分布分数大于 0.5),则其 ph 应为
a、ph < pka1
b、pka1 < ph < pka2
c、ph > pka2
d、ph > pka1 pka2
6、h3aso4 的 pka1 = 2.2,pka2 = 6.9,pka3 = 11.5,在 ph = 7.0 时,溶液中的 [h2aso4-] 与 [haso42-] 的浓度之比等于
a、10^2.2
b、10^-9.3
c、10^-4.7
d、10^-0.1
7、三瓶同体积、同浓度的 h2c2o4(甲瓶)、nahc2o4(乙瓶)和 na2c2o4(丙瓶)溶液,若用 hcl 溶液或 naoh 溶液调节至同样 ph 值,最后补加水至同样体积,此时三瓶中 h2c2o4 的浓度是(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甲瓶最小
b、乙瓶最小
c、丙瓶最小
d、三瓶相等
8、质子条件式是得质子产物的浓度与失质子产物的浓度相等的平衡式。
第四章测验 1、在实验室内分析测试过程中,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反映在
a、代表性、准确性
b、准确性、精密性
c、精密性、完整性
d、代表性、完整性
e、代表性、精密性
f、准确性、完整性
2、在现场调查、设计布点和采样保存等过程中,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反映在
a、代表性、准确性
b、准确性、精密性
c、精密性、完整性
d、代表性、完整性
e、代表性、精密性
f、准确性、完整性
3、在评价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时,能够综合反映全过程的是
a、代表性
b、准确性
c、精密性
d、可比性
e、完整性
4、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试样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称为该方法的
a、灵敏度
b、检出限
c、空白值
d、测定下限
5、某特定分析方法能从试样中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称为该方法的
a、灵敏度
b、检出限
c、空白值
d、测定下限
6、下列质量控制技术中,属于他控方式的是
a、平行样分析
b、加标回收分析
c、方法对照分析
d、密码样分析
7、下列质量控制技术中,能够检查分析结果精密度的是
a、平行样分析
b、空白试验
c、加标回收分析
d、标准物比对分析
8、下列质量控制技术中,既能检查分析结果精密度,又能检查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是
a、平行样分析
b、空白试验
c、加标回收分析
d、平行加标回收分析
9、新颁布的国家标准 gb 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
a、删除了凯氏定氮法
b、规定了直接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c、适用于添加各种其它含氮物质的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d、规定了该标准不适用于添加各种其它含氮物质的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10、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gb
b、gb/t
c、db
d、db/t
11、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gb
b、gb/t
c、db
d、db/t
12、湖北省地方标准的代码是
a、hb
b、hb42
c、db
d、db42
e、hbb
13、北京市地方标准的代码是
a、db
b、db11
c、bj
d、bjb
e、bj11
14、下列关于最佳测定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佳测定范围是指从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的范围。
b、最佳测定范围大于方法的适用范围。
c、最佳测定范围小于方法的适用范围。
d、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最佳测定范围越小。
e、最佳测定范围是指从检出限到测定上限的范围。
15、化工行业标准的代码是
a、gb
b、hb
c、hg
d、hj
16、选择标准物质时,所选的标准物质含有被测组分即可。
17、选择了合适的标准物质后,使用时对取样量没有要求。
18、选择标准物质时,所选标准物质的准确度应比被测试样欲达到的准确度高 3~10 倍。
19、标准物质必须有量值保证书。
20、重现性(repeatability)主要用于实验室间的质控考核或相互检验。
21、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主要用于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22、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是校准曲线的两种叫法,两者没有差别。
第五周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溶液 ph 的计算:强酸、一元弱酸、二元弱酸随堂测验 1、1.0×10^(-8) mol/l hcl 溶液的 ph =
a、6.00
b、6.98
c、7.02
d、8.00
2、0.10 mol/l hcl 溶液的 ph =
a、0.10
b、0.90
c、1.00
d、1.10
3、1.0×10^(-8) mol/l naoh 溶液的 ph =
a、6
b、6.98
c、7.02
d、8.00
4、浓度为 c mol/l 的 nh4cl(nh3 的解离常数为 kb)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计算最简式为
a、[h ] = (kb×c)^(1/2)
b、[oh-] = (kb×c)^(1/2)
c、[h ] = (kw/kb×c)^(1/2)
d、[oh-] = (kw/kb×c)^(1/2)
5、浓度为 c mol/l 的 naac(hac 的解离常数为 ka)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计算最简式为
a、[h ] = (ka×c)^(1/2)
b、[oh-] = (ka×c)^(1/2)
c、[h ] = (kw/ka×c)^(1/2)
d、[oh-] = (kw/ka×c)^(1/2)
6、浓度为 c mol/l 的 na2co3(h2co3 的一级和二级解离常数为 ka1、ka2)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计算最简式为
a、[h ] = (ka1×c)^(1/2)
b、[h ] = (ka2×c)^(1/2)
c、[oh-] = (kw/ka1×c)^(1/2)
d、[oh-] = (kw/ka2×c)^(1/2)
7、0.10 mol/l 一氯乙酸(ka = 1.4×10^(-3))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可以用最简式计算。
8、0.10 mol/l 三氯乙酸(ka = 0.23)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应该用近似式计算。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溶液 ph 的计算:混合溶液、两性物质随堂测验 1、含 0.10 mol/l hcl 和 1.0 mol/l hac (ka = 1.8×10^(-5))的混合溶液的 ph 值为
a、1.00
b、1.30
c、2.37
d、3.37
2、含 0.0010 mol/l hcl 和 0.10 mol/l hac (ka = 1.8×10^(-5))的混合溶液的 ph 值为
a、1.00
b、2.72
c、2.87
d、3.00
3、下列溶液稀释 10 倍时,ph 值改变最小的是
a、0.10 mol/l hac 溶液
b、0.10 mol/l nh4ac 溶液
c、0.10 mol/l naac 溶液
d、0.10 mol/l nh4cl 溶液
4、根据酸式盐 ph 计算的最简式,0.10 mol/l nahco3 溶液和 0.20 mol/l nahco3 溶液(h2co3 的 pka1 = 6.38,pka2 = 10.25)的 ph 值近似相等。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缓冲溶液随堂测验 1、下列操作不能配制出 ph = 4.74 的缓冲溶液的是
a、0.10 mol/l 乙酸溶液和 0.10 mol/l 乙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乙酸的 pka = 4.74)
b、1.0 mol/l 乙酸溶液和 1.0 mol/l 乙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乙酸的 pka = 4.74)
c、0.10 mol/l 甲酸溶液和 1.0 mol/l 甲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甲酸的 pka = 3.74)
d、0.10 mol/l 甲酸溶液和 0.10 mol/l 甲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甲酸的 pka = 3.74)
2、欲配制 ph = 9.00 的缓冲溶液,应选取下列哪一组物质来配制?
a、甲酸(pka = 3.74)和氢氧化钠
b、乙酸(pka = 4.74)和氢氧化钠
c、羟胺(pkb = 8.04)和盐酸
d、氨水(pkb = 4.74)和盐酸
3、下列三种溶液 ph 值的大小关系是:a. 0.10 mol/l hcl - 0.20 mol/l naac;b. 0.20 mol/l hac - 0.10 mol/l naoh;c. 0.10 mol/l hac - 0.10 mol/l naac
a、a
b、a=b c、a=b>c d、a=b=c 4、使用由共轭酸碱对组成的缓冲溶液时,所选择的缓冲溶液中弱酸的 pka 应尽量与所需控制的 ph 一致,因为在 ph = pka 时,该缓冲溶液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第五章测验一 1、磷酸是三元酸,其 pka1=2.12、pka2=7.20、pka3=12.36,则磷酸根的 pkb1= a、14.00 b、11.88 c、6.80 d、1.64 2、磷酸氢根的共轭酸和共轭碱分别是 a、磷酸、磷酸根 b、磷酸、磷酸二氢根 c、磷酸二氢根、磷酸根 d、磷酸根、磷酸 e、磷酸二氢根、磷酸 3、酸的解离常数 ka 和其共轭碱的解离常数 kb 的关系是 a、ka kb = kw b、ka ´ kb = kw c、ka / kb = kw d、kb / ka = kw 4、有一浓度为 c 的乙酸(hac)溶液,则溶液中 a、[h ] = c b、[hac] = c c、[ac-] = c d、[hac] [ac-] = c e、[h ] = [ac-] [oh-] 5、浓度为 c 的 naoh 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是 a、[h ] = [oh-] b、[h ] = c [oh-] c、[h ] c = [oh-] d、[h ] [oh-] = c e、[h ] = c f、[oh-] = c 6、某氨水溶液(解离常数为 kb)中 [nh3] = [nh4 ],其 ph 应为 a、ph = 7 b、ph = 14 c、ph = pkb d、ph = 14 - pkb e、ph = 14 pkb 7、有一浓度为 c 的氨水(nh3)溶液,则溶液中 a、[oh-] = c b、[nh3] = c c、[nh4 ] = c d、[nh3] [nh4 ] = c e、[h ] = c f、[nh3] [oh-] = c g、[h ] [nh4 ] = c h、[h ] [nh4 ] = [oh-] 8、na2co3 溶液的电荷平衡式为 a、2[na ] = [co32-] b、[na ] = 2[co32-] c、[h ] 2[na ] = [oh-] [hco3-] [co32-] d、[h ] [na ] = [oh-] [hco3-] 2[co32-] e、[na ] = [co32-] f、[h ] [na ] = [oh-] [hco3-] [co32-] 9、浓度为 c1 的 nh3 和浓度为 c2 的 nh4cl 混合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a、[nh3] [nh4 ] = c1 c2 b、[h ] [nh4 ] = [oh-] [nh3] c、[h ] [nh4 ] = [oh-] c1 d、[h ] [nh4 ] = [oh-] c2 e、[h ] c1 = [oh-] [nh3] f、[h ] c2 = [oh-] [nh3] 10、某乙酸溶液(解离常数为 ka)中 [hac] = [ac-],其 ph 应为 a、ph = 7 b、ph = 14 c、ph = pka d、ph = 14 - pka e、ph = 14 pka 11、已知某草酸溶液(解离常数为 ka1、ka2)中草酸氢根是主要存在形式(分布分数大于 0.5),则其 ph 应为 a、ph < pka1 b、pka1 < ph < pka2 c、ph > pka2 d、ph > pka1 pka2 12、h3aso4 的 pka1 = 2.2,pka2 = 6.9,pka3 = 11.5,在 ph = 7.0 时,溶液中的 [h2aso4-] 与 [haso42-] 的浓度之比等于 a、10^2.2 b、10^-9.3 c、10^-4.7 d、10^-0.1 13、三瓶同体积、同浓度的 h2c2o4(甲瓶)、nahc2o4(乙瓶)和 na2c2o4(丙瓶)溶液,若用 hcl 溶液或 naoh 溶液调节至同样 ph 值,最后补加水至同样体积,此时三瓶中 h2c2o4 的浓度是(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甲瓶最小 b、乙瓶最小 c、丙瓶最小 d、丙瓶最大 e、乙瓶最大 f、甲瓶最大 g、三瓶相等 14、浓度为 c mol/l 的一元弱碱(解离常数为 kb)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计算最简式为 a、[h ] = (kb×c)^(1/2) b、[oh-] = (kb×c)^(1/2) c、[h ] = (kw/kb×c)^(1/2) d、[oh-] = (kw/kb×c)^(1/2) 15、1.0×10^(-8) mol/l hcl 溶液的 ph = a、6.00 b、6.98 c、7.02 d、8.00 16、0.10 mol/l hcl 溶液的 ph = a、0.10 b、0.90 c、1.00 d、1.10 17、1.0×10^(-8) mol/l naoh 溶液的 ph = a、6.00 b、6.98 c、7.02 d、8.00 18、浓度为 c mol/l 的 nh4cl(nh3 的解离常数为 kb)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计算最简式为 a、[h ] = (kb×c)^(1/2) b、[oh-] = (kb×c)^(1/2) c、[h ] = (kw/kb×c)^(1/2) d、[oh-] = (kw/kb×c)^(1/2) 19、浓度为 c mol/l 的 naac(hac 的解离常数为 ka)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计算最简式为 a、[h ] = (ka×c)^(1/2) b、[oh-] = (ka×c)^(1/2) c、[h ] = (kw/ka×c)^(1/2) d、[oh-] = (kw/ka×c)^(1/2) 20、浓度为 c mol/l 的 na2co3(h2co3 的一级和二级解离常数为 ka1、ka2)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计算最简式为 a、[h ] = (ka1×c)^(1/2) b、[h ] = (ka2×c)^(1/2) c、[oh-] = (kw/ka1×c)^(1/2) d、[oh-] = (kw/ka2×c)^(1/2) 21、含 0.10 mol/l hcl 和 1.0 mol/l hac (ka = 1.8×10^(-5))的混合溶液的 ph 值为 a、1.00 b、1.30 c、2.37 d、3.37 22、含 0.0010 mol/l hcl 和 0.10 mol/l hac (ka = 1.8×10^(-5))的混合溶液的 ph 值为 a、1.00 b、2.72 c、2.87 d、3.00 23、下列溶液稀释 10 倍时,ph 值改变最小的是 a、0.10 mol/l hac 溶液 b、0.10 mol/l nh4ac 溶液 c、0.10 mol/l naac 溶液 d、0.10 mol/l nh4cl 溶液 24、下列操作不能配制出 ph = 4.74 的缓冲溶液的是 a、0.10 mol/l 乙酸溶液和 0.10 mol/l 乙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乙酸的 pka = 4.74) b、1.0 mol/l 乙酸溶液和 1.0 mol/l 乙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乙酸的 pka = 4.74) c、0.10 mol/l 甲酸溶液和 1.0 mol/l 甲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甲酸的 pka = 3.74) d、0.10 mol/l 甲酸溶液和 0.10 mol/l 甲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甲酸的 pka = 3.74) e、1.0 mol/l 甲酸溶液和 0.10 mol/l 甲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甲酸的 pka = 3.74) 25、欲配制 ph = 9.00 的缓冲溶液,应选取下列哪一组物质来配制? a、甲酸(pka = 3.74)和氢氧化钠 b、乙酸(pka = 4.74)和氢氧化钠 c、羟胺(pkb = 8.04)和盐酸 d、氨水(pkb = 4.74)和盐酸 26、下列三种溶液 ph 值的大小关系是:a. 0.10 mol/l hcl - 0.20 mol/l naac;b. 0.20 mol/l hac - 0.10 mol/l naoh;c. 0.10 mol/l hac - 0.10 mol/l naac a、a b、a=b c、a=b>c d、a=b=c e、a>b>c f、a 27、在同一溶液中,高价离子的活度系数大,低价离子的活度系数小。 2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既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29、在同一溶液中,高价离子的活度系数小,低价离子的活度系数大。 30、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也越强。 3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解离和酸碱中和反应等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的质子授受过程。 32、质子条件式是得质子产物的浓度与失质子产物的浓度相等的平衡式。 33、任意强酸(或强碱)溶液中 [h ](或 [oh-])等于该强酸(或强碱)的分析浓度。 34、0.10 mol/l 一氯乙酸(ka = 1.4×10^(-3))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可以用最简式计算。 35、0.10 mol/l 三氯乙酸(ka = 0.23)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应该用近似式计算。 36、根据酸式盐 ph 计算的最简式,0.10 mol/l nahco3 溶液和 0.20 mol/l nahco3 溶液(h2co3 的 pka1 = 6.38,pka2 = 10.25)的 ph 值近似相等。 37、使用由共轭酸碱对组成的缓冲溶液时,所选择的缓冲溶液中弱酸的 pka 应尽量与所需控制的 ph 一致,因为在 ph = pka 时,该缓冲溶液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第六周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指示剂随堂测验 1、酸碱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往往比其理论变色范围更宽。 2、指示剂的用量过多,会导致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并且指示剂本身会消耗较多的滴定剂,带来误差。 3、混合指示剂利用颜色的互补作用,使颜色变化更敏锐。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原理随堂测验 1、用 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1.000 mol/l hcl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1% 以内,可选择 a、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不能用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 b、用甲基红作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c、用酚酞作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或甲基红作指示剂 d、用甲基橙、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均可以 2、用 0.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01000 mol/l hcl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5% 以内,可选择 a、用甲基橙或甲基红作指示剂 b、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c、用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 d、用甲基橙、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均可以 3、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酸、碱的浓度均增大 10 倍,则滴定突跃范围 a、不变化 b、增大 1 ph c、增大 2 ph d、增大 10 ph 4、用 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hac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1% 以内,可选择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 b、溴甲酚绿 c、甲基红 d、酚酞 5、用 0.1000 mol/l hcl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nh3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1% 以内,可选择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酞 6、用强酸滴定一元弱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的突跃范围与弱碱的强度和浓度都无关 b、滴定的突跃范围与弱碱的强度有关,与弱碱的浓度无关 c、滴定的突跃范围与弱碱的强度无关,与弱碱的浓度有关 d、滴定的突跃范围与弱碱的强度和浓度都有关 7、用 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h3po4(pka1 = 2.12,pka2 = 7.20,pka3 = 12.36)溶液时, a、不出现 ph 突跃 b、出现 1 个 ph 突跃 c、出现 2 个 ph 突跃 d、出现 3 个 ph 突跃 8、用 naoh 溶液滴定 h3po4(pka1 = 2.12,pka2 = 7.20,pka3 = 12.36)溶液时,第二化学计量点的 ph = a、4.66 b、7.20 c、9.78 d、12.36 9、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处于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应用随堂测验 1、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hcl 溶液时,分别用甲基橙、甲基红和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 ph 分别为 4.00、5.50、9.00,终点误差的大小顺序为 a、甲基橙 < 酚酞 < 甲基红 b、甲基橙 < 甲基红 < 酚酞 c、甲基红 < 酚酞 < 甲基橙 d、酚酞 < 甲基红 < 甲基橙 2、关于铵盐的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铵盐溶液中加浓 naoh 将 nh3 蒸馏出来,用 h3bo3 溶液吸收,h2so4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b、向铵盐溶液中加浓 naoh 将 nh3 蒸馏出来,用 h2so4 标准溶液吸收,naoh 标准溶液返滴定。 c、向铵盐溶液中加入甲醛,用 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d、用 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铵盐溶液。 3、硼酸是极弱酸,用 naoh 溶液不能直接准确滴定。使硼酸强化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甘油或甘露醇。 4、终点误差是指由于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产生的误差,包括滴定操作本身所引起的误差。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实验随堂测验 1、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v2,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naoh 和 na2co3 d、na2co3 和 nahco3 2、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v2,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naoh 和 na2co3 d、na2co3 和 nahco3 3、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v2,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2co3 b、只有 nahco3 c、naoh 和 na2co3 d、na2co3 和 nahco3 4、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0,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只有 nahco3 d、na2co3 和 nahco3 5、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2 = 0,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只有 nahco3 d、naoh 和 na2co3 6、返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药片研磨成粉后,加入过量 naoh 标准溶液,加热使乙酰水杨酸水解完全,酚酞作指示剂,用 hcl 标准溶液返滴定。在这一滴定过程中,乙酰水杨酸和 naoh 的比例关系是 a、1:1 b、1:2 c、2:1 d、1:3 7、已知某混合碱试液中含有 naoh 和 na2co3。取一份试液,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另取一份试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则 v1 和 v2 的关系是 a、v1 > v2 b、v1 = v2 c、v1 < v2 d、2v1 > v2 8、已知某混合碱试液中含有 na2co3 和 nahco3。取一份试液,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另取一份试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则 v1 和 v2 的关系是 a、v1 > v2 b、v1 = v2 c、v1 < v2 d、2v1 < v2 9、从减小称量误差的角度来说,标定 hcl 溶液时,基准物质用硼砂比用碳酸钠好。 10、从减小称量误差的角度来说,标定 naoh 溶液时,基准物质用二水草酸比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好。第五章测验二 1、在使用指示剂指示终点的情况下,弱酸(解离常数为 ka,浓度为 c mol/l)能够被准确滴定(滴定终点误差在 ±0.2% 以内)的条件是 cka ≥ a、10^(-6) b、10^(-7) c、10^(-8) d、10^(-9) 2、用 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1.000 mol/l hcl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1% 以内,可选择 a、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不能用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 b、用甲基红作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c、用酚酞作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或甲基红作指示剂 d、用甲基橙、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均可以 3、用 0.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01000 mol/l hcl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5% 以内,可选择 a、用甲基橙或甲基红作指示剂 b、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c、用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 d、用甲基橙、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均可以 4、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酸、碱的浓度均增大 10 倍,则滴定突跃范围 a、不变化 b、增大 1 ph c、增大 2 ph d、增大 10 ph 5、用 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hac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1% 以内,可选择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 b、溴甲酚绿 c、甲基红 d、酚酞 6、用 0.1000 mol/l hcl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nh3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1% 以内,可选择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酞 7、用强酸滴定一元弱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的突跃范围与弱碱的强度和浓度都无关 b、滴定的突跃范围与弱碱的强度有关,与弱碱的浓度无关 c、滴定的突跃范围与弱碱的强度无关,与弱碱的浓度有关 d、滴定的突跃范围与弱碱的强度和浓度都有关 8、用 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h3po4(pka1 = 2.12,pka2 = 7.20,pka3 = 12.36)溶液时, a、不出现 ph 突跃 b、出现 1 个 ph 突跃 c、出现 2 个 ph 突跃 d、出现 3 个 ph 突跃 9、用 naoh 溶液滴定 h3po4(pka1 = 2.12,pka2 = 7.20,pka3 = 12.36)溶液时,第二化学计量点的 ph = a、4.66 b、7.20 c、9.78 d、12.36 10、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hcl 溶液时,分别用甲基橙、甲基红和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 ph 分别为 4.00、5.50、9.00,终点误差的大小顺序为 a、甲基橙 < 甲基红 < 酚酞 b、甲基红 < 酚酞 < 甲基橙 c、酚酞 < 甲基红 < 甲基橙 d、甲基红 < 甲基橙 < 酚酞 e、酚酞 < 甲基橙 < 甲基红 f、甲基橙 < 酚酞 < 甲基红 11、关于铵盐的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铵盐溶液中加浓 naoh 将 nh3 蒸馏出来,用 h3bo3 溶液吸收,h2so4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b、向铵盐溶液中加浓 naoh 将 nh3 蒸馏出来,用 h2so4 标准溶液吸收,naoh 标准溶液返滴定。 c、向铵盐溶液中加入甲醛,用 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d、用 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铵盐溶液。 12、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v2,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只有 nahco3 d、naoh 和 na2co3 e、na2co3 和 nahco3 13、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v2,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只有 nahco3 d、naoh 和 na2co3 e、na2co3 和 nahco3 14、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v2,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只有 nahco3 d、naoh 和 na2co3 e、na2co3 和 nahco3 15、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0,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只有 nahco3 d、naoh 和 na2co3 e、na2co3 和 nahco3 16、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2 = 0,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只有 nahco3 d、naoh 和 na2co3 e、na2co3 和 nahco3 17、返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药片研磨成粉后,加入过量 naoh 标准溶液,加热使乙酰水杨酸水解完全,酚酞作指示剂,用 hcl 标准溶液返滴定。在这一滴定过程中,乙酰水杨酸和 naoh 的比例关系是 a、1:1 b、1:2 c、2:1 d、1:3 e、3:1 18、已知某混合碱试液中含有 naoh 和 na2co3。取一份试液,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另取一份试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则 v1 和 v2 的关系是 a、v1 > v2 b、v1 = v2 c、v1 < v2 d、2v1 > v2 e、2v1 < v2 19、已知某混合碱试液中含有 na2co3 和 nahco3。取一份试液,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另取一份试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则 v1 和 v2 的关系是 a、v1 > v2 b、v1 = v2 c、v1 < v2 d、2v1 < v2 e、2v1 > v2 20、酸碱指示剂(解离常数为 ka)的理论变色点是 ph = pka,理论变色范围是 ph = pka ± 1。 21、酸碱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往往比其理论变色范围更宽。 22、指示剂的用量过多,会导致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并且指示剂本身会消耗较多的滴定剂,带来误差。 23、混合指示剂利用颜色的互补作用,使颜色变化更敏锐。 24、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是指在滴定分数为 99%~101%时,溶液 ph 的变化范围。 25、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处于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 26、硼酸是极弱酸,用 naoh 溶液不能直接准确滴定。使硼酸强化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甘油或甘露醇。 27、终点误差是指由于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产生的误差,包括滴定操作本身所引起的误差。 28、从减小称量误差的角度来说,标定 hcl 溶液时,基准物质用硼砂比用碳酸钠好。 29、从减小称量误差的角度来说,标定 naoh 溶液时,基准物质用二水草酸比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好。第七周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配位化合物随堂测验 1、下列关于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edta 与 mg2 离子形成 1:2 螯合物。 b、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生成多个六原子环。 c、edta 与 fe3 离子形成 3:4 螯合物。 d、edta 与无色的金属离子生成无色的螯合物,与有色金属离子一般生成颜色更深的螯合物。 2、zn2 与乙酰丙酮(l)形成络合物的 lgβ1 = 5.0,lgβ2 = 8.8,当溶液中络合物的浓度 [znl] = [znl2] 时,则 pl = a、3.8 b、5.0 c、8.8 d、13.8 3、在络合滴定中,通常使用 edta 二钠盐来配制 edta 标准溶液,因为 edta 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4、edta 在酸度很高的溶液中时,相当于六元酸。 5、edta 与 ca2 、mg2 、fe3 、al3 等金属离子都是生成 1:1 螯合物。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随堂测验 1、在一定酸度下,用 edta 滴定金属离子 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 n 时,影响络合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a、酸效应系数 αy(h) b、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 αy(n) c、酸效应系数 αy(h) 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 αy(n) d、络合物稳定常数 kmy 和 kny 的比值 2、下列关于副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络合剂的酸效应对主反应不利。 b、络合剂的共存离子效应对主反应不利。 c、金属离子的络合效应对主反应不利。 d、各种副反应均对主反应不利。 3、铬黑 t (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其质子化常数为 lgkh1 = 11.6,lgkh2 = 6.3,与 mg2 生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 lgkmgebt = 7.0,则在 ph = 10.0 时,lgk'mgebt = a、-10.9 b、-4.6 c、0.7 d、5.4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原理、指示剂、终点误差随堂测验 1、在络合滴定中,产生指示剂僵化现象的原因是 a、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的 kmin 比金属离子(m)-edta(y)络合物的 kmy 小 b、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的 kmin 比金属离子(m)-edta(y)络合物的 kmy 大 c、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易溶于水 d、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难溶于水 2、络合滴定中,如除酸效应外,金属离子也存在副反应,则滴定终点处金属离子平衡浓度的负对数 pm'ep = a、lgkmin b、lgkmin - lgαin(h) c、lgkmin - lgαm d、lgkmin - lgαin(h) - lgαm 3、用 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b、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c、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d、游离指示剂和 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的混合颜色 4、已知 ac- 和 pb2 能形成络合物,在 ph = 5.5 的乙酸缓冲溶液中,用 edta 滴定等浓度的 pb2 至化学计量点时,则 a、ppb = py b、ppb = py' c、ppb' = py d、ppb' = py' 5、要配置 ph = 4.0、pzn = 7.9 的溶液,所需 edta 与 zn2 的物质的量之比 ny:nzn = (ph = 4.0 时,lgk'zny = 7.9) a、1:1 b、2:1 c、1:2 d、3:1 6、在 ph = 5.0 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 0.02000 mol/l edta 溶液滴定同浓度 pb2 溶液,化学计量点处 py = (lgkpby = 18.0;ph = 5.0 时,lgαy(h) = 6.4) a、6.8 b、7.2 c、10.0 d、13.2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实验随堂测验 1、若用 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 zn2 ,则标定 edta 溶液比较合适的物质是 a、基准碳酸钙 b、基准氧化锌 c、金属铜(含量 > 99.9%) d、金属锌(含量 > 99.5%) 2、若用 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则标定 edta 溶液比较合适的物质是 a、基准碳酸钙 b、基准氧化锌 c、金属铜(含量 > 99.9%) d、金属锌(含量 > 99.5%) 3、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加入三乙醇胺是为了 a、调节溶液的 ph b、掩蔽 fe3 、al3 c、掩蔽 cu2 、ni2 d、掩蔽 mg2 4、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加入硫化钠是为了 a、调节溶液的 ph b、掩蔽 fe3 、al3 c、掩蔽 cu2 、ni2 d、掩蔽 mg2 5、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中钙的含量时,掩蔽镁的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氨性缓冲溶液 b、加入 naoh 溶液 c、加入三乙醇胺溶液 d、加入硫化钠溶液第六章测验 1、一个 edta 分子可以提供的配位原子是 a、2 个 o 原子 b、4 个 o 原子 c、2 个 n 原子 d、4 个 o 原子,2 个 n 原子 e、2 个 o 原子,2 个 n 原子 f、8 个 o 原子,2 个 n 原子 g、8 个 o 原子 2、下列关于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edta 与 mg2 离子形成 1:2 螯合物。 b、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生成多个六原子环。 c、edta 与 fe3 离子形成 3:4 螯合物。 d、edta 与无色的金属离子生成无色的螯合物,与有色金属离子一般生成颜色更深的螯合物。 e、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生成多个五原子环。 f、edta 与 al3 离子形成 1:1 螯合物。 3、zn2 与乙酰丙酮(l)形成络合物的 lgβ1 = 5.0,lgβ2 = 8.8,当溶液中络合物的浓度 [znl] = [znl2] 时,则 pl = a、3.8 b、5.0 c、8.8 d、13.8 4、下列关于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式(忽略络合物的副反应),正确的是 a、k'my = kmy αm αy b、k'my = kmy - αm - αy c、lgk'my = lgkmy lgαm lgαy d、lgk'my = lgkmy - lgαm - lgαy 5、在一定酸度下,用 edta 滴定金属离子 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 n 时,影响络合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a、酸效应系数 αy(h) b、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 αy(n) c、酸效应系数 αy(h) 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 αy(n) d、络合物稳定常数 kmy 和 kny 的比值 6、下列关于副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络合剂的酸效应对主反应不利。 b、络合剂的共存离子效应对主反应不利。 c、金属离子的络合效应对主反应不利。 d、各种副反应均对主反应不利。 7、铬黑 t (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其质子化常数为 lgkh1 = 11.6,lgkh2 = 6.3,与 mg2 生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 lgkmgebt = 7.0,则在 ph = 10.0 时,lgk'mgebt = a、-10.9 b、-4.6 c、0.7 d、5.4 8、络合滴定中,化学计量点处金属离子平衡浓度的负对数 pm'sp = a、pcmsp/2 b、lgkmy/2 c、(lgkmy pcmsp)/2 d、(lgk'my pcmsp)/2 e、lgk'my/2 9、在络合滴定中,产生指示剂封闭现象的原因是 a、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的 kmin 比金属离子(m)-edta(y)络合物的 kmy 小 b、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的 kmin 比金属离子(m)-edta(y)络合物的 kmy 大 c、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易溶于水 d、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难溶于水 10、络合滴定中,如除酸效应外没有其它副反应,则滴定终点处金属离子平衡浓度的负对数 pmep(或 pm'ep)= a、lgkmy b、lgkmy - lgαy(h) c、lgkmin d、lgkmin - lgαin(h) 11、在络合滴定中,产生指示剂僵化现象的原因是 a、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的 kmin 比金属离子(m)-edta(y)络合物的 kmy 小 b、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的 kmin 比金属离子(m)-edta(y)络合物的 kmy 大 c、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易溶于水 d、金属离子(m)-指示剂(in)络合物难溶于水 12、络合滴定中,如除酸效应外,金属离子也存在副反应,则滴定终点处金属离子平衡浓度的负对数 pm'ep = a、lgkmin b、lgkmin - lgαin(h) c、lgkmin - lgαm d、lgkmin - lgαin(h) - lgαm 13、用 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b、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c、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d、游离指示剂和 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的混合颜色 14、已知 ac- 和 pb2 能形成络合物,在 ph = 5.5 的乙酸缓冲溶液中,用 edta 滴定等浓度的 pb2 至化学计量点时,则 a、ppb = py b、ppb = py' c、ppb' = py d、ppb' = py' 15、要配置 ph = 4.0、pzn = 7.9 的溶液,所需 edta 与 zn2 的物质的量之比 ny:nzn = (ph = 4.0 时,lgk'zny = 7.9) a、1:1 b、2:1 c、1:2 d、3:1 16、在 ph = 5.0 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 0.02000 mol/l edta 溶液滴定同浓度 pb2 溶液,化学计量点处 py = (lgkpby = 18.0;ph = 5.0 时,lgαy(h) = 6.4) a、6.8 b、7.2 c、10.0 d、13.2 17、若用 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 zn2 ,则标定 edta 溶液比较合适的物质是 a、基准碳酸钙 b、基准氧化锌 c、金属铜(含量 > 99.9%) d、金属锌(含量 > 99.5%) 18、若用 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则标定 edta 溶液比较合适的物质是 a、基准碳酸钙 b、基准氧化锌 c、金属铜(含量 > 99.9%) d、金属锌(含量 > 99.5%) 19、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加入三乙醇胺是为了 a、调节溶液的 ph b、掩蔽 fe3 、al3 c、掩蔽 cu2 、ni2 d、掩蔽 mg2 20、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加入硫化钠是为了 a、调节溶液的 ph b、掩蔽 fe3 、al3 c、掩蔽 cu2 、ni2 d、掩蔽 mg2 21、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中钙的含量时,掩蔽镁的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氨性缓冲溶液 b、加入 naoh 溶液 c、加入三乙醇胺溶液 d、加入硫化钠溶液 22、在络合滴定中,通常使用 edta 二钠盐来配制 edta 标准溶液,因为 edta 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23、edta 在酸度很高的溶液中时,相当于六元酸。 24、edta 与 ca2 、mg2 、fe3 、al3 等金属离子都是生成 1:1 螯合物。 25、溶液的 ph 越大,则 edta 的酸效应越严重,酸效应系数越大。第八周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条件电势随堂测验 1、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是不可逆电对,又是对称电对的是 a、fe3 /fe2 b、i2/i- c、cr2o72-/cr3 d、mno4-/mn2 2、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是不可逆电对,又是不对称电对的是 a、fe3 /fe2 b、i2/i- c、cr2o72-/cr3 d、mno4-/mn2 3、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是可逆电对,又是不对称电对的是 a、fe3 /fe2 b、i2/i- c、cr2o72-/cr3 d、mno4-/mn2 4、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条件电势随离子强度增大而升高的是 a、fe3 /fe2 b、ce4 /ce3 c、sn4 /sn2 d、fe(cn)63-/fe(cn)64- 5、在含有 fe3 和 fe2 的溶液中,加入下述哪种溶液,fe3 /fe2 电对的电势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稀 h2so4 b、hcl c、nh4f d、邻二氮菲 6、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都为 1,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 以上,则两电对的条件电势差应大于 a、0.09 v b、0.18 v c、0.27 v d、0.35 v 7、条件电势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 1 mol/l 时的实际电势。 8、诱导反应和催化反应的区别在于:诱导体参加反应后,变为其它物质;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量不变。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指示剂、预处理随堂测验 1、已知在 1 mol/l hcl 溶液中,eq'fe3 /fe2 = 0.68 v,eq'sn4 /sn2 = 0.14 v。将 20.00 ml 0.10 mol/l fe3 的 hcl 溶液与 40.00 ml 0.050 mol/l sncl2 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势为 a、0.14 v b、0.32 v c、0.50 v d、0.68 v 2、已知在 1 mol/l hcl 溶液中,eq'fe3 /fe2 = 0.68 v,eq'sn4 /sn2 = 0.14 v。将 20.00 ml 0.10 mol/l fe3 的 hcl 溶液与 20.00 ml 0.050 mol/l sncl2 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势为 a、0.14 v b、0.32 v c、0.50 v d、0.68 v 3、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预还原剂 sncl2 的除去方法是 a、煮沸 b、过滤 c、加入 hgcl2 溶液 d、不必除去 4、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预氧化剂过硫酸铵的除去方法是 a、煮沸 b、过滤 c、加入 hgcl2 溶液 d、不必除去 5、(1)用 0.020 mol/l kmno4 溶液滴定 0.10 mol/l fe2 溶液;(2)用 0.0020 mol/l kmno4 溶液滴定 0.010 mol/l fe2 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范围的关系是 a、一样大 b、(1)>(2) c、(1)<(2) d、无法判断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随堂测验 1、高锰酸钾在强酸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是 a、mn2 b、mn2o3 c、mno2 d、mno42- 2、高锰酸钾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是 a、mn2 b、mn2o3 c、mno2 d、mno42- 3、高锰酸钾在强碱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是 a、mn2 b、mn2o3 c、mno2 d、mno42- 4、高锰酸钾法的指示剂是 a、自身指示剂(高锰酸钾) b、淀粉指示剂 c、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d、邻二氮菲-铁指示剂 5、可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nacl b、na2co3 c、na2c2o4 d、na2s2o3 6、不能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na2co3 b、na2c2o4 c、h2c2o4×2h2o d、as2o3 7、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钙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8、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9、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软锰矿中二氧化锰含量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10、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甲醇时,下列计算式正确的是 a、n(mno4-) = n(ch3oh) n(fe2 ) b、n(mno4-) = 6n(ch3oh) n(fe2 ) c、5n(mno4-) = n(ch3oh) n(fe2 ) d、5n(mno4-) = 6n(ch3oh) n(fe2 ) 11、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时,codmn = a、(n(mno4-) - n(c2o42-)) × m(o2) × 1000 / v(水样) b、(n(mno4-) - n(c2o42-)) × m(o2) × 1000 / (4 × v(水样)) c、(5n(mno4-) - 2n(c2o42-)) × m(o2) × 1000 / v(水样) d、(5n(mno4-) - 2n(c2o42-)) × m(o2) × 1000 / (4 × v(水样))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铬酸钾法、碘量法随堂测验 1、和高锰酸钾法测定 cod 相比,重铬酸钾法测定 cod 的主要缺点是 a、适用范围没有高锰酸钾法广 b、干扰比高锰酸钾法多 c、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需要标定 d、带来的污染比高锰酸钾法大 2、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中的标准溶液是 a、i2 溶液 b、ki 溶液 c、na2s2o3 溶液 d、淀粉溶液 3、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中的标准溶液是 a、i2 溶液 b、ki 溶液 c、na2s2o3 溶液 d、淀粉溶液 4、关于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都用于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b、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都用于氧化性物质的测定。 c、直接碘量法用于氧化性物质的测定,间接碘量法用于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d、直接碘量法用于还原性物质的测定,间接碘量法用于氧化性物质的测定。 5、碘量法使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 a、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 b、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 c、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 d、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 6、在间接碘量法中,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过几分钟后,溶液又出现蓝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指示剂的吸附 b、指示剂的僵化 c、i2 的挥发 d、i- 被溶解氧氧化 7、使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winkler 法)时,需要立即将水样中的溶解氧固定,采用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 a、naoh 溶液 b、mn(oh)2 固体 c、mnso4 溶液 d、naoh 溶液和 mnso4 溶液 8、直接碘量法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为 i2 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 9、间接碘量法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10、na2s2o3 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不需要标定。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实验随堂测验 1、已知 f2/f-、cl2/cl-、br2/br-、i2/i- 电对的 eq 分别为 2.87 v、1.36 v、1.09 v、0.54 v,fe3 /fe2 电对的 eq 为 0.77 v。根据电极电势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卤离子中,只有 br- 和 i- 能被 fe3 氧化。 b、在卤离子中,除 f- 之外都能被 fe3 氧化。 c、i2 单质能被 fe2 还原 d、在卤素单质中,除 i2 之外都能被 fe2 还原 2、mno4-/mn2 电对的条件电势与 ph 的关系是 a、eq' = eq - 0.047ph b、eq' = eq - 0.094ph c、eq' = eq - 0.12ph d、eq' = eq - 0.47ph 3、在 1 mol/l hcl 溶液中,已知 eq'(ce4 /ce3 ) = 1.28 v,当 0.1000 mol/l 的 ce4 有 99.9% 被还原成 ce3 时,该电对的电极电势为 a、1.28 v b、1.22 v c、1.10 v d、0.90 v 4、已知 eq(ag /ag) = 0.80 v,agcl 的 ksp = 1.8×10^(-10),则 eq(agcl/ag) = a、0.23 v b、0.51 v c、0.61 v d、1.37 v 5、使用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时,溶解样品的蒸馏水应 a、不加热直接使用 b、稍加热后使用 c、煮沸后立即使用 d、煮沸后冷却至室温再使用第七章测验 1、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是不可逆电对,又是对称电对的是 a、fe3 /fe2 b、i2/i- c、cr2o72-/cr3 d、mno4-/mn2 2、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是不可逆电对,又是不对称电对的是 a、fe3 /fe2 b、i2/i- c、cr2o72-/cr3 d、mno4-/mn2 3、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是可逆电对,又是不对称电对的是 a、fe3 /fe2 b、i2/i- c、cr2o72-/cr3 d、mno4-/mn2 4、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是可逆电对,又是对称电对的是 a、fe3 /fe2 b、i2/i- c、cr2o72-/cr3 d、mno4-/mn2 5、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 1 和 2,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 以上,则两电对的条件电势差应大于 a、0.09 v b、0.18 v c、0.27 v d、0.35 v 6、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条件电势随离子强度增大而升高的是 a、fe3 /fe2 b、ce4 /ce3 c、sn4 /sn2 d、fe(cn)63-/fe(cn)64- 7、在含有 fe3 和 fe2 的溶液中,加入下述哪种溶液,fe3 /fe2 电对的电势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稀 h2so4 b、hcl c、nh4f d、邻二氮菲 e、edta 8、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都为 1,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 以上,则两电对的条件电势差应大于 a、0.09 v b、0.18 v c、0.27 v d、0.35 v 9、在 1 mol/l h2so4 溶液中,以 0.05 mol/l ce4 溶液滴定 0.05 mol/l fe2 溶液,化学计量点时电势为 1.06 v(滴定突跃的电势范围为 0.86~1.26 v),则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a、二苯胺磺酸钠(eq' = 0.84 v) b、邻苯氨基苯甲酸(eq' = 0.89 v) c、邻二氮菲-亚铁(eq' = 1.06 v) d、硝基邻二氮菲-亚铁(eq' = 1.25 v) 10、已知在 1 mol/l hcl 溶液中,eq'fe3 /fe2 = 0.68 v,eq'sn4 /sn2 = 0.14 v。将 20.00 ml 0.10 mol/l fe3 的 hcl 溶液与 40.00 ml 0.050 mol/l sncl2 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势为 a、0.14 v b、0.32 v c、0.50 v d、0.68 v 11、已知在 1 mol/l hcl 溶液中,eq'fe3 /fe2 = 0.68 v,eq'sn4 /sn2 = 0.14 v。将 20.00 ml 0.10 mol/l fe3 的 hcl 溶液与 20.00 ml 0.050 mol/l sncl2 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势为 a、0.14 v b、0.32 v c、0.50 v d、0.68 v 12、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预还原剂 sncl2 的除去方法是 a、煮沸 b、过滤 c、加入 hgcl2 溶液 d、不必除去 13、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预氧化剂过硫酸铵的除去方法是 a、煮沸 b、过滤 c、加入 hgcl2 溶液 d、不必除去 14、(1)用 0.020 mol/l kmno4 溶液滴定 0.10 mol/l fe2 溶液;(2)用 0.0020 mol/l kmno4 溶液滴定 0.010 mol/l fe2 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范围的关系是 a、一样大 b、(1)>(2) c、(1)<(2) d、无法判断 15、高锰酸钾在强碱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是 a、mn2 b、mn2o3 c、mno2 d、mno42- 16、高锰酸钾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是 a、mn2 b、mn2o3 c、mno2 d、mno42- 17、高锰酸钾在强酸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是 a、mn2 b、mn2o3 c、mno2 d、mno42- 18、高锰酸钾法的指示剂是 a、自身指示剂(高锰酸钾) b、淀粉指示剂 c、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d、邻二氮菲-铁指示剂 19、可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nacl b、na2co3 c、na2c2o4 d、na2s2o3 20、不能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na2co3 b、na2c2o4 c、h2c2o4×2h2o d、as2o3 21、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钙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22、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23、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软锰矿中二氧化锰含量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24、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甲醇时,下列计算式正确的是 a、n(mno4-) = n(ch3oh) n(fe2 ) b、n(mno4-) = 6n(ch3oh) n(fe2 ) c、5n(mno4-) = n(ch3oh) n(fe2 ) d、5n(mno4-) = 6n(ch3oh) n(fe2 ) 25、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时,codmn = a、(n(mno4-) - n(c2o42-)) × m(o2) × 1000 / v(水样) b、(n(mno4-) - n(c2o42-)) × m(o2) × 1000 / (4 × v(水样)) c、(5n(mno4-) - 2n(c2o42-)) × m(o2) × 1000 / v(水样) d、(5n(mno4-) - 2n(c2o42-)) × m(o2) × 1000 / (4 × v(水样)) 26、重铬酸钾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是 a、自身指示剂 b、淀粉指示剂 c、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d、钨酸钠指示剂 27、在使用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时,加入 nh4hf2 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溶液的 ph b、消除 fe3 的干扰 c、转化 cui 沉淀 d、作为指示剂 28、和高锰酸钾法测定 cod 相比,重铬酸钾法测定 cod 的主要缺点是 a、适用范围没有高锰酸钾法广 b、干扰比高锰酸钾法多 c、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需要标定 d、带来的污染比高锰酸钾法大 29、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中的标准溶液是 a、i2 溶液 b、ki 溶液 c、na2s2o3 溶液 d、淀粉溶液 30、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中的标准溶液是 a、i2 溶液 b、ki 溶液 c、na2s2o3 溶液 d、淀粉溶液 31、碘量法使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 a、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 b、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 c、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 d、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 32、在间接碘量法中,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过几分钟后,溶液又出现蓝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指示剂的吸附 b、指示剂的僵化 c、i2 的挥发 d、i- 被溶解氧氧化 e、指示剂的封闭 33、关于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都用于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b、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都用于氧化性物质的测定。 c、直接碘量法用于氧化性物质的测定,间接碘量法用于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d、直接碘量法用于还原性物质的测定,间接碘量法用于氧化性物质的测定。 34、使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winkler 法)时,需要立即将水样中的溶解氧固定,采用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 a、naoh 溶液 b、mn(oh)2 固体 c、mnso4 溶液 d、naoh 溶液和 mnso4 溶液 35、已知 f2/f-、cl2/cl-、br2/br-、i2/i- 电对的 eq 分别为 2.87 v、1.36 v、1.09 v、0.54 v,fe3 /fe2 电对的 eq 为 0.77 v。根据电极电势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卤离子中,只有 br- 和 i- 能被 fe3 氧化。 b、在卤离子中,除 f- 之外都能被 fe3 氧化。 c、i2 单质能被 fe2 还原 d、在卤素单质中,除 i2 之外都能被 fe2 还原 e、在卤离子中,只有 i- 能被 fe3 氧化。 36、mno4-/mn2 电对的条件电势与 ph 的关系是 a、eq' = eq - 0.047ph b、eq' = eq - 0.094ph c、eq' = eq - 0.12ph d、eq' = eq - 0.47ph 37、在 1 mol/l hcl 溶液中,已知 eq'(ce4 /ce3 ) = 1.28 v,当 0.1000 mol/l 的 ce4 有 99.9% 被还原成 ce3 时,该电对的电极电势为 a、1.28 v b、1.22 v c、1.10 v d、0.90 v 38、已知 eq(ag /ag) = 0.80 v,agcl 的 ksp = 1.8×10^(-10),则 eq(agcl/ag) = a、0.23 v b、0.51 v c、0.61 v d、1.37 v e、0.80 v 39、使用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时,溶解样品的蒸馏水应 a、不加热直接使用 b、稍加热后使用 c、煮沸后立即使用 d、煮沸后冷却至室温再使用 40、条件电势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与还原态的活度都为 1 mol/l 时的电势。 41、因为 cu2 /cu 电对的标准电势比 i2/i- 电对的标准电势小,所以 cu2 不能氧化 i- 。 42、条件电势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 1 mol/l 时的实际电势。 43、诱导反应和催化反应的区别在于:诱导体参加反应后,变为其它物质;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量不变。 44、直接碘量法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为 i2 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 45、间接碘量法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46、na2s2o3 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不需要标定。第九周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沉淀滴定法概述随堂测验 1、用 0.100 mol/l agno3 溶液滴定 0.100 mol/l nacl 溶液,在化学计量点前,agcl 沉淀颗粒的表面 a、带正电 b、带负电 c、电荷呈中性 d、无法确定带何种电荷 2、用 0.100 mol/l agno3 溶液滴定 0.100 mol/l nacl 溶液,在化学计量点后,agcl 沉淀颗粒的表面 a、带正电 b、带负电 c、电荷呈中性 d、无法确定带何种电荷 3、在沉淀滴定中,滴定剂和被测物的浓度越大,沉淀滴定突跃范围就越大。 4、在沉淀滴定中,沉淀的溶度积越大,沉淀滴定突跃范围就越大。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随堂测验 1、莫尔法的滴定剂是 a、ag b、cl- c、no3- d、scn- 2、莫尔法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硫酸铵 d、硫酸铁铵 3、莫尔法要求介质的 ph 在 6.5~10 之间。若酸度过高,则 a、agcl 沉淀不完全 b、agcl 吸附 cl- 增强 c、ag2cro4 沉淀不易形成 d、agcl 沉淀易胶溶 4、在莫尔法中,下列哪组离子不会造成干扰或影响测定? a、po43-、aso43-、so32-、s2-、co32-、c2o42-、s2o32- b、ba2 、pb2 c、al3 、fe3 、bi3 、sn4 d、na 、k 、mg2 、ca2 5、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剂是 a、ag b、cl- c、no3- d、scn- 6、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硫酸铵 d、硫酸铁铵 7、用佛尔哈德法返滴定测定下列哪种离子时,应煮沸溶液或加入有机溶剂如硝基苯,以避免沉淀的转化? a、cl- b、br- c、i- d、scn- 8、用荧光黄作为 agno3 滴定 cl- 的指示剂,指示剂的颜色由黄变红的原因是 a、agcl 沉淀晶型结构发生了变化 b、电中性的 agcl 沉淀对荧光黄阴离子的吸附 c、带正电荷的 agcl 胶状沉淀对荧光黄阴离子的吸附 d、带负电荷的 agcl 胶状沉淀对荧光黄分子的吸附 9、以某吸附指示剂(pka = 5.0)作为法扬司法的指示剂,测定的 ph 应控制在 a、ph < 5.0 b、ph > 5.0 c、5.0 < ph < 10.0 d、ph > 10.0 10、荧光黄的 pka = 7.0,曙红的 pka = 2.0。用法扬司法测定 br- 时,agno3 滴定液的 ph = 5.0,应选择哪种指示剂? a、荧光黄 b、曙红 c、两者都可以 d、两者都不可以 11、以下银量法需要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a、莫尔法测定 cl- b、佛尔哈德法测定 cl- c、法扬司法测定 cl- d、莫尔法测定 br-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滴定分析小结随堂测验 1、当反应物的浓度相同,滴定反应常数也相同时,四种滴定的突跃范围的大小顺序是 a、强酸强碱滴定 > 络合滴定 > 氧化还原滴定 > 沉淀滴定 b、沉淀滴定 > 氧化还原滴定 > 络合滴定 > 强酸强碱滴定 c、络合滴定 > 氧化还原滴定 > 强酸强碱滴定 = 沉淀滴定 d、氧化还原滴定 > 络合滴定 > 强酸强碱滴定 = 沉淀滴定第八章测验 1、用 0.100 mol/l agno3 溶液滴定 0.100 mol/l nacl 溶液,在化学计量点后,agcl 沉淀颗粒的表面 a、带正电 b、带负电 c、电荷呈中性 d、无法确定带何种电荷 2、用 0.100 mol/l agno3 溶液滴定 0.100 mol/l nacl 溶液,在化学计量点前,agcl 沉淀颗粒的表面 a、带正电 b、带负电 c、电荷呈中性 d、无法确定带何种电荷 3、在法扬司法中,曙红不适合作为滴定下列哪种离子的指示剂? a、cl- b、br- c、i- d、scn- 4、莫尔法的滴定剂是 a、ag b、cl- c、no3- d、scn- 5、莫尔法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硫酸铵 d、硫酸铁铵 6、莫尔法要求介质的 ph 在 6.5~10 之间。若酸度过高,则 a、agcl 沉淀不完全 b、agcl 吸附 cl- 增强 c、ag2cro4 沉淀不易形成 d、agcl 沉淀易胶溶 7、在莫尔法中,下列哪组离子不会造成干扰或影响测定? a、po43-、aso43-、so32-、s2-、co32-、c2o42-、s2o32- b、ba2 、pb2 c、al3 、fe3 、bi3 、sn4 d、na 、k 、mg2 、ca2 e、cu2 、co2 、ni2 f、no3- 8、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剂是 a、ag b、cl- c、no3- d、scn- 9、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硫酸铵 d、硫酸铁铵 10、用佛尔哈德法返滴定测定下列哪种离子时,应煮沸溶液或加入有机溶剂如硝基苯,以避免沉淀的转化? a、cl- b、br- c、i- d、scn- 11、用荧光黄作为 agno3 滴定 cl- 的指示剂,指示剂的颜色由黄变红的原因是 a、agcl 沉淀晶型结构发生了变化 b、电中性的 agcl 沉淀对荧光黄阴离子的吸附 c、带正电荷的 agcl 胶状沉淀对荧光黄阴离子的吸附 d、带负电荷的 agcl 胶状沉淀对荧光黄分子的吸附 12、以某吸附指示剂(pka = 5.0)作为法扬司法的指示剂,测定的 ph 应控制在 a、ph < 5.0 b、ph > 5.0 c、5.0 < ph < 10.0 d、ph > 10.0 13、荧光黄的 pka = 7.0,曙红的 pka = 2.0。用法扬司法测定 br- 时,agno3 滴定液的 ph = 5.0,应选择哪种指示剂? a、荧光黄 b、曙红 c、两者都可以 d、两者都不可以 14、以下银量法需要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a、莫尔法测定 cl- b、佛尔哈德法测定 cl- c、法扬司法测定 cl- d、莫尔法测定 br- 15、当反应物的浓度相同,滴定反应常数也相同时,四种滴定的突跃范围的大小顺序是 a、强酸强碱滴定 > 络合滴定 > 氧化还原滴定 > 沉淀滴定 b、沉淀滴定 > 氧化还原滴定 > 络合滴定 > 强酸强碱滴定 c、络合滴定 > 氧化还原滴定 > 强酸强碱滴定 = 沉淀滴定 d、氧化还原滴定 > 络合滴定 > 强酸强碱滴定 = 沉淀滴定 16、在沉淀滴定中,滴定剂和被测物的浓度越大,沉淀滴定突跃范围就越大。 17、在沉淀滴定中,沉淀的溶度积越大,沉淀滴定突跃范围就越大。 18、莫尔法应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19、相比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的突出优点是干扰比较少,其原因是佛尔哈德法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第十周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概述随堂测验 1、下列哪一项不是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b、沉淀要易于过滤和洗涤。 c、沉淀要力求纯净。 d、沉淀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2、下列哪一项不是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b、称量形式必须十分稳定。 c、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尽量大。 d、称量形式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3、将黄铁矿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 baso4,若以 baso4 的量换算 fes2 的含量,则换算因数为 a、2m(fes2)/m(baso4) b、m(fes2)/m(baso4) c、m(fes2)/2m(baso4) d、m(baso4)/m(fes2) 4、称量形式是 mg2p2o7,待测组分的表示形式是 mgo,则换算因数是 a、m(mgo)/m(mg2p2o7) b、m(mg2p2o7)/m(mgo) c、2m(mgo)/m(mg2p2o7) d、m(mg2p2o7)/2m(mgo) 5、重量分析法的准确度高,和滴定分析法相当。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溶解度、条件溶度积随堂测验 1、关于溶度积、活度积和条件溶度积,下列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ksp > kap,ksp > k'sp b、ksp < kap,ksp < k'sp c、ksp < kap,ksp > k'sp d、ksp > kap,ksp < k'sp 2、胶卷底片定影时使用 na2s2o3 来溶解 agbr,是利用了 a、同离子效应 b、盐效应 c、酸效应 d、络合效应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解离较完全,因此其固有溶解度(分子溶解度)往往较小。 4、弱电解质(如 hgcl2)在水溶液中解离不完全,因此其固有溶解度(分子溶解度)较大。 5、已知 agcl、agscn、agbr、agi 的溶度积分别是 1.8×10^(-10)、1.0×10^(-12)、5.0×10^(-13)、9.3×10^(-17),则它们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agcl > agscn > agbr > agi。 6、已知 agcl 和 ag2cro4 的溶度积分别是 1.8×10^(-10) 和 2.0×10^(-12),则它们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agcl > ag2cro4。 7、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当溶液的 ph 降低时,弱酸盐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8、同一种沉淀,晶体颗粒越大,溶解度越大;晶体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小。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随堂测验 1、一般而言,晶形沉淀颗粒的粒径约为 a、0.1~1 μm b、0.02~0.1 μm c、< 0.02 μm d、< 0.002 μm 2、一般而言,无定形沉淀颗粒的粒径约为 a、> 1 μm b、0.1~1 μm c、0.02~0.1 μm d、< 0.02 μm 3、若溶液中存在能够生成混晶的杂质离子,避免生成混晶的方法是 a、搅拌 b、加热 c、洗涤 d、事先除去杂质离子 4、解决后沉淀的方法是 a、搅拌 b、加热 c、陈化 d、不陈化(减少沉淀与母液共存的时间) 5、用 baso4 重量法测定 so42- 时,baso4 表面吸附了 bacl2,将对测定结果 a、带来正误差 b、带来负误差 c、没有影响 d、带来的误差无法判断 6、用 baso4 重量法测定 ba2 时,baso4 表面吸附了 h2so4,将对测定结果 a、带来正误差 b、带来负误差 c、没有影响 d、带来的误差无法判断 7、生成沉淀时,若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则得到晶型沉淀。 8、相对过饱和度越大,均相成核的晶核就越多,越不利于生成晶形沉淀。 9、对于 cl- 和 no3-,baso4 沉淀更易吸附的是 cl-。 10、对于 fe3 和 fe2 ,baso4 沉淀更易吸附的是 fe3 。 11、杂质离子与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电荷相同、所形成晶体的结构相同时,易形成混晶。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条件、均匀沉淀法、有机沉淀剂随堂测验 1、下列哪一项不是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稀溶液 b、热溶液 c、陈化 d、加入电解质 2、下列哪一项不是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浓溶液 b、热溶液 c、陈化 d、加入电解质 3、用均匀沉淀法沉淀 ca2 时,应向含 ca2 的酸性溶液中加入 a、naoh b、koh c、nh3 d、尿素 4、关于有机沉淀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机沉淀剂生成的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很小,有利于被测物质沉淀完全。 b、有机沉淀剂生成的沉淀吸附无机杂质较少,且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 c、有机沉淀剂生成的沉淀摩尔质量较大,有利于提高测定准确度。 d、有机沉淀剂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有利于获得纯净的沉淀。 5、fe(oh)3 通常是无定形沉淀,但是可以通过均匀沉淀法获得 fe(oh)3 晶形沉淀。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称量形式的获得、重量分析法应用示例随堂测验 1、为了获得称量形式,下列哪种沉淀必须进行灼烧? a、agcl b、8-羟基喹啉铝 c、丁二酮肟镍 d、baso4 2、agcl 在 hcl 溶液中的溶解度,随 hcl 浓度的增大,先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这是因为 a、开始时减小是由于酸效应,最后增大是由于络合效应 b、开始时减小是由于同离子效应,最后增大是由于络合效应 c、开始时减小是由于络合效应,最后增大是由于酸效应 d、开始时减小是由于盐效应,最后增大是由于酸效应 3、用重量法测定某试样中砷的含量,首先使之形成 ag3aso4 沉淀,然后将其转化为 agcl 沉淀,以 agcl 的质量计算试样中 as2o3 含量时使用的换算因数是 a、m(as2o3)/m(agcl) b、m(as2o3)/3m(agcl) c、m(as2o3)/6m(agcl) d、3m(as2o3)/m(agcl) 4、过滤沉淀时,一般采用倾泻法,即先将上层清液过滤后,再过滤沉淀。 5、洗涤沉淀时,为了防止沉淀溶解损失,可采用稀的沉淀剂或易挥发电解质溶液等洗涤。第九章测验 1、下列哪一项不是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b、沉淀要易于过滤和洗涤。 c、沉淀要力求纯净。 d、沉淀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2、下列哪一项不是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b、称量形式必须十分稳定。 c、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尽量大。 d、称量形式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3、将黄铁矿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 baso4,若以 baso4 的量换算 fes2 的含量,则换算因数为 a、2m(fes2)/m(baso4) b、m(fes2)/m(baso4) c、m(fes2)/2m(baso4) d、m(baso4)/m(fes2) e、2m(baso4)/m(fes2) 4、称量形式是 mg2p2o7,待测组分的表示形式是 mgo,则换算因数是 a、m(mgo)/m(mg2p2o7) b、m(mg2p2o7)/m(mgo) c、2m(mgo)/m(mg2p2o7) d、m(mg2p2o7)/2m(mgo) e、m(mgo)/2m(mg2p2o7) 5、关于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都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b、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都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c、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6、关于溶度积、活度积和条件溶度积,下列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ksp > kap,ksp > k'sp b、ksp < kap,ksp < k'sp c、ksp < kap,ksp > k'sp d、ksp > kap,ksp < k'sp 7、胶卷底片定影时使用 na2s2o3 来溶解 agbr,是利用了 a、同离子效应 b、盐效应 c、酸效应 d、络合效应 8、若 bacl2 中含有 nacl、kcl、cacl2 等杂质,用 h2so4 沉淀 ba2 时,生成的 baso4 沉淀最易吸附 a、na b、k c、ca2 d、h 9、一般而言,晶形沉淀颗粒的粒径约为 a、0.1~1 μm b、0.02~0.1 μm c、< 0.02 μm d、< 0.002 μm 10、一般而言,无定形沉淀颗粒的粒径约为 a、> 1 μm b、0.1~1 μm c、0.02~0.1 μm d、< 0.02 μm 11、若溶液中存在能够生成混晶的杂质离子,避免生成混晶的方法是 a、搅拌 b、加热 c、洗涤 d、事先除去杂质离子 e、稀释溶液 f、陈化 12、解决后沉淀的方法是 a、搅拌 b、加热 c、陈化 d、不陈化(减少沉淀与母液共存的时间) e、洗涤 f、稀释溶液 13、用 baso4 重量法测定 so42- 时,baso4 表面吸附了 bacl2,将对测定结果 a、带来正误差 b、带来负误差 c、没有影响 d、带来的误差无法判断 14、用 baso4 重量法测定 ba2 时,baso4 表面吸附了 h2so4,将对测定结果 a、带来正误差 b、带来负误差 c、没有影响 d、带来的误差无法判断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稀溶液 b、热溶液 c、陈化 d、加入电解质 e、搅拌 f、浓溶液 g、不陈化 16、下列哪一项不是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浓溶液 b、热溶液 c、陈化 d、加入电解质 e、稀溶液 f、不陈化 g、搅拌 17、用均匀沉淀法沉淀 ca2 时,应向含 ca2 的酸性溶液中加入 a、naoh b、koh c、nh3 d、尿素 18、关于有机沉淀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机沉淀剂生成的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很小,有利于被测物质沉淀完全。 b、有机沉淀剂生成的沉淀吸附无机杂质较少,且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 c、有机沉淀剂生成的沉淀摩尔质量较大,有利于提高测定准确度。 d、有机沉淀剂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有利于获得纯净的沉淀。 19、为了获得称量形式,下列哪种沉淀必须进行灼烧? a、agcl b、8-羟基喹啉铝 c、丁二酮肟镍 d、baso4 e、mgnh4po4×6h2o 20、agcl 在 hcl 溶液中的溶解度,随 hcl 浓度的增大,先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这是因为 a、开始时减小是由于酸效应,最后增大是由于络合效应 b、开始时减小是由于同离子效应,最后增大是由于络合效应 c、开始时减小是由于络合效应,最后增大是由于酸效应 d、开始时减小是由于盐效应,最后增大是由于酸效应 21、用重量法测定某试样中砷的含量,首先使之形成 ag3aso4 沉淀,然后将其转化为 agcl 沉淀,以 agcl 的质量计算试样中 as2o3 含量时使用的换算因数是 a、m(as2o3)/m(agcl) b、m(as2o3)/3m(agcl) c、m(as2o3)/6m(agcl) d、3m(as2o3)/m(agcl) e、m(as2o3)/2m(agcl) f、2m(as2o3)/m(agcl) g、6m(as2o3)/m(agcl) 22、和滴定分析法一样,重量分析法需要用标准溶液和待测物质反应。 23、在沉淀重量分析法中,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必定是相同的物质。 24、重量分析法的准确度高,和滴定分析法相当。 2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解离较完全,因此其固有溶解度(分子溶解度)较小。 26、弱电解质(如 hgcl2)在水溶液中解离不完全,因此其固有溶解度(分子溶解度)较大。 27、已知 agcl、agscn、agbr、agi 的溶度积分别是 1.8×10^(-10)、1.0×10^(-12)、5.0×10^(-13)、9.3×10^(-17),则它们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agcl > agscn > agbr > agi。 28、已知 agcl 和 ag2cro4 的溶度积分别是 1.8×10^(-10) 和 2.0×10^(-12),则它们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agcl > ag2cro4。 29、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当溶液的 ph 降低时,弱酸盐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0、同一种沉淀,晶体颗粒越大,溶解度越大;晶体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小。 31、生成沉淀时,若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则得到晶型沉淀。 32、相对过饱和度越大,均相成核的晶核就越多,越不利于生成晶形沉淀。 33、对于 cl- 和 no3-,baso4 沉淀更易吸附的是 cl-。 34、对于 fe3 和 fe2 ,baso4 沉淀更易吸附的是 fe3 。 35、杂质离子与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电荷相同、所形成晶体的结构相同时,易形成混晶。 36、fe(oh)3 通常是无定形沉淀,但是可以通过均匀沉淀法获得 fe(oh)3 晶形沉淀。 37、过滤沉淀时,一般采用倾泻法,即先将上层清液过滤后,再过滤沉淀。 38、洗涤沉淀时,为了防止沉淀溶解损失,可采用稀的沉淀剂或易挥发电解质溶液等洗涤。第十一周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随堂测验 1、基于有色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进行定量测定的可见吸光光度法属于 a、原子发射光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分子发射光谱法 d、分子吸收光谱法 2、不能说明光的粒子性的是 a、光的发射 b、光的吸收 c、光电效应 d、光的折射和衍射 3、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是因为 a、能级量子化 b、朗伯-比尔定律 c、光的互补作用 d、光电效应 4、物质有不同的颜色与什么有关? a、光的折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互补 d、光电效应 5、蓝光与黄光是互补光。当一辆蓝色汽车进入黄光照明的隧道时,观察到的该车颜色可能是 a、蓝色 b、黄色 c、白色 d、黑色 6、一般而言,相比于化学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较高,但准确度较低。 7、单色光是指具有单一波长的光,人眼所能感觉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就是单色光。 8、能够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的溶液,可以是无色溶液,也可以是有色溶液。 9、能够用可见吸光光度法测定的溶液,必定是有色溶液。 10、溶液的浓度越高,其颜色就越深,这是因为被吸收光的互补光被互补得越多。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光吸收基本定律、分光光度计随堂测验 1、摩尔吸收系数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吸光物质的性质 b、温度 c、入射光波长 d、吸光物质的浓度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溶液,当浓度为 c 时,透射比为 t,若浓度增大一倍,则吸光度 a 等于 a、(lgt)/2 b、-(lgt)/2 c、2lgt d、-2lgt 3、相同质量的 fe3 (相对原子质量 55.85)和 cd2 (相对原子质量 112.4),各用显色剂在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显色,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 2 cm 吸收池,后者用 1 cm 吸收池,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两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 a、基本相同 b、fe3 约为 cd2 的 2 倍 c、cd2 约为 fe3 的 2 倍 d、cd2 约为 fe3 的 4 倍 4、某吸光物质的浓度为 1.0×10^(-4) mol×l-1,用 1 cm 吸收池于 525 nm 波长处测得吸光度为 0.400,则此吸光物质在 525 nm 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a、4.0×10^(-3) l×mol-1×cm-1 b、4.0×10^3 l×mol-1×cm-1 c、4.0×10^(-5) l×mol-1×cm-1 d、4.0×10^5 l×mol-1×cm-1 5、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溶液,用 1 cm 吸收池,测得透射比为 80%,若用 5 cm 吸收池,则其透射比为 a、16% b、33% c、40% d、67% 6、下列关于分光光度计光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光源都是钨灯或碘钨灯。 b、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光源都是氢灯或氘灯。 c、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的光源是氢灯或氘灯,在紫外光区的光源是钨灯或碘钨灯。 d、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的光源是钨灯或碘钨灯,在紫外光区的光源是氢灯或氘灯。 7、透射比 t 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8、溶液的吸光度 a 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性质、浓度及液层厚度(光程)有关,而与入射光波长无关。 9、摩尔吸收系数反映吸光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摩尔吸收系数越大,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该吸光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10、吸光光度法在紫外光区进行测定时,必须使用石英比色皿(吸收池),不能使用玻璃比色皿(吸收池)。 11、吸光光度法在可见光区进行测定时,可以使用玻璃比色皿(吸收池),也可以使用石英比色皿(吸收池)。 12、分光光度计的分光元件(单色器)是棱镜或光栅(目前一般采用光栅)。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随堂测验 1、下列关于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入射光不是单色光,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b、溶液介质不均匀,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c、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d、吸光物质浓度较低,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2、在 ph 为 5 时,以二甲酚橙(有色)为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无色试样溶液中的锌,应使用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试样溶液 c、试剂空白 d、试样溶液 显色剂 掩蔽剂 3、用 kscn(无色,作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有色试样溶液中的钴,应使用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试样溶液 c、试剂空白 d、试样溶液 显色剂 掩蔽剂 4、吸光度(浓度)的测量相对误差随吸光度值的大小不同而变化,为保证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应使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在 a、0~0.2 之间 b、0.2~0.8 之间 c、0.8~1.0 之间 d、> 1.0 5、吸光光度法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量波长,测量的灵敏度最高,但不利于减少或消除非单色光造成的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6、用 kio4(无色,作氧化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无色试样溶液中的锰,可使用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其它吸光光度法随堂测验 1、显色剂与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颜色差别要大,以避免显色剂对有色化合物的测定产生干扰,一般要求两者的吸收峰波长之差(对比度)大于 a、30 nm b、40 nm c、50 nm d、60 nm 2、示差吸光光度法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试样溶液 c、试剂空白 d、浓度稍低于试样溶液的标准溶液 3、某分析人员进行吸光光度法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的透射比调至 90% 而不是 100%,在此条件下,测得试样溶液的透射比为 35%,则该试样溶液的正确透射比是 a、32.1% b、34.5% c、36.0% d、38.9%第十章测验 1、基于有色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进行定量测定的可见吸光光度法属于 a、原子发射光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分子发射光谱法 d、分子吸收光谱法 2、不能说明光的粒子性的是 a、光的发射 b、光的吸收 c、光电效应 d、光的折射和衍射 3、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是因为 a、能级量子化 b、朗伯-比尔定律 c、光的互补作用 d、光电效应 4、物质有不同的颜色与什么有关? a、光的折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互补 d、光电效应 5、蓝光与黄光是互补光。当一辆蓝色汽车进入黄光照明的隧道时,观察到的该车颜色可能是 a、蓝色 b、黄色 c、白色 d、黑色 6、摩尔吸收系数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吸光物质的性质 b、温度 c、入射光波长 d、吸光物质的浓度 7、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溶液,当浓度为 c 时,透射比为 t,若浓度增大一倍,则吸光度 a 等于 a、(lgt)/2 b、-(lgt)/2 c、2lgt d、-2lgt 8、相同质量的 fe3 (相对原子质量 55.85)和 cd2 (相对原子质量 112.4),各用显色剂在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显色,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 2 cm 吸收池,后者用 1 cm 吸收池,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两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 a、基本相同 b、fe3 约为 cd2 的 2 倍 c、cd2 约为 fe3 的 2 倍 d、cd2 约为 fe3 的 4 倍 9、某吸光物质的浓度为 1.0×10^(-4) mol×l-1,用 1 cm 吸收池于 525 nm 波长处测得吸光度为 0.400,则此吸光物质在 525 nm 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a、4.0×10^(-3) l×mol-1×cm-1 b、4.0×10^3 l×mol-1×cm-1 c、4.0×10^(-5) l×mol-1×cm-1 d、4.0×10^5 l×mol-1×cm-1 10、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溶液,用 1 cm 吸收池,测得透射比为 80%,若用 5 cm 吸收池,则其透射比为 a、16% b、33% c、40% d、67% 11、下列关于分光光度计光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光源都是钨灯或碘钨灯。 b、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光源都是氢灯或氘灯。 c、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的光源是氢灯或氘灯,在紫外光区的光源是钨灯或碘钨灯。 d、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的光源是钨灯或碘钨灯,在紫外光区的光源是氢灯或氘灯。 12、下列关于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入射光不是单色光,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b、溶液介质不均匀,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c、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d、吸光物质浓度较低,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13、在 ph 为 5 时,以二甲酚橙(有色)为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无色试样溶液中的锌,应使用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试样溶液 c、试剂空白 d、试样溶液 显色剂 掩蔽剂 14、用 kscn(无色,作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有色试样溶液中的钴,应使用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试样溶液 c、试剂空白 d、试样溶液 显色剂 掩蔽剂 15、吸光度(浓度)的测量相对误差随吸光度值的大小不同而变化,为保证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应使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在 a、0~0.2 之间 b、0.2~0.8 之间 c、0.8~1.0 之间 d、> 1.0 16、显色剂与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颜色差别要大,以避免显色剂对有色化合物的测定产生干扰,一般要求两者的吸收峰波长之差(对比度)大于 a、30 nm b、40 nm c、50 nm d、60 nm 17、示差吸光光度法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试样溶液 c、试剂空白 d、浓度稍低于试样溶液的标准溶液 18、某分析人员进行吸光光度法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的透射比调至 90% 而不是 100%,在此条件下,测得试样溶液的透射比为 35%,则该试样溶液的正确透射比是 a、32.1% b、34.5% c、36.0% d、38.9% 19、一般而言,相比于化学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较高,但准确度较低。 20、单色光是指具有单一波长的光,人眼所能感觉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就是单色光。 21、能够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的溶液,可以是无色溶液,也可以是有色溶液。 22、能够用可见吸光光度法测定的溶液,必定是有色溶液。 23、溶液的浓度越高,其颜色就越深,这是因为被吸收光的互补光被互补得越多。 24、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任何均匀、非散射的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 25、透射比 t 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26、溶液的吸光度 a 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性质、浓度及液层厚度(光程)有关,而与入射光波长无关。 27、摩尔吸收系数反映吸光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摩尔吸收系数越大,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该吸光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28、吸光光度法在紫外光区进行测定时,必须使用石英比色皿(吸收池),不能使用玻璃比色皿(吸收池)。 29、吸光光度法在可见光区进行测定时,可以使用玻璃比色皿(吸收池),也可以使用石英比色皿(吸收池)。 30、分光光度计的分光元件(单色器)是棱镜或光栅(目前一般采用光栅)。 31、吸光光度法中,测量波长的选择原则是“最大吸收原则”和“吸收最大、干扰最小原则”。 32、吸光光度法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量波长,测量的灵敏度最高,但不利于减少或消除非单色光造成的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33、用 kio4(无色,作氧化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无色试样溶液中的锰,可使用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 34、有机显色剂的特点是显色反应多为螯合反应,产物的稳定性高,且其摩尔吸收系数较大。第十二周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概述随堂测验 1、用 pbs 作共沉淀载体,可从海水中富集 au。现配制了含 0.2 μg/l au3 的溶液 10 l,加入足量的 pb2 ,使用 pbs 共沉淀法分离富集后测得 1.7 μg au,则 au 的回收率为 a、80% b、85% c、90% d、95% 2、分离的主要目的是将待测组分与会对测定产生干扰的共存组分分离开来。 3、富集的主要目的是将样品中微量、痕量的待测组分集中起来,以满足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要求。 4、富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离过程。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气态分离法、沉淀分离法随堂测验 1、化学挥发法是一类重要的气态分离法,下列不属于化学挥发法的是 a、nh4no2 受热分解为 n2 和 h2o b、sio2 和 hf 反应生成 sif4 c、aso42- 和 nabh4 反应生成 ash3 d、i2 的升华 2、采用沉淀分离法,欲使 al3 与 fe3 分离,应使用的沉淀剂是 a、naoh 溶液 b、nh3-nh4cl 缓冲溶液 c、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d、zno 悬浊液 3、采用 nh3-nh4cl 沉淀法,下列哪种离子不能与 al3 分离? a、cu2 b、fe3 c、mg2 d、zn2 4、用 naoh 或 nh3 作沉淀剂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为使沉淀的结构紧密、吸附的杂质少,应采用小体积沉淀法。 5、共沉淀分离法利用生成一种适当沉淀作载体(捕集剂),将微量、痕量待测组分共沉淀,从而富集分离出来。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萃取分离法随堂测验 1、在有过量 i- 时,碘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i3-,也有少量 i2,而被有机溶剂萃取的是 i2,则碘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为 a、d = [i2]o / [i2]w b、d = [i2]w / [i2]o c、d = [i2]o / ( [i2]w [i3-]w ) d、d = ( [i2]w [i3-]w ) / [i2]o 2、含有 0.1250 g i2 的 ki 溶液 25 ml,用 25 ml ccl4 萃取,i2 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后,在水相中测得 0.0050 g i2。若每次用 25 ml ccl4 萃取 25 ml 该溶液,共萃取两次,则总萃取率是 a、86.0% b、96.0% c、99.0% d、99.8% 3、fe3 在某有机相和水相间的分配比是 99,现有含 10 mg fe3 的水溶液,若用等体积该有机溶剂萃取两次,则水相中剩余的 fe3 的质量是 a、0.03 mg b、0.01 mg c、0.003 mg d、0.001 mg 4、含 fe3 的 hcl 溶液,用 3 倍体积的含 hcl 的乙醚溶液萃取,已知 fe3 有 99% 被萃取,则分配比约为 a、3.3 b、30 c、33 d、300 5、根据萃取率与相比的关系可知,提高萃取率的经济高效的方法是 a、少量一次 b、少量多次 c、多量一次 d、多量多次 6、水溶液中的 ni2 之所以能被丁二酮肟-氯仿萃取,是因为在萃取过程中 a、ni2 形成了离子缔合物 b、溶液的酸度降低了 c、ni2 形成的产物的质量增大了 d、ni2 形成的产物中引入了疏水基团 7、分配系数是溶质在有机相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和在水相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之比。 8、在一定的温度下,分配比是常数。 9、在相比一定的情况下,分配比越大,则萃取率越高。 10、在分配比一定的情况下,相比越大,则萃取率越高。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随堂测验 1、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2、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3、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4、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5、在常温的较稀溶液中,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亲和力的关系是 a、离子的价态越高,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大,亲和力越大。 b、离子的价态越高,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c、离子的价态越低,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大,亲和力越大。 d、离子的价态越低,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6、下列属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a、rnh3oh b、rnh2ch3oh c、roh d、rn(ch3)3oh 7、含 mg2 、ca2 、sr2 、h 离子的混合溶液流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最先流出的离子是 a、mg2 b、ca2 c、sr2 d、h 8、含 mg2 、ca2 、sr2 、h 离子的混合溶液流过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最先流出的离子是 a、mg2 b、ca2 c、sr2 d、h 9、含 f-、cl-、br-、oh- 离子的混合溶液流过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时,最后流出的离子是 a、f- b、cl- c、br- d、oh- 10、含 f-、cl-、br-、oh- 离子的混合溶液流过弱碱型离子交换树脂时,最后流出的离子是 a、f- b、cl- c、br- d、oh-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其它分离方法随堂测验 1、色谱法是基于被分离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别,当两相作相对移动时,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分离的方法。 2、电分离法是基于在电场作用下物质在溶液中电化学性质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3、气浮分离法是利用表面活性剂连接待分离物质和气泡来进行分离的方法。第十一章测验 1、用 pbs 作共沉淀载体,可从海水中富集 au。现配制了含 0.2 μg/l au3 的溶液 10 l,加入足量的 pb2 ,使用 pbs 共沉淀法分离富集后测得 1.7 μg au,则 au 的回收率为 a、80% b、85% c、90% d、95% 2、化学挥发法是一类重要的气态分离法,下列不属于化学挥发法的是 a、nh4no2 受热分解为 n2 和 h2o b、sio2 和 hf 反应生成 sif4 c、aso42- 和 nabh4 反应生成 ash3 d、i2 的升华 e、caco3 和盐酸反应放出 co2 f、硫化物燃烧放出 so2 3、采用沉淀分离法,欲使 al3 与 fe3 分离,应使用的沉淀剂是 a、naoh 溶液 b、nh3-nh4cl 缓冲溶液 c、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d、zno 悬浊液 4、采用 nh3-nh4cl 沉淀法,下列哪种离子不能与 al3 分离? a、cu2 b、fe3 c、mg2 d、zn2 e、cd2 f、ni2 5、在有过量 i- 时,碘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i3-,也有少量 i2,而被有机溶剂萃取的是 i2,则碘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为 a、d = [i2]o / [i2]w b、d = [i2]w / [i2]o c、d = [i2]o / ( [i2]w [i3-]w ) d、d = ( [i2]w [i3-]w ) / [i2]o 6、含有 0.1250 g i2 的 ki 溶液 25 ml,用 25 ml ccl4 萃取,i2 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后,在水相中测得 0.0050 g i2。若每次用 25 ml ccl4 萃取 25 ml 该溶液,共萃取两次,则总萃取率是 a、86.0% b、96.0% c、99.0% d、99.8% 7、fe3 在某有机相和水相间的分配比是 99,现有含 10 mg fe3 的水溶液,若用等体积该有机溶剂萃取两次,则水相中剩余的 fe3 的质量是 a、0.03 mg b、0.01 mg c、0.003 mg d、0.001 mg 8、含 fe3 的 hcl 溶液,用 3 倍体积的含 hcl 的乙醚溶液萃取,已知 fe3 有 99% 被萃取,则分配比约为 a、3.3 b、30 c、33 d、300 9、根据萃取率与相比的关系可知,提高萃取率的经济高效的方法是 a、少量一次 b、少量多次 c、多量一次 d、多量多次 10、水溶液中的 ni2 之所以能被丁二酮肟-氯仿萃取,是因为在萃取过程中 a、ni2 形成了离子缔合物 b、溶液的酸度降低了 c、ni2 形成的产物的质量增大了 d、ni2 形成的产物中引入了疏水基团 1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12、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13、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14、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15、在常温的较稀溶液中,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亲和力的关系是 a、离子的价态越高,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大,亲和力越大。 b、离子的价态越高,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c、离子的价态越低,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大,亲和力越大。 d、离子的价态越低,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16、分离的主要目的是将待测组分与会对测定产生干扰的共存组分分离开来。 17、富集的主要目的是将样品中微量、痕量的待测组分集中起来,以满足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要求。 18、富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离过程。 19、用 naoh 或 nh3 作沉淀剂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为使沉淀的结构紧密、吸附的杂质少,应采用小体积沉淀法。 20、共沉淀分离法利用生成一种适当沉淀作载体(捕集剂),将微量、痕量待测组分共沉淀,从而富集分离出来。 21、当溶质在两相中都以单一的相同形式存在且浓度较低时,其分配系数等于分配比。 22、分配系数是溶质在有机相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和在水相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之比。 23、在一定的温度下,分配比是常数。 24、在相比一定的情况下,分配比越大,则萃取率越高。 25、在分配比一定的情况下,相比越大,则萃取率越高。 26、色谱法是基于被分离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别,当两相作相对移动时,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分离的方法。 27、电分离法是基于在电场作用下物质在溶液中电化学性质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28、气浮分离法是利用表面活性剂连接待分离物质和气泡来进行分离的方法。期末复习(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 1、已知c(k2cr2o7) = 0.01500 mol/l,则滴定度t(fe2o3/k2cr2o7) = g/ml。(mfe2o3 = 159.7 g/mol) 2、判断可疑值取舍的方法有 4d 法、 和 等。 3、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 、校准仪器和分析结果的校正等。 4、质控技术中,加标回收分析属于 方式,用于检查分析结果的 。 5、c1(mol/l) nh3和c2(mol/l) nh4cl混合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是 。 6、0.10 mol/l hac-0.20 mol/l naac缓冲溶液的ph= 。(hac的ka=1.8´10^(-5)) 7、已知eq(ag /ag) = 0.80 v,agcl的ksp=1.8´10^(-10),则eq(agcl/ag) = v。 8、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剂是 ,指示剂是 。 9、根据pbcro4测定cr2o3的换算因数等于 。(填写计算出的具体数值。mpbcro4 = 323.2 g/mol,mcr2o3 = 152.0 g/mol) 10、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主要有 、 、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和显色反应的干扰等。 11、设计使用配位滴定法测定ca2 、mg2 混合溶液中两组分浓度的实验方案。 12、比较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和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的优缺点。 13、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4、称取混合碱试样0.3368 g溶于适量水中,加酚酞指示剂,用0.1019 mol/l hcl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11.45 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该hcl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32.50 ml。问试样中含有哪两种物质,各物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mnaoh=40.01 g/mol,mna2co3=106.0 g/mol;mnahco3=84.01 g/mol) 15、浓度均为0.0100 mol/l的zn2 、cd2 混合溶液,加入过量ki掩蔽cd2 ,使终点时游离i- 浓度为1.0 mol/l,在ph 5.00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0 mol/l edta溶液滴定zn2 ,计算终点误差。(cd2 与i- 的lgb1~lgb4分别为2.10、3.43、4.49、5.41,lgkcdy=16.46,lgkzny=16.50,lgay(h)=6.45;终点时,pzn'ep=4.80) 16、重铬酸钾法测定工业废水的codcr。吸取水样100.0 ml,加入h2so4 和ag2so4,再加入25.00 ml 0.01667 mol/l k2cr2o7 溶液,回流2 h。用0.1000 mol/l fe2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用去15.65 ml。求水样的codcr。(mo2=32.00 g/mol) 17、计算cac2o4在ph=3.00、h2c2o4总浓度为0.010 mol/l溶液中的溶解度。(cac2o4的ksp = 2.0´10-9,h2c2o4的ka1 = 5.9´10-2、ka2 = 6.4´10-5) 18、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测定铜。25.5 微克 / 50.0 ml cu2 溶液,于波长 600 nm 处,用 2 cm 吸收池进行测量,测得 t = 50.5%,求摩尔吸收系数。(mcu = 63.55 g/mol)期末考试 分析化学 mooc 期末考试 1、三聚氰胺之所以被掺入奶粉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是因为 a、三聚氰胺是一种蛋白质。 b、三聚氰胺是奶粉的一种组成成分。 c、三聚氰胺和蛋白质具有相同的性质。 d、检测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凯氏定氮法不能区分氮的来源是三聚氰胺还是蛋白质。 2、固体试样用量 > 100 mg 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3、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 < 0.01% 的分析称为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超痕量组分分析 4、为标定 hcl 溶液的浓度,可以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naoh b、na2co3 c、na2so3 d、na2s2o3 e、硼砂 5、为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可以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二水草酸 e、邻苯二甲酸氢钾 6、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7、从较大的金属铸件采样,正确的方法是 a、在铸件的表面锉一些金属屑,混合而成 b、在铸件的表面各个部位都锉一些金属屑,混合而成 c、将铸件锯成两半,收集锯屑,混合而成 d、在铸件的不同部位锯断,收集锯屑,混合而成 e、在铸件的某一部位钻孔,穿过整个铸件,收集钻屑,混合而成 f、在铸件的不同部位钻孔,穿过整个铸件,收集钻屑,混合而成 8、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后,保留的试样量为原来的 a、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八分之一 d、十六分之一 9、分析试样要求的粒度与试样分解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要求通过 a、30~50 号(目)筛 b、50~80 号(目)筛 c、80~100 号(目)筛 d、100~200 号(目)筛 10、有试样 20 kg,破碎至全部通过 10 号筛(2 mm),缩分系数 k = 0.2 kg/mm2,为保证最低可靠质量,最多缩分几次? a、3 b、4 c、5 d、6 11、特别适合用来分解硅酸盐试样的酸溶剂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氢氟酸 12、下列溶剂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高氯酸 e、磷酸 13、使用氢氧化钠作熔剂时,应使用的坩埚是 a、镍坩埚 b、瓷坩埚 c、银坩埚 d、铂坩埚 e、聚四氟乙烯坩埚 14、具有相同有效数字位数的一组数据是 a、5.000,0.500,0.050 b、0.38%,4.96%,51.87% c、20.0´10^3,2.00´10^4,0.20´10^5 d、ph = 0.66,pka = 4.75,lgk = 10.69 15、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0.1000´(25.00-24.30)´246.47/1.000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2 位 b、3 位 c、4 位 d、5 位 16、关于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准确度和精密度没有关系 b、精密度高,准确度也就高 c、精密度低,也可以获得高的准确度 d、高精密度是高准确度的前提,但高精密度不能一定保证高准确度 17、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重复性 b、单向性 c、可测性 d、可以校正 e、无法校正 f、不可避免 g、或大或小,或正或负 18、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在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b、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c、过滤时出现穿滤 d、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e、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19、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a、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c、移液管转移试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d、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e、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20、不能校正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 21、用来判断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方法是 a、f 检验 b、grubbs 检验 c、q 检验 d、t 检验 22、用来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a、f 检验 b、grubbs 检验 c、q 检验 d、t 检验 23、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试样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称为该方法的 a、灵敏度 b、检出限 c、空白值 d、测定下限 24、下列质量控制技术中,属于他控方式的是 a、平行样分析 b、加标回收分析 c、方法对照分析 d、密码样分析 25、下列质量控制技术中,既能检查分析结果精密度,又能检查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是 a、平行样分析 b、空白试验 c、加标回收分析 d、平行加标回收分析 26、新颁布的国家标准 gb 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 a、删除了凯氏定氮法 b、规定了直接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c、适用于添加各种其它含氮物质的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d、规定了该标准不适用于添加各种其它含氮物质的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27、磷酸氢根的共轭酸和共轭碱分别是 a、磷酸、磷酸根 b、磷酸、磷酸二氢根 c、磷酸二氢根、磷酸根 d、磷酸根、磷酸 e、磷酸二氢根、磷酸 28、某氨水溶液(解离常数为 kb)中 [nh3] = [nh4 ],其 ph 应为 a、ph = 7 b、ph = 14 c、ph = pkb d、ph = 14 - pkb 29、浓度为 c1 的 nh3 和浓度为 c2 的 nh4cl 混合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a、[nh3] [nh4 ] = c1 c2 b、[h ] [nh4 ] = [oh-] [nh3] c、[h ] [nh4 ] = [oh-] c1 d、[h ] [nh4 ] = [oh-] c2 e、[h ] c1 = [oh-] [nh3] f、[h ] c2 = [oh-] [nh3] 30、已知某草酸溶液(解离常数为 ka1、ka2)中草酸氢根是主要存在形式(分布分数大于 0.5),则其 ph 应为 a、ph < pka1 b、pka1 < ph < pka2 c、ph > pka2 d、ph > pka1 pka2 31、h3aso4 的 pka1 = 2.2,pka2 = 6.9,pka3 = 11.5,在 ph = 7.0 时,溶液中的 [h2aso4-] 与 [haso42-] 的浓度之比等于 a、10^2.2 b、10^(-9.3) c、10^(-4.7) d、10^(-0.1) 32、下列操作不能配制出 ph = 4.74 的缓冲溶液的是 a、0.10 mol/l 乙酸溶液和 0.10 mol/l 乙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乙酸的 pka = 4.74) b、1.0 mol/l 乙酸溶液和 1.0 mol/l 乙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乙酸的 pka = 4.74) c、0.10 mol/l 甲酸溶液和 1.0 mol/l 甲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甲酸的 pka = 3.74) d、0.10 mol/l 甲酸溶液和 0.10 mol/l 甲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甲酸的 pka = 3.74) 33、在使用指示剂指示终点的情况下,弱酸(解离常数为 ka,浓度为 c mol/l)能够被准确滴定(滴定终点误差在 ±0.2% 以内)的条件是 cka ≥ a、10^(-6) b、10^(-7) c、10^(-8) d、10^(-9) 34、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酸、碱的浓度均增大 10 倍,则滴定突跃范围 a、不变化 b、增大 1 ph c、增大 2 ph d、增大 10 ph 35、用 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hac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1% 以内,可选择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 b、溴甲酚绿 c、甲基红 d、酚酞 36、用 0.1000 mol/l hcl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nh3 溶液时,为使终点误差在 ±0.1% 以内,可选择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酞 37、用 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h3po4(pka1 = 2.12,pka2 = 7.20,pka3 = 12.36)溶液时, a、不出现 ph 突跃 b、出现 1 个 ph 突跃 c、出现 2 个 ph 突跃 d、出现 3 个 ph 突跃 38、用 naoh 溶液滴定 h3po4(pka1 = 2.12,pka2 = 7.20,pka3 = 12.36)溶液时,第二化学计量点的 ph = a、4.66 b、7.20 c、9.78 d、12.36 39、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先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如果 v1 > v2,则样品中含有的组分是 a、只有 naoh b、只有 na2co3 c、只有 nahco3 d、naoh 和 na2co3 e、na2co3 和 nahco3 40、已知某混合碱试液中含有 naoh 和 na2co3。取一份试液,加入酚酞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1;另取一份试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hcl 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v2;则 v1 和 v2 的关系是 a、v1 > v2 b、v1 = v2 c、v1 < v2 d、2v1 > v2 e、2v1 < v2 41、一个 edta 分子可以提供的配位原子是 a、2 个 o 原子 b、4 个 o 原子 c、2 个 n 原子 d、4 个 o 原子,2 个 n 原子 e、2 个 o 原子,2 个 n 原子 f、8 个 o 原子,2 个 n 原子 42、下列关于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edta 与 mg2 离子形成 1:2 螯合物。 b、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生成多个六原子环。 c、edta 与 fe3 离子形成 3:4 螯合物。 d、edta 与无色的金属离子生成无色的螯合物,与有色金属离子一般生成颜色更深的螯合物。 e、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生成多个五原子环。 f、edta 与 al3 离子形成 1:1 螯合物。 43、下列关于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式(忽略络合物的副反应),正确的是 a、k'my = kmy αm αy b、k'my = kmy - αm - αy c、lgk'my = lgkmy lgαm lgαy d、lgk'my = lgkmy - lgαm - lgαy 44、铬黑 t (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其质子化常数为 lgkh1 = 11.6,lgkh2 = 6.3,与 mg2 生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 lgkmgebt = 7.0,则在 ph = 10.0 时,lgk'mgebt = a、-10.9 b、-4.6 c、0.7 d、5.4 45、络合滴定中,化学计量点处金属离子平衡浓度的负对数 pm'sp = a、pcmsp/2 b、lgkmy/2 c、(lgkmy pcmsp)/2 d、(lgk'my pcmsp)/2 e、lgk'my/2 46、络合滴定中,如除酸效应外没有其它副反应,则滴定终点处金属离子平衡浓度的负对数 pmep(或 pm'ep)= a、lgkmy b、lgkmy - lgαy(h) c、lgkmin d、lgkmin - lgαin(h) 47、已知 ac- 和 pb2 能形成络合物,在 ph = 5.5 的乙酸缓冲溶液中,用 edta 滴定等浓度的 pb2 至化学计量点时,则 a、ppb = py b、ppb = py' c、ppb' = py d、ppb' = py' 48、要配置 ph = 4.0、pzn = 7.9 的溶液,所需 edta 与 zn2 的物质的量之比 ny:nzn = (ph = 4.0 时,lgk'zny = 7.9) a、1:1 b、2:1 c、1:2 d、3:1 e、1:3 49、在 ph = 5.0 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 0.02000 mol/l edta 溶液滴定同浓度 pb2 溶液,化学计量点处 py = (lgkpby = 18.0;ph = 5.0 时,lgαy(h) = 6.4) a、6.8 b、7.2 c、10.0 d、13.2 50、若用 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则标定 edta 溶液比较合适的物质是 a、基准碳酸钙 b、基准氧化锌 c、金属铜(含量 > 99.9%) d、金属锌(含量 > 99.5%) 51、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加入三乙醇胺是为了 a、调节溶液的 ph b、掩蔽 fe3 、al3 c、掩蔽 cu2 、ni2 d、掩蔽 mg2 52、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加入硫化钠是为了 a、调节溶液的 ph b、掩蔽 fe3 、al3 c、掩蔽 cu2 、ni2 d、掩蔽 mg2 53、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中钙的含量时,掩蔽镁的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氨性缓冲溶液 b、加入 naoh 溶液 c、加入三乙醇胺溶液 d、加入硫化钠溶液 54、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是不可逆电对,又是对称电对的是 a、fe3 /fe2 b、i2/i- c、cr2o72-/cr3 d、mno4-/mn2 55、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条件电势随离子强度增大而升高的是 a、fe3 /fe2 b、ce4 /ce3 c、sn4 /sn2 d、fe(cn)63-/fe(cn)64- 56、在含有 fe3 和 fe2 的溶液中,加入下述哪种溶液,fe3 /fe2 电对的电势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稀 h2so4 b、hcl c、nh4f d、邻二氮菲 e、edta 57、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都为 1,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 以上,则两电对的条件电势差应大于 a、0.09 v b、0.18 v c、0.27 v d、0.35 v 58、已知在 1 mol/l hcl 溶液中,eq'fe3 /fe2 = 0.68 v,eq'sn4 /sn2 = 0.14 v。将 20.00 ml 0.10 mol/l fe3 的 hcl 溶液与 20.00 ml 0.050 mol/l sncl2 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势为 a、0.14 v b、0.32 v c、0.50 v d、0.68 v 59、高锰酸钾法的指示剂是 a、自身指示剂(高锰酸钾) b、淀粉指示剂 c、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d、邻二氮菲-铁指示剂 60、可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nacl b、na2co3 c、na2c2o4 d、na2s2o3 61、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钙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62、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时,codmn = a、(n(mno4-) - n(c2o42-)) × m(o2) × 1000 / v(水样) b、(n(mno4-) - n(c2o42-)) × m(o2) × 1000 / (4 × v(水样)) c、(5n(mno4-) - 2n(c2o42-)) × m(o2) × 1000 / v(水样) d、(5n(mno4-) - 2n(c2o42-)) × m(o2) × 1000 / (4 × v(水样)) 63、和高锰酸钾法测定 cod 相比,重铬酸钾法测定 cod 的主要缺点是 a、适用范围没有高锰酸钾法广 b、干扰比高锰酸钾法多 c、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需要标定 d、带来的污染比高锰酸钾法大 64、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中的标准溶液是 a、i2 溶液 b、ki 溶液 c、na2s2o3 溶液 d、淀粉溶液 65、碘量法使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 a、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 b、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 c、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 d、直接碘量法由无色变为蓝色,间接碘量法由蓝色变为无色 66、在间接碘量法中,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过几分钟后,溶液又出现蓝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指示剂的吸附 b、指示剂的僵化 c、i2 的挥发 d、i- 被溶解氧氧化 67、使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winkler 法)时,需要立即将水样中的溶解氧固定,采用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 a、naoh 溶液 b、mn(oh)2 固体 c、mnso4 溶液 d、naoh 溶液和 mnso4 溶液 68、mno4-/mn2 电对的条件电势与 ph 的关系是 a、eq' = eq - 0.047ph b、eq' = eq - 0.094ph c、eq' = eq - 0.12ph d、eq' = eq - 0.47ph 69、已知 eq(ag /ag) = 0.80 v,agcl 的 ksp = 1.8×10^(-10),则 eq(agcl/ag) = a、0.23 v b、0.51 v c、0.61 v d、1.37 v 70、使用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时,溶解样品的蒸馏水应 a、不加热直接使用 b、稍加热后使用 c、煮沸后立即使用 d、煮沸后冷却至室温再使用 71、用 0.100 mol/l agno3 溶液滴定 0.100 mol/l nacl 溶液,在化学计量点后,agcl 沉淀颗粒的表面 a、带正电 b、带负电 c、电荷呈中性 d、无法确定带何种电荷 72、莫尔法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硫酸铵 d、硫酸铁铵 73、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硫酸铵 d、硫酸铁铵 74、莫尔法要求介质的 ph 在 6.5~10 之间。若酸度过高,则 a、agcl 沉淀不完全 b、agcl 吸附 cl- 增强 c、ag2cro4 沉淀不易形成 d、agcl 沉淀易胶溶 75、用佛尔哈德法返滴定测定下列哪种离子时,应煮沸溶液或加入有机溶剂如硝基苯,以避免沉淀的转化? a、cl- b、br- c、i- d、scn- 76、用荧光黄作为 agno3 滴定 cl- 的指示剂,指示剂的颜色由黄变红的原因是 a、agcl 沉淀晶型结构发生了变化 b、电中性的 agcl 沉淀对荧光黄阴离子的吸附 c、带正电荷的 agcl 胶状沉淀对荧光黄阴离子的吸附 d、带负电荷的 agcl 胶状沉淀对荧光黄分子的吸附 77、以某吸附指示剂(pka = 5.0)作为法扬司法的指示剂,测定的 ph 应控制在 a、ph < 5.0 b、ph > 5.0 c、5.0 < ph < 10.0 d、ph > 10.0 78、下列哪一项不是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b、沉淀要易于过滤和洗涤。 c、沉淀要力求纯净。 d、沉淀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79、下列哪一项不是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b、称量形式必须十分稳定。 c、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尽量大。 d、称量形式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80、将黄铁矿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 baso4,若以 baso4 的量换算 fes2 的含量,则换算因数为 a、2m(fes2)/m(baso4) b、m(fes2)/m(baso4) c、m(fes2)/2m(baso4) d、m(baso4)/m(fes2) 81、关于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都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b、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都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c、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82、胶卷底片定影时使用 na2s2o3 来溶解 agbr,是利用了 a、同离子效应 b、盐效应 c、酸效应 d、络合效应 83、若 bacl2 中含有 nacl、kcl、cacl2 等杂质,用 h2so4 沉淀 ba2 时,生成的 baso4 沉淀最易吸附 a、na b、k c、ca2 d、h 84、若溶液中存在能够生成混晶的杂质离子,避免生成混晶的方法是 a、搅拌 b、加热 c、洗涤 d、事先除去杂质离子 e、稀释溶液 f、陈化 85、解决后沉淀的方法是 a、搅拌 b、加热 c、陈化 d、不陈化(减少沉淀与母液共存的时间) e、稀释溶液 86、下列哪一项不是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稀溶液 b、热溶液 c、陈化 d、加入电解质 e、搅拌 f、浓溶液 g、不陈化 87、下列哪一项不是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浓溶液 b、热溶液 c、陈化 d、加入电解质 e、稀溶液 f、不陈化 g、搅拌 88、用均匀沉淀法沉淀 ca2 时,应向含 ca2 的酸性溶液中加入 a、naoh b、koh c、nh3 d、尿素 89、基于有色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进行定量测定的可见吸光光度法属于 a、原子发射光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分子发射光谱法 d、分子吸收光谱法 90、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是因为 a、能级量子化 b、朗伯-比尔定律 c、光的互补作用 d、光电效应 91、蓝光与黄光是互补光。当一辆蓝色汽车进入黄光照明的隧道时,观察到的该车颜色可能是 a、蓝色 b、黄色 c、白色 d、黑色 92、摩尔吸收系数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吸光物质的性质 b、温度 c、入射光波长 d、吸光物质的浓度 93、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溶液,当浓度为 c 时,透射比为 t,若浓度增大一倍,则吸光度 a 等于 a、(lgt)/2 b、-(lgt)/2 c、2lgt d、-2lgt 94、相同质量的 fe3 (相对原子质量 55.85)和 cd2 (相对原子质量 112.4),各用显色剂在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显色,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 2 cm 吸收池,后者用 1 cm 吸收池,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两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 a、基本相同 b、fe3 约为 cd2 的 2 倍 c、cd2 约为 fe3 的 2 倍 d、cd2 约为 fe3 的 4 倍 95、某吸光物质的浓度为 1.0×10^(-4) mol×l-1,用 1 cm 吸收池于 525 nm 波长处测得吸光度为 0.400,则此吸光物质在 525 nm 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a、4.0×10^(-3) l×mol-1×cm-1 b、4.0×10^3 l×mol-1×cm-1 c、4.0×10^(-5) l×mol-1×cm-1 d、4.0×10^5 l×mol-1×cm-1 96、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溶液,用 1 cm 吸收池,测得透射比为 80%,若用 5 cm 吸收池,则其透射比为 a、16% b、33% c、40% d、67% 97、下列关于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入射光不是单色光,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b、溶液介质不均匀,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c、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d、吸光物质浓度较低,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e、吸光物质浓度过高,会造成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98、在 ph 为 5 时,以二甲酚橙(有色)为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无色试样溶液中的锌,应使用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试样溶液 c、试剂空白 d、试样溶液 显色剂 掩蔽剂 99、吸光度(浓度)的测量相对误差随吸光度值的大小不同而变化,为保证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应使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在 a、0~0.2 之间 b、0.2~0.8 之间 c、0.8~1.0 之间 d、> 1.0 100、示差吸光光度法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试样溶液 c、试剂空白 d、浓度稍低于试样溶液的标准溶液 101、某分析人员进行吸光光度法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的透射比调至 90% 而不是 100%,在此条件下,测得试样溶液的透射比为 35%,则该试样溶液的正确透射比是 a、32.1% b、34.5% c、36.0% d、38.9% 102、用 pbs 作共沉淀载体,可从海水中富集 au。现配制了含 0.2 μg/l au3 的溶液 10 l,加入足量的 pb2 ,使用 pbs 共沉淀法分离富集后测得 1.7 μg au,则 au 的回收率为 a、80% b、85% c、90% d、95% 103、化学挥发法是一类重要的气态分离法,下列不属于化学挥发法的是 a、nh4no2 受热分解为 n2 和 h2o b、sio2 和 hf 反应生成 sif4 c、aso42- 和 nabh4 反应生成 ash3 d、i2 的升华 e、caco3 和盐酸反应放出 co2 f、硫化物燃烧放出 so2 104、采用沉淀分离法,欲使 al3 与 fe3 分离,应使用的沉淀剂是 a、naoh 溶液 b、nh3-nh4cl 缓冲溶液 c、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d、zno 悬浊液 105、采用 nh3-nh4cl 沉淀法,下列哪种离子不能与 al3 分离? a、cu2 b、fe3 c、mg2 d、zn2 e、cd2 f、ni2 106、在有过量 i- 时,碘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i3-,也有少量 i2,而被有机溶剂萃取的是 i2,则碘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为 a、d = [i2]o / [i2]w b、d = [i2]w / [i2]o c、d = [i2]o / ( [i2]w [i3-]w ) d、d = ( [i2]w [i3-]w ) / [i2]o 107、含有 0.1250 g i2 的 ki 溶液 25 ml,用 25 ml ccl4 萃取,i2 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后,在水相中测得 0.0050 g i2。若每次用 25 ml ccl4 萃取 25 ml 该溶液,共萃取两次,则总萃取率是 a、86.0% b、96.0% c、99.0% d、99.8% 108、fe3 在某有机相和水相间的分配比是 99,现有含 10 mg fe3 的水溶液,若用等体积该有机溶剂萃取两次,则水相中剩余的 fe3 的质量是 a、0.03 mg b、0.01 mg c、0.003 mg d、0.001 mg 109、含 fe3 的 hcl 溶液,用 3 倍体积的含 hcl 的乙醚溶液萃取,已知 fe3 有 99% 被萃取,则分配比约为 a、3.3 b、30 c、33 d、300 110、根据萃取率与相比的关系可知,提高萃取率的经济高效的方法是 a、少量一次 b、少量多次 c、多量一次 d、多量多次 11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11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 a、磺酸基 b、羧基或酚羟基 c、季铵基 d、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113、在常温的较稀溶液中,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亲和力的关系是 a、离子的价态越高,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大,亲和力越大。 b、离子的价态越高,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c、离子的价态越低,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大,亲和力越大。 d、离子的价态越低,亲和力越大;价态相同时,水合离子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114、测定花岗岩中硅的含量时,测定结果以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来表示,这里二氧化硅是其实际存在形式。 115、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是水体中氧的含量。 116、在对温度敏感的情况下,液体试样应使用质量摩尔浓度。 117、溶解氧测定的是水体中氧的含量。 118、和判断采样法、系统采样法相比,随机采样法要求的采样点相对较少。 119、要测定液体试样中的有机物时,宜选用塑料容器进行采样和存放。 120、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用偏差来衡量。 121、精密度表示几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相互接近程度,用误差来衡量。 122、有限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不服从正态分布,而要用 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 123、置信区间(置信度 95%)表示总体平均值落在该区间的概率是 95%。 124、用 grubbs 法判断可疑值取舍时,首先计算除可疑值外的其余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125、选择标准物质时,所选的标准物质含有被测组分即可。 126、选择了合适的标准物质后,使用时对取样量没有要求。 127、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是校准曲线的两种叫法,两者没有差别。 12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既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129、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也越强。 130、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解离和酸碱中和反应等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的质子授受过程。 131、质子条件式是得质子产物的浓度与失质子产物的浓度相等的平衡式。 132、根据酸式盐 ph 计算的最简式,0.10 mol/l nahco3 溶液和 0.20 mol/l nahco3 溶液(h2co3 的 pka1 = 6.38,pka2 = 10.25)的 ph 值近似相等。 133、使用由共轭酸碱对组成的缓冲溶液时,所选择的缓冲溶液中弱酸的 pka 应尽量与所需控制的 ph 一致,因为在 ph = pka 时,该缓冲溶液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134、酸碱指示剂(解离常数为 ka ) 的理论变色点是 ph = pka,理论变色范围是 ph = pka ± 1。 135、酸碱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往往比其理论变色范围更宽。 136、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是指在滴定分数为 99.9%~100.1%时,溶液 ph 的变化范围。 137、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处于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 138、从减小称量误差的角度来说,标定 hcl 溶液时,基准物质用硼砂比用碳酸钠好。 139、在络合滴定中,通常使用 edta 二钠盐来配制 edta 标准溶液,因为 edta 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140、edta 与 ca2 、mg2 、fe3 、al3 等金属离子都是生成 1:1 螯合物。 141、溶液的 ph 越大,则 edta 的酸效应越严重,酸效应系数越大。 142、条件电势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与还原态的活度都为 1 mol/l 时的电势。 143、因为 cu2 /cu 电对的标准电势比 i2/i- 电对的标准电势小,所以 cu2 不能氧化 i- 。 144、诱导反应和催化反应的区别在于:诱导体参加反应后,变为其它物质;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量不变。 145、直接碘量法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为 i2 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 146、在沉淀滴定中,沉淀的溶度积越大,沉淀滴定突跃范围就越大。 147、相比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的突出优点是干扰比较少,其原因是佛尔哈德法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 148、和滴定分析法一样,重量分析法需要用标准溶液和待测物质反应。 149、在沉淀重量分析法中,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必定是相同的物质。 150、重量分析法的准确度高,和滴定分析法相当。 151、已知 agcl 和 ag2cro4 的溶度积分别是 1.8×10^(-10) 和 2.0×10^(-12),则它们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agcl > ag2cro4。 152、相对过饱和度越大,均相成核的晶核就越多,越不利于生成晶形沉淀。 153、对于 cl- 和 no3-,baso4 沉淀更易吸附的是 cl-。 154、对于 fe3 和 fe2 ,baso4 沉淀更易吸附的是 fe3 。 155、fe(oh)3 通常是无定形沉淀,但是可以通过均匀沉淀法获得 fe(oh)3 晶形沉淀。 156、过滤沉淀时,一般采用倾泻法,即先将上层清液过滤后,再过滤沉淀。 157、洗涤沉淀时,为了防止沉淀溶解损失,可采用稀的沉淀剂或易挥发电解质溶液等洗涤。 158、能够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的溶液,可以是无色溶液,也可以是有色溶液。 159、溶液的浓度越高,其颜色就越深,这是因为被吸收光的互补光被互补得越多。 160、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任何均匀、非散射的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 161、溶液的吸光度 a 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性质、浓度及液层厚度(光程)有关,而与入射光波长无关。 162、吸光光度法在紫外光区进行测定时,必须使用石英比色皿(吸收池),不能使用玻璃比色皿(吸收池)。 163、用 naoh 或 nh3 作沉淀剂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为使沉淀的结构紧密、吸附的杂质少,应采用小体积沉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