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绪论1.4 大气随堂测验1、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
a、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b、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c、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
d、对流层位于平流层之上
2、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02 辐射2.1 辐射的基础知识随堂测验1、太阳常数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数,因太阳活动会发生微小变化,同时它是实际测量得出的,因观测设备、技术及理论校正方法不同,数值也会发生变动。
2.2 太阳高度角随堂测验1、在太阳直射北纬10°时,北半球纬度高于( )的北极地区就出现极昼。
a、23°27'
b、66°33'
c、56°33'
d、80°
2、太阳赤纬在春秋分时为( ),冬至时为( )。
a、90°;-23°27'
b、0°;-23°27'
c、0°;23°27'
d、90°;23°27'
3、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地理纬度等于太阳赤纬。
4、时角表示太阳的方位,太阳在正西方时,时角为90°。
2.3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随堂测验1、白天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
2、在干洁大气中,单位时间内,波长较短的辐射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辐射传播距离短。
3、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路径越长(大气质量 m 越大),辐射照度受削弱越多,导致到达地面的辐射照度就越弱。
2.4 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随堂测验1、以下哪些因子能够影响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 )。
a、太阳高度角
b、大气透明系数
c、地表反射率
d、地理纬度
2、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2.5 地面辐射收支随堂测验1、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 )。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取决于温度
2、地面有效辐射随地面与空气温度之差(地面温度大于空气温度时)的增大而 (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地面有效辐射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2.6 辐射与农业随堂测验1、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________。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2、光合有效辐射只是太阳总辐射的一部分。
03 温度3.1 土壤温度及其变化随堂测验1、因为太阳辐射先穿进大气,再到达地面,所以地面上最高温度出现的时刻比空气的要稍后。
2、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推迟。
3.2 大气温度及其变化随堂测验1、以下哪些现象是逆温层原理在生产上的运用( )。
a、在山区,果树常种在离谷地一定高度的山坡上
b、在清晨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c、可能出现霜冻害的夜间,用熏烟可避免果树、茶树遭受霜冻害。
d、冬季对甘薯、萝卜等晒干加工时,为防冻应将晒制品搁放在稍高处。
2、如果综合考虑纬度因子和地形因子,则我国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是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3、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3.3 空气的绝热变化与大气稳定度随堂测验1、在对流层中,若1000米的温度为21.0℃,2000米处的温度为10.0℃,则此时的大气层结对干空气是( )的。
a、稳定
b、不稳定
c、中性
d、无法判断
3.4 温度与农业随堂测验1、某地某月1~6日的日均温分别是10.2,10.1,9.9,10.5,10.0,10.2℃,若某一生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则其活动积温为51℃,有效积温为( )℃。
a、1℃
b、2℃
c、3℃
d、4℃
04 水分4.1 大气湿度随堂测验1、中午相对湿度变小,主要因为气温升高,从而使( )。
a、ea增大,es不变
b、es比ea更快增大
c、es减小,ea更快减小
d、蒸发量增大,es降低
2、形成露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上,出现霜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下。
3、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100%。
4.2 水汽凝结的条件随堂测验1、要使空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二是空气中要有亲水性凝结核。
4.4 近地气层水汽凝结物随堂测验1、以下对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天削弱太阳辐射
b、夜晚减弱地面有效辐射
c、可减少农田蒸散
d、有利于病虫害的生长
4.7 水分与农业随堂测验1、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对水分供应要求最敏感的时期称为作物的水分临界期。
2、在作物水分临界期内,对水分需要与当地降水矛盾最突出时期。也即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水分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水分的关键期。
05 气压和风(上)5.1 气压及其变化随堂测验1、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a、增大
b、降低
c、先增后降
d、先降后增
2、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a、4/3
b、760
c、1000
d、1013
5.4 作用在空气质点上的力随堂测验1、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a、右边
b、右前方
c、左边
d、左前方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a、水平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
d、惯性离心力
3、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a、左前方
b、右后方
c、左方
d、右方
4、在赤道和极地都存在有地转偏向力,但赤道上没有惯性离心力。
5.5 自由大气和摩擦层的风随堂测验1、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a、纬度
b、大气密度
c、气压梯度
d、地球自转角速度
2、近地面空气的直线运动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3、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4、在摩擦层中,风向与水平气压场的关系是风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背风而立,在北半球,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
07 天气及灾害性天气7.1 气团随堂测验1、一气团移往某地后,本身温度逐渐升高,这个气团被称为暖气团。
2、气团的分类是按照发源地的地理位置和热力性质来划分,若以后者的分类方式,可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7.2 锋随堂测验1、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称为_______________。
a、锋
b、锋面
c、锋线
d、冷锋或暖锋
2、第二型冷锋移动速度_____________,一般降水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
a、慢,连续性降水
b、快,阵性降水
c、慢,阵性降水
d、快,连续性降水
3、锋面附近常为阴雨天气的原因在于( )。
a、锋两侧气象要素水平差异大
b、暖空气沿锋面抬升,易凝结成云
c、易引起气象要素的急剧变化
d、冷暖空气交汇
7.4 气旋-锋面气旋随堂测验1、锋面气旋系统的长消过程包含以下哪些阶段( )。
a、锢囚阶段
b、消亡阶段
c、初生阶段
d、发展阶段
2、锋面气旋系统内具备完整的冷锋和暖锋,是一种移动性的低压系统。
7.5 气旋-无锋面气旋随堂测验1、以下哪些是台风形成的条件( )。
a、热力条件
b、流场条件
c、合适的纬度
d、风的垂直切变要小
2、台风在水平结构上可分为内圈台风眼区、中圈云墙区和外圈螺旋雨带区,其中台风眼区的天气特征为风力小,天朗气清,中圈狂风暴雨天气最为恶劣。
7.6 反气旋-冷性反气旋随堂测验1、我国寒潮的标准是:一次冷空气入侵,使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在5℃以下。寒潮的主要特点是大风和降温。
7.7 反气旋-暖性反气旋随堂测验1、下列地区中,____是既多秋雨又多梅雨的地区。
a、四川盆地
b、华南沿海
c、东北地区
d、长江下游
2、在北半球,高气压系统中的气流是逆时针辐散的,对应为晴好天气。
3、副高(全称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内部天气表现为( )。
06 气压和风(下)6.1 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随堂测验1、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 个气压带。
a、2
b、3
c、4
d、5
2、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 )。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盛行东风带
d、极地东风带
3、北半球由南向北的四个气压带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6.2 季风随堂测验1、由于季风影响,在___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a、春
b、夏
c、秋
d、冬
2、夏季,影响我国的大气活动中心主要有____。
a、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b、冰岛低压
c、印度低压
d、亚速尔高压
6.3 地方性风随堂测验1、中小地形造成的地方性风包括了________。
a、季风
b、焚风
c、峡谷风
d、山谷风
2、以一天为周期,风向交替变化的风有___________。
a、峡谷风
b、山谷风
c、焚风
d、海陆风
3、季风以年为周期,海陆风以日为周期,且海风强于陆风。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1:35
- 2022-12-05 21:32
- 2022-12-05 21:19
- 2022-12-05 20:53
- 2022-12-05 20:44
- 2022-12-05 20:29
- 2022-12-05 20:11中国大学mooc电气工程概论慕课答案大全
- 2022-12-05 20:06
- 2022-12-05 19:28
- 2022-12-05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