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光学分析法导论1、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
a、能量
b、频率
c、波长
d、波数
2、下述哪种参数,与介质无关,仅取决于辐射源
a、速度
b、频率
c、波长
d、方向
3、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
a、红外光谱法
b、荧光光谱法
c、分光光度法
d、核磁共振法
4、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以光的散射为基础的?
a、拉曼光谱法
b、x荧光光谱法
c、原子发射法
d、核磁共振法
5、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频率
b、波长
c、传播速度
d、以上都不对
6、下面四个电磁波谱,能量最小的是
a、x射线
b、红外光
c、无线电波
d、紫外和可见光区
7、所谓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
a、200~400 nm
b、400~800 nm
c、100~200 nm
d、1000 nm
8、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a、400~780 nm
b、200~400 nm
c、200~600 nm
d、200~780 nm
9、下述现象表明电磁辐射波动性的有( )
a、折射
b、衍射
c、吸收
d、发射
10、在 x 射线、紫外光、红外光、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谱区中,关于 x 射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波长最长
b、频率最小
c、波数最大
d、能量最大
11、下列光学分析法以辐射的吸收为基础建立的是( )
a、拉曼光谱法
b、紫外光谱法
c、荧光光谱法
d、红外光谱法
12、下列光谱属于带状光谱的是( )
a、原子吸收光谱
b、原子发射光谱
c、紫外光谱
d、红外光谱
13、下列属于线光源的是( )
a、氢灯
b、钨灯
c、nernst 灯
d、金属蒸气灯
e、空心阴极灯
14、光谱分析法包括有( )
a、红外吸收法
b、分子荧光法
c、干涉法
d、电子衍射法
第二章 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法原理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法原理1、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
a、能量
b、频率
c、波长
d、波数
2、下述哪种参数,与介质无关,仅取决于辐射源
a、速度
b、频率
c、波长
d、方向
3、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频率
b、波长
c、传播速度
d、以上都不对
4、所谓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
a、200~400 nm
b、400~800 nm
c、100~200 nm
d、1000 nm
5、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a、400~780 nm
b、200~400 nm
c、200~600 nm
d、200~780 nm
6、在光度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仪器透光度的零点
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不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消除溶剂和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7、高吸光度示差分光光度法和一般的分光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前者的参比溶液为
a、溶剂
b、试剂空白
c、在空白溶液中加入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
d、在空白溶液中加入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
8、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9、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优点为
a、光源和检测系统的漂移得到补偿,且可以进行波长扫描
b、仪器结构简单
c、仪器价格低
d、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0、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c1的透光度为20%,试液的透光度为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c1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
a、40%
b、50%
c、60%
d、70%
11、示差法适用于
a、低含量组分测定
b、高含量组分的测定
c、干扰严重的测定
d、高含量或低含量组分的测定
1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光源的各类
b、使用单色器的个数
c、吸收池的个数
d、检测器的个数
13、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增加、增加、增加
b、减小、不变、减小
c、减小、增加、增加
d、增加、不变、减小
1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其摩尔质量m甲>m乙,经相同方式显色测量后,所得吸光度相同,则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
a、ε甲>ε乙
b、ε甲<ε乙
c、ε甲=ε乙
d、ε甲=2ε乙
15、下述条件适合于连续变化法测定络合物组成的是
a、固定金属离子的浓度
b、固定显色剂的浓度
c、固定金属离子和显色剂的总浓度不变
d、以上都不适合
第三章 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法仪器及应用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光度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c、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
d、比色法测定蓝色物质时,用蓝色滤光片
2、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其摩尔质量m甲>m乙,经相同方式显色测量后,所得吸光度相同,则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
a、ε甲>ε乙
b、ε甲<ε乙
c、ε甲=ε乙
d、ε甲=2ε乙
3、现有两种有色络合物m和n,已知其透光度lgtn – lgtm=1,则其吸光度关系an–am=
a、1
b、2
c、-1
d、-2
4、某非水溶性化合物,在200~250nm有吸收,当测定其紫外可见光谱时,应选用的合适溶剂是
a、正已烷
b、丙酮
c、乙酸乙酯
d、聚氯乙烯
5、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浓度相对误差最小时,其透光度t为
a、0.434
b、0.618
c、0.234
d、0.368
6、cuso4溶液呈现蓝色,是由于其吸收了白光中的
a、紫色光
b、绿色光
c、黄色光
d、红色光
7、光度测定中使用复合光时,曲线发生偏离,其原因是:
a、光强大弱
b、光强大强
c、有色物溶度太高
d、各光波的ε值相差较大
8、某溶液吸光度为a1,稀释后得到第二个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a2,进一步稀释后得吸光度为a3。已知a1 – a2=0.50,a2 – a3=0.25,则t3/tl为
a、0.25
b、2.32
c、5.62
d、10.0
9、在紫外可见光区有较强吸收的化合物是
a、ch3–ch2–ch3
b、ch2=ch–ch2–ch=ch2
c、ch3–ch2–oh
d、ch3–ch=ch–ch=ch–oh
10、硫腙的ccl4溶液吸收580~620 nm的光,显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d、紫色
11、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a、消失
b、精细结构更明显
c、位移
d、分裂
12、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 10%,如果更改参 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 20% 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 光率应等于
a、8%
b、40%
c、50%
d、80%
第八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电化学分析法导论-测验1、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法的是:
a、电位分析法
b、伏安法
c、库仑分析法
d、电子能谱法
2、确定化学电池“阴、阳”电极的根据是:
a、电极电位的高低
b、电极材料的性质
c、电极反应的性质
d、离子浓度
3、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
a、参与电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电极的电极电位
c、温度
d、压力
4、浓差极化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的浓度和溶液本身的浓度发生了差别所致,而电极附近溶液浓度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a、电极电位
b、电极面积
c、搅拌情况
d、电流密度
5、电极的极化程度可用下列哪个来衡量:
a、分解电位
b、条件电极电位
c、过电位
d、电池的电动势
6、甘汞电极是常用参比电极,它的电极电位主要取决于
a、hg 的浓度
b、氯离子的活度
c、主体溶液的浓度
d、hg2 的浓度
7、iupac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
a、1.000v
b、0.0000v
c、0.5000v
d、未规定,应由实验确定
8、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a、玻璃碳电极
b、ag-agcl电极
c、ag电极
d、pt电极
9、扩散层厚度取决于
a、电活性物质的扩散系数和电解时间
b、仅与电活性物质的浓度有关
c、与电解时间有关
d、以上都不正确
10、ag-agcl参比电极的电位随电极内kci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a、pt电极
b、ag电极
c、ag-agcl电极
d、玻璃碳电极
12、浓差极化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别引起的,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a、电极电位
b、溶液电阻
c、搅拌程度
d、电流密度
13、m1|m1n ┊┊m2m |m2在上述原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a、正极
b、负极
c、阴极
d、阳极
14、对于电解池而言,电解池的正极是阴极
15、甘汞电极是常用参比电极,它的电极电位主要取决于主体溶液的浓度和kcl的浓度。
16、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离子透过玻璃膜和电子的得失。
17、区分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根据是电极电位、电极材料和离子浓度。
18、衡量电极的极化程度的参数是过电位。
第四章 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1、关于分子荧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荧光波长永远大于激发光波长
b、荧光波长永远小于激发光波长
c、荧光波长与激发光波长无关
d、最长的荧光波长与最长的激发光波长相对应
2、在测量分子荧光强度时,要在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进行测量,原因是:
a、荧光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的,为了减小透射光的影响
b、只有在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才有荧光
c、荧光强度比透射光强度大
d、荧光强度比透射光强度小
3、下列结构中能产生荧光的物质是
a、苯酚
b、苯
c、硝基苯
d、碘苯
4、能使荧光强度增大的基团为
a、-nh2
b、-r
c、-so3h
d、-i
5、下列不能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是
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b、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c、温度
d、溶剂
6、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荧光发射光谱通常与吸收光谱互为镜像关系
b、分子荧光发射光谱与激发波长没有关系
c、分子荧光发射光谱随激发波长不同而变化
d、分子荧光发射的强度与激发光的强度成正比
7、在分子荧光测量中,要使荧光强度正比于荧光物质的浓度,必要的条件是
a、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
b、在最大的量子产率下测量
c、在最大的摩尔吸收系数波长处测量
d、在稀溶液中测量
8、分子荧光不适合测定浓度较高的组分。
9、在荧光光度计中,光源、样品池及检测器应排成一条直线。
10、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增加,荧光强度增加。
第五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与激光拉曼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与激光拉曼光谱法1、红外吸收光谱可以划分为远、中和近红外吸收光谱,其中中红外区是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的最重要范围,则该波段范围是
a、200~800 cm-1
b、400~40000 cm-1
c、4000~400 cm-1
d、100~40 cm-1
2、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o2
b、co2
c、so3
d、h2o
3、在红外光谱法中常用的溶剂有
a、ccl4
b、dmso
c、chcl3
d、cdcl3
4、某一化合物在紫外光区 270 nm 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2700cm-1 -- 2900cm-1双峰, 1725c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a、醛
b、酮
c、羧酸
d、酯
5、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不是全部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a、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b、分子既有振动,又有转动,太复杂
c、因为分子中有c、h、o以外的原子存在
d、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6、已知某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3100 cm-1、3000 cm-1、1500 cm-1、1450 cm-1、670 cm-1、600 cm-1等处有主要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a、烯烃
b、芳烃
c、烷烃
d、炔烃
7、在红外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为
a、氘灯
b、氙灯
c、能斯特灯或硅碳棒
d、空心阴极灯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卤化物晶体
d、有机玻璃
9、红外光谱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 可以用来
a、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
b、确定配位数
c、研究化学位移
d、研究溶剂效应
10、对于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研究分子的吸收光谱
b、都是研究分子的振动光谱
c、都是研究分子永久偶极矩变化产生的光谱变化
d、入射光和检测光均是红外光
11、红外光谱是
a、发射光谱
b、原子光谱
c、吸收光谱
d、电子光谱
12、当用红外光激发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
a、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小
b、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
c、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d、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
13、二氧化碳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
a、3,2,4
b、2,3,4
c、3,4,2
d、4,2,3
14、下述羰基化合物,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a、rc(o)r
b、rc(o)cl
c、rc(o)h
d、rc(o)f
15、某一化合物在紫外区204 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3300 cm–1 ~2500 cm–1宽而强的吸收带,还有1710 cm–1,该化合物可能为
a、羧酸
b、醛
c、酮
d、酯
16、分子不具有红外活性的, 必须是
a、分子的偶极矩为零
b、非极性分子
c、分子振动时没有偶极矩变化
d、双原子分子
17、红外光谱是
a、分子光谱
b、原子光谱
c、吸光光谱
d、电子光谱
e、振动光谱
18、当用红外光激发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
a、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
b、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
c、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d、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
e、吸收光子的波数越大
19、某有机化合物中,当c=o的一端接上电负性基团则
a、羰基的双键性增强
b、羰基的双键性减小
c、羰基的共价键成分增加
d、羰基的极性键成分减小
e、使羰基的振动频率增大
20、水分子的对称伸缩振动是不会产生红外吸收峰的。
21、化学键的力常数越大,原子的折合质量就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也就越低。
22、红外光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波数。
23、红外光谱法与紫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前者优于后者的是可以测定的物质范围广。
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电位分析法1、银-氯化银电极的电位决定于溶液中的:
a、ag 浓度
b、agcl浓度
c、cl–离子活度
d、hcl溶液浓度
2、下列离子选择性电极,属于晶体膜电极的是
a、氟电极
b、卤素电极
c、玻璃电极
d、氨电极
3、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最理想的电极膜是:
a、naf
b、laf3
c、euf2
d、laf3 euf2
4、下列哪一个不是离子选择电极的组成部分?
a、电极管
b、内参比溶液
c、饱和kcl溶液
d、内参比电极
5、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氟离子含量时,主要干扰离子是:
a、其它卤素离子
b、no3–
c、so42–
d、oh–
6、用氟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中氟含量时,需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下面哪个化合物不是其中的组分?
a、hac naac
b、柠檬酸钠
c、nacl
d、nh4cl
7、利用电位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若kij=0.05,干扰离子的浓度0.1 mol/l,被测离子的浓度为0.2 mol/l,两种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其百分误差为
a、2.5
b、5
c、10
d、20
8、在电位滴定中,以e~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a、曲线的最大斜率点
b、e为最负值的点
c、e为最正值的点
d、曲线的最小斜率点
9、在电位分析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
a、成正比
b、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
c、对数成正比
d、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10、关于离子选择电极,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不一定有晶体敏感膜
b、只能用于正负离子的测量
c、不一定有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
d、不一定有离子穿过膜相
11、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
a、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b、晶体膜的厚度
c、响应离子的活度系数
d、响应离子的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12、在电极ag/agcl中,穿越相界面的有
a、电子
b、cl–
c、ag
d、h
13、活动载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被测离子和共存离子
a、在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
b、在水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c、在膜相中的活度系数
d、与载体形成的缔合物或络合物的稳定性
14、活动载体膜电极的敏感膜为
a、固态的有机化合物
b、固态的无机化合物
c、液态的有机化合物
d、晶体膜
15、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a、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b、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c、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d、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16、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系数可用于
a、校正方法误差
b、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c、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d、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17、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
a、电解电极
b、指示电极
c、参比电极
d、金属电极
18、考虑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特性,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使用的合适ph范围是
a、5-7
b、7-9
c、3-7
d、1-3
电位分析法-21、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2、电位法中标准加入法的适用分析对象是
a、组成清楚的大批样品的同时分析
b、组成简单的大批样品的同时分析
c、组成不清楚的个别样品的分析
d、组成复杂的大批样品的同时分析
3、当电位读数的误差为1mv时,引起测量的相对误差
a、对一价离子为7.8%;对二价离子为3.9%
b、对一价离子为3.9%;对二价离子为7.8%
c、对各种离子均为3.9%
d、对各种离子均为7.8%
4、电位分析法中,根据能斯特公式,离子活度变化10倍时,其对应电位变化
a、59.1mv
b、(59.1/n)mv
c、(59.1/f)mv
d、[59.1/(nf)]mv
5、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来对f-进行测定时,oh-的干扰属于。
a、与被测离子形成配合物
b、直接与电极膜发生作用
c、使响应时间增加
d、与被测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有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的正确描述为。
a、一个精确的常数,主要用于衡量电极的选择性
b、一个精确的常数,可用于对干扰离子产生的误差进行校正
c、电极选择性系数是生产厂家衡量产品质量所给定的一个指标
d、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常数,用于估计干扰离子給测定带来的误差
7、在测定水中f-的含量时,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来调节,其中柠檬酸钠的作用。
a、加快响应时间
b、控制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
c、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值
d、掩蔽al3 、fe3 干扰离子
8、活动载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被测离子和共存离子
a、在膜相中的活度系数
b、在水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c、在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
d、与载体形成的缔合物或络合物的稳定性
9、在电极ag/agcl中,穿越相界面的有
a、电子
b、cl–
c、ag
d、h
10、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
a、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b、响应离子的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c、晶体膜的厚度
d、响应离子的活度系数
11、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
b、h 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ph值偏低
c、h 与h2o形成h3o ,结果h 降低,ph增高
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 传递困难,ph增高
12、玻璃电极使用前浸泡的目的是
a、湿润电极
b、活化电极
c、清洗电极
d、校正电极
1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a、内参比溶液
b、电极杆
c、对特定离子呈能斯特响应的敏感膜
d、内参比电极
14、在测定溶液ph值时,需用标准ph缓冲溶液进行校正测定,其目的是
a、消除温度的影响
b、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c、消除仪器老化带来的误差
d、扣除待测电池电动势与试液ph关系式中的k
15、用离子选择电极进行测量时,需要磁搅拌器搅拌溶液,这是为了
a、减小浓差极化
b、加快响应速度
c、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
d、减小液接电位的影响
16、金属片插入水中,当金属离子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金属与液面间产生的电位差叫金属电极电位。
17、电位分析法的关键是如何准确测定电极电位值。
18、直接电位法是根据电极电位与离子活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测出离子活度的分析方法。
19、电位滴定法一般容量分析法在原理上是不同的。
20、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都必须与被测溶液发生直接接触。
21、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系数kij的描述正确的是kij的值越大表明电极选择性越高,电极选择性与cjkij的乘积有关。
22、电位分析法不能测定的是被测离子各种价态的总浓度 。
23、电位分析法主要用于低价离子测定的原因能斯特方程对高价离子不适用。
24、用离子选择电极以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应要求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的离子强度相一致。
第六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1、发射光谱分析是根据各种元素激发后所产生的( ) 来进行定性分析的
a、谱线强度
b、谱线数量
c、共振线
d、谱线波长
2、发射光谱分析是根据各种元素激发后所产生的 ( ) 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a、谱线强度
b、谱线数量
c、共振线
d、谱线波长
3、原子光谱来源于
a、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
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
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d、原子核的振动和转动
4、下述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简单
a、钠
b、铁
c、碳
d、铝
5、下列哪一项是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不能解决的
a、微量及痕量元素分析
b、具有高的灵敏度
c、测定元素存在状态
d、选择性好,互相干扰少,样品用量少
6、原子发射光谱中,样品需要处理成溶液的光源是
a、直流电弧
b、低压交流电弧
c、高压火花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7、在发射光谱分析中,具有低干扰、高精度、低检测限和大线性范围的光源是
a、直流电弧
b、低压交流电弧
c、高压火花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8、用发射光谱进行元素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a、硅
b、碳
c、铜
d、铁
9、测量光谱线的黑度可以用
a、比色计
b、比长仪
c、映谱仪
d、测微光度计
10、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用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
a、提高灵敏度
b、提高准确度
c、减少化学干扰
d、减小背景
11、在摄谱法中,使用的检测器是
a、光电倍增管
b、硒光电池
c、感光板
d、光电管
12、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a、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b、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c、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d、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13、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i:光强, n基:基态原子数,ds:分析线对黑度差, c:浓度, i:分析线强度, s:黑度)?
a、i -n基
b、ds -lgc
c、i - lgc
d、s- lgn基
14、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若工艺精度好,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
a、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
b、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
c、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
d、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
15、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
a、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
b、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
c、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
d、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
16、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a、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b、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c、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d、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
17、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 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 必须
a、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
b、只要找到2~3条谱线
c、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
d、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
18、原子发射光谱发中的分析线必须包含最后线。
19、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摄谱仪狭缝宜窄,目的是保证有一定的分辨率,减少谱线间重叠干扰。
20、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自蚀现象与自吸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无法消除。
21、自蚀现象则是因为激发态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相互碰撞失去能量而造成的。
22、光电直读光谱仪中,如果光源是icp,那么测定时的试样是溶液。
23、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
24、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在一定波长范围内随波长增加,色散率增大.
25、发射光谱分析中, 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低压交流电弧和 电火花。
第七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做出重大贡献,解决了测量原子吸收的困难,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科学家是
a、r.bunren(本生)
b、w.h.w011arten(伍朗斯顿)
c、a.walsh(华尔希)
d、g.kirchhoff(克希荷夫)
2、原子吸收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 所吸收,根据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a、原子
b、激发态原子
c、基态原子
d、离子
3、下列元素可用氢化物原子化法进行测定的是
a、as
b、mg
c、na
d、al
4、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5、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光散射
d、基体效应
6、在空心阴极灯中,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主要是
a、自然变宽
b、共振变宽
c、自吸变宽
d、多普勒变宽
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是
a、入射狭缝
b、平面反射镜
c、色散元件
d、出射狭缝
8、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所用的检测器是
a、硒光电池
b、光敏电阻
c、光电管
d、光电倍增管
9、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将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将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10、石墨炉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比较,其主要优点是
a、绝对灵敏度高
b、有利于难溶氧化物的分解和自由原子的形成
c、稳定性好
d、可直接测定固体样品
11、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铷(rb)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a、减少背景
b、提高火焰温度
c、减少rb电离
d、提高rb 的浓度
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中的干扰主要有
a、光谱干扰
b、物理干扰
c、化学干扰
d、电离干扰
e、溶剂干扰
13、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宽度
b、赫鲁兹马克变宽
c、多普勒变宽
d、斯塔克变宽
e、洛伦兹变宽
14、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a、浓度较高时用稀释法
b、加入释放剂
c、加入保护剂
d、扣除背景
e、采用标准加入法
15、可以抑制原子吸收法中的化学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释放剂
b、加入保护剂
c、扣除背景
d、采用标准加入法
e、提高火焰温度
16、原子吸收光谱法比原子发射光谱受激发温度的影响大。
17、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准确度比原子吸收光谱法高。
18、在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灯电流。
19、由于空心阴极灯中阴极元素与待测元素不同,所以能够发射待测元素的待测谱线。
20、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钙进行测定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磷酸的干扰。
原子光谱法1、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
a、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
b、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c、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
d、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2、火焰( 发射光谱 )分光光度计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不同部件是
a、光源
b、原子化器
c、单色器
d、检测器
3、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
a、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b、用于测定无机元素
c、线性范围宽
d、多元素同时测定
4、非色散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相同部件是
a、单色器
b、原子化器
c、光源
d、检测器
5、原子荧光与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a、光源
b、光路
c、单色器
d、原子化器
6、原子荧光与原子吸收法在应用中的主要不同之处为
a、测定元素的种类
b、精密度
c、检测限
d、多元素同时测定
7、下述哪一条是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
a、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b、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c、辐射能与气态外层电子作用产生的辐射
d、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作用产生和跃迁
8、下述哪一点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
a、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
b、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c、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d、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9、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a、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
b、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
c、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
d、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
10、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a、阶跃荧光
b、直跃荧光
c、敏化荧光
d、共振荧光
11、空气阴极灯的两个电极的组成是
a、待测元素做阳极,铂丝做阴极
b、待测元素阳极, 硅棒做阴极
c、待测元素做阴极,钨棒做阳极
d、待测元素做阴极 ,铂丝做阳极
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a2 时,加入srcl2溶液的作用是
a、释放剂
b、消电离剂
c、减小背景
d、保护剂
13、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时,由于待测元素在热激发时因电离使基态原子数减少,以致原子吸收强度减弱,常采用的消除影响的方法是
a、扣除背景
b、低温火焰
c、加入消除电离剂
d、高温火焰
14、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
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
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d、原子核的振动
15、下列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
a、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b、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c、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d、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
16、共振原子荧光指气态基态原子吸收共振辐射后再发射与吸收共振线波长相同的光。
17、在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扰中,非选择性的干扰是物理干扰,有选择性的是化学干扰。
18、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乳剂特性曲线,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19、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物理干扰少且原子化效率高的特点。
20、c2h2-air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时,最适宜的火焰类型是化学计量型。
第十章 电解分析法和库伦法电解分析法和库伦法1、在电解分析中,要求沉积在电极上的被测物质必须是纯净、致密、坚固地附着在电极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但错误的是:
a、控制适当的ph值及温度
b、搅拌溶液
c、以金属络离子的形式电解
d、大的电流密度
2、在相同条件下,电池阴极沉积出来的物质的量正比于
a、电极间距离
b、电池的温度
c、通过电池的电量
d、阴极的表面积
3、在恒电流电解中,常采用电势缓冲的方法来稳定电极电位避免干扰性电极反应的产生,这种能起电势缓冲作用的物质称为:
a、极大抑制剂
b、去极剂
c、表面活性剂
d、稳定剂
4、以下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在阴极上还原的不一定是阳离子
b、析出电位是对一个电极而言
c、析出电位值越负越容易被还原
d、分解电压是对整个电解池而言
5、以下哪个因素与超电位无关?
a、电极面积
b、电流密度
c、析出物形态
d、电解质组成
6、对一定体积的溶液来说,电解完全的程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起始浓度
b、扩散系数
c、有效扩散层厚度
d、电极面积
7、在法拉第定律的表达式中,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电量
b、参与电极反应的电子数
c、电动势
d、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
8、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
a、法拉第电解定律
b、欧姆定律
c、比耳定律
d、尤考维奇公式
9、库仑滴定不适用于: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有机物分析
10、下列说法哪种正确?
a、在阴极还原的一定是阴离子
b、在阳极氧化的一定是阳离子
c、在阴极还原的一定是阳离子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要使某一物质在阴极上还原析出,电极反应能维持进行,阴极电位应
a、保持恒定
b、正于阴极析出电位
c、等于阴极析出电位
d、负于阴极析出电位
12、在恒电流电解中,由于阴极、阳极电位的不断变化,为了保持电流恒定,必须
a、保持外加压电恒定
b、保持阳极电位恒定
c、减小外加电压
d、增大外加电压
13、下列说法哪种正确?随着电解的进行
a、阴极电位向正方向变化
b、阳极析出电位变负
c、阴极析出电位变负
d、分解电压变小
14、恒电位电解时,为了减小浓差极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工作电极表面积或减小电流密度
b、提高溶液的温度
c、加强机械搅拌
d、减小溶液的浓度
15、恒电位电解时,为了减小电化学极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工作电极表面积或减小电流密度
b、提高溶液和电极的温度
c、加入去极化剂或选用适当的电极材料
d、加入络离子
16、法拉第定律与哪些因素有关
a、温度和压力
b、浓度
c、电极材料的性质
d、电子转移数
17、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100%滴定效率 。
18、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常用的工作电极pt丝电极和滴汞电极。
19、电解时,由于超电位存在,要使阴离子在阳极上析出,其阳极电位要比可逆电极电位更负。
20、确定电极为阳极,阴极的依据是电极反应的性质 。
21、用pt电极在含有盐酸肼(nh2-nh2·hcl)的氯化物溶液中电解cu2 ,阴极反应是 pt+4cl-→ptcl42-+2e-
22、在以铂为阴极电解镉时,铂表面新生的镉可使氢在该电极上的 改变。
23、能够引起电解质电解的最低外加电压称为 电压.
24、电极的极化现象发生在有 通过电极时, 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 它可以分为 和 。
25、在死(永)停法指示终点的库仑分析中, 电极面积较大的一对称为____________, 其作用产生滴定剂。
26、在测定s2o32-浓度的库仑滴定 实验中, 将阴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 。
27、氢氧气体库仑计, 通过测量水被电解后产生的 的体积, 可求得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
第十一章 极谱法极谱法1、极谱法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在汞电极上进行,而并没有氢气产生,这是利用:
a、氢在汞电极上有很大的超电压
b、氢在汞电极上没有超电压
c、氢的还原电位较其他金属大
d、氢离子难以得到电子
2、在极谱分析法中,与浓度成正比的是:
a、扩散电流
b、残余电流
c、迁移电流
d、电解电流
3、严重限制经典极谱分析检测限的因素是:
a、电解电流
b、迁移电流
c、扩散电流
d、充电电流
4、当被测物质的浓度低于10–5 mol·l–1时,影响扩散电流最严重的是:
a、氢波
b、充电电流
c、氧波
d、迁移电流
5、迁移电流来源于
a、滴汞电极与溶液界面上双电层的充电过程
b、溶液中微量的易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杂质
c、扩散作用,被测离子向电极表面附近扩散
d、电解池的正负极对被分析离子的库仑力
6、在扩散电流方程式中,不受温度影响的是
a、扩散系数
b、滴汞周期
c、电子转移数
d、汞流速度
7、极谱分析中的扩散电流常数是:
a、607n
b、607nd1/2
c、m2/3t1/6
d、m2/3t1/4
8、在极谱分析法中,用来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极谱图是
a、电流对浓度
b、电流对电压
c、电流对体积
d、电压对浓度
9、极谱分析中需要除氧,通用的除氧剂为
a、氮气
b、抗坏血酸
c、naco3
d、naso3
10、在极谱分析中,常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其作用是
a、增加导电能力
b、消除迁移电流的影响
c、消除残余电流的影响
d、调节总离子强度
11、在经典极谱分析中,一般不搅拌溶液,其目的是
a、消除迁移电流
b、减少充电电流的影响
c、加速达到平衡
d、有利于形成浓差极化
12、在加入支持电解质、极大抑制剂和除氧剂后,极谱分析中的极限电流是指
a、残余电流和扩散电流
b、残余电流、迁移电流和扩散电流
c、迁移电流和扩散电流
d、残余电流和迁移电流
13、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
a、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处的电极电位
b、从极谱波起始电位到终止电位一半处的电极电位
c、极限电流一半处的电极电位
d、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析出电位
1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极谱半波电位相同的,都是同一种物质
b、极谱半波电位随被测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当溶液的组成一定时,物质的半波电位不变
d、半波电位是极谱分析定量的依据
15、极谱法中的极限扩散电流是
a、较长时间电解所得到的扩散电流
b、电极表面附近被还原(或氧化)离子的浓度等于零时得到的扩散电流
c、电极表面附近被还原(或氧化)离子的浓度最大时得到的扩散电流
d、电极表面附近被还原(或氧化)离子的浓度趋近于零时得到的扩散电流
16、用直接比较法进行极谱定量分析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滴汞电极的汞柱高度保持一致
b、毛细管的位置及汞滴滴下时间相同
c、试液的体积必须相同
d、试液的组分保持一致
17、在极谱分析中,通常在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明胶,目的是消除
a、极谱极大
b、残余电流
c、充电电流
d、迁移电流
18、在经典极谱分析中,消除残余电流的方法是
a、做空白试验扣除
b、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
c、测量扩散电流时,从作图中扣除
d、降低支持电解质浓度
19、可逆极谱波的对数分析,可用于测定
a、测定电极反应速度常数
b、测定半波电位
c、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
d、测定析出电位
20、阳离子在滴汞电极上氧化时,如果存在迁移电流,则所观察到的极限电流
a、等于极限扩散电流
b、小于极限扩散电流
c、大于极限扩散电流
d、等于极限扩散电流加上残余电流
21、在极谱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电解池用试液润洗后使用
b、试液及标准液体积必须准确加入
c、将电极上残留水擦净
d、将电解池干燥后使用
22、在极谱分析中,与极限扩散电流呈正比关系的是
a、汞柱高度
b、汞柱高度的一半
c、汞柱高度的平方
d、汞柱高度的平方根
23、极谱测定时,溶液能多次测量,数值基本不变,是由于
a、加入浓度较大的惰性支持电解质
b、外加电压不是很高,被测离子电解很少
c、电极很小,电解电流很小
d、被测离子还原形成汞齐,又回到溶液中去了
24、在极谱定量测定中,当试液的溶液浓度>10(-2) mol/l时,就要定量稀释后才能进行测定,其原因是
a、浓溶液残余电流大
b、浓溶液杂质干扰大
c、滴汞电极面积校小
d、溶液浓度低时,才能使电极表面浓度易趋于零
25、在极谱分析中,在同一实验条件下用直接比较法进行测定,下列条件中没有必要的
a、底液成分相同
b、倒入电解池中试液和标准溶液的体积相等
c、测试时温度相同
d、汞柱高度相同
26、极谱分析中,不能对被测离子进行定性分析。
27、不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分解电压,是极谱分析定性的依据。
28、能在滴汞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通常都可用极谱分析法进行分析。
29、极谱分析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过程。
30、电容电流又叫充电电流,它是由电极反应产生的,所又称之为法拉第电流。
31、对于不可逆极谱波,其电极反应速度很快,比电活性物质从溶液向电极表面扩散的速度要快得多。
第十二章 色谱分析法12.1 色谱基本原理随堂测验1、改善色谱分离的措施:1.。2.。3.
a、增加塔板数
b、增加塔板高度
c、既增加塔板数又增加塔板高度
d、减小塔板高度
12.2 气相色谱随堂测验1、根据van deemter公式,在高流速下,如需要提高柱效,应选择的载气是:
a、n2
b、o2
c、he
d、h2
12.3 液相色谱原理和仪器随堂测验1、流动相对色谱选择性无影响的液相色谱是:
a、尺寸排阻色谱
b、亲和色谱
c、离子交换色谱
d、液固色谱
12.4 液相色谱分类随堂测验1、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善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改变柱长
b、改变柱温
c、改变流动相、固定相的种类
d、改变柱压
2、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极性大的组分比极性小的组分保留时间:
a、相同
b、长
c、短
d、不确定
12.5 毛细管电泳随堂测验1、哪种模式适合中性物质分离
a、毛细管区带电泳
b、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c、毛细管凝胶电泳
d、毛细管等电聚焦
2、在高效毛细管电泳中,影响电渗流的主要因素,下列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毛细管壁的zeta电势(ζ)和溶液的特性;
b、电场强度、毛细管壁的zeta电势(ζ)和试液引入的速度
c、电场强度、溶液的特性和样品引入的速度
d、毛细管壁的zeta电势(ζ)、溶液的特性和样品引入的速度
色谱分析法1、俄国植物学家茨维持(tswett m.)在研究植物色素的成分时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属于:
a、气-液色谱
b、气-固色谱
c、液-液色谱
d、液-固色谱
2、色谱法的本质是:
a、分离过程
b、离子交换过程
c、萃取过程
d、吸附过程
3、扣除了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称为:
a、相对保留体积
b、校正保留体积
c、净保留体积
d、比保留体积
4、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下列哪些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a、组分和载气
b、载气和固定液
c、组分和固定液
d、组分和载体
5、从环已烷和苯的色谱图中测得死体积vm=4,vr环=10.5,vr苯=17,则苯和环已烷的相对保留值v苯-环为
a、0.5
b、0.62
c、1.62
d、2.0
6、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是:
a、保留值
b、分离度
c、峰面积
d、半峰宽
7、设物质a和b在2m长的柱上,其保留时间分别为16.40 mim和17.63 mim,不保留物质通过该柱的时间为1.30 min,峰底宽度是1.11 min和1.21min,则该柱的分离度为;
a、0.265
b、0.53
c、1.06
d、2.16
8、气-液色谱中,二个溶质的分离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增加柱长
b、改用更灵敏的检测器
c、较慢地进样
d、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
9、在色谱分析中,要使两组完全分离,分离度应是:
a、0.5
b、0.75
c、1.0
d、≥1.5
10、若在一根1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8,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应为(单位:m):
a、2
b、4
c、5
d、10
11、在色谱分析中,评价分离条件选择的好坏,可用( )来表示
a、理论塔板数
b、理论塔板高度
c、相对保留值
d、分离度
12、热导检测器常用于
a、液相色谱法
b、离子交换色谱法
c、气相色谱法
d、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3、降低液相传质阻力,以提高柱效,可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哪一项是不合适的?
a、适当降低固定液液膜厚度
b、增大液相扩散系数
c、增加柱温
d、增加柱压
14、范第姆特(van deemer)方程式主要说明:
a、板高的概念
b、柱效率降低的影响因素
c、色谱峰扩张
d、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
15、关于范第姆特方程式,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最佳流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大
b、最佳流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
c、塔板高度最小时,流速最小
d、塔板高度最小时,流速最大
16、固定液的选择性可用下列哪个来衡量?
a、保留值
b、相对保留值
c、分离度
d、理论塔板数
17、固定相老化的目的是:
a、除去表面吸附的水分
b、除去固定相中的粉状态物质
c、进行活化
d、除去固定相中残余的溶剂及其它挥发性物质
18、在色谱分析中,评价固定液选择是否拾当,可用( )来判断。
a、保留值
b、调整保留值
c、相对保留值
d、理论塔板高度
19、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载气的性质
b、热敏元件的阻值
c、池体温度
d、桥电流
20、下列气相色谱检测器中,属于浓度型的检测器为:
a、热导池
b、氢火焰离子化
c、热离子检测器
d、火焰光度
21、检测器的响应时间是进入检测器的某一组分输出信号
a、达到其真值的100%所需的时间
b、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
c、达到其真值的50%所需的时间
d、达到其真值的63%所需的时间
22、所谓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指:
a、标淮曲线呈直线部分的范围
b、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最小检测量之比
c、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与最小进样量之比
d、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差
23、对于浓度型检测器,液体样品灵敏度的单位是:
a、mv·mg·ml–1
b、mv·ml·mg–1
c、ml·s–1
d、mg·s–1
24、使用热导检测器时,为使检测器有效高的灵敏度,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a、n2
b、h2
c、ar
d、n2-h2混合体
25、根据热导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它测量的是:
a、参比池中的载气与测量池中载气加组分的二元混和物热导系数之差
b、参比池中的载气与测量池中组分的热导系数之差
c、参比池中组分加载气的二元混和体系与测量池中载气的热导系数之差
d、参比池中组分与测量池中载气的热导系数之差
26、下列哪一个不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组成部分?
a、气体入口
b、热敏元件
c、发射极(极化极)
d、收集极
27、在空心毛细管气相色谱中,van deemter方程中的 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
a、分子扩散项
b、涡流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28、下列检测器中,哪一个是形成倒峰的?
a、热导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
29、电子捕获检测器最适合于测定下列哪一类物质?
a、永久性气体
b、一般有机化合物
c、硫磷化合物
d、具有电负性的物质
30、气相色谱中,与含量成正比的是
a、保留体积
b、保留时间
c、相对保留值
d、峰面积
31、气-液色谱中,溶质与担体的相互作用,常常会导致:
a、形成非常窄的洗脱峰
b、过度的涡流扩散
c、不对称的洗脱峰,有拖尾
d、降低检测器的灵敏度
32、利用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不同而得以分离的色谱分析法称为
a、分配色谱法
b、离子交换色谱法
c、吸附色谱法
d、分子排阻色谱法
33、在液相色谱中,影响色谱蜂展宽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纵向扩散
b、涡流扩散
c、传质阻力
d、柱前展宽
34、现代液相色谱与经典液相色谱的区别在于:
a、高压
b、高效和高速
c、高温
d、以上都不正确
35、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保留值
b、扩散速度
c、分配比
d、理论塔板数
36、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
a、柱长增加
b、相比率增加
c、降低柱温
d、流动相速度降低
37、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荧光检测器
38、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分子筛
b、硅胶
c、氧化铝
d、活性炭
39、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
a、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40、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下限温度取决于
a、应该不低于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应该不低于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c、应该不超过固定液的熔点
d、应该超过固定液的熔点
41、在下述气相色谱定性方法中,哪一种最可靠?
a、用文献值对照定性
b、比较已知物和未知物的保留值定性
c、用两根极性完全不同的柱子定性
d、将已知物加入待测组分中,利用峰高增加的方法定性
4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的操作:
a、增加柱长
b、改变载气的种类
c、改变载体的粒径
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的柱温
43、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 ) 为基准
a、苯
b、正庚烷
c、正已烷
d、乙醇
44、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采用热导池为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 )为基准。
a、苯
b、.正庚烷
c、正已烷
d、甲醛
45、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
a、分离度
b、容量因子
c、分配系数
d、塔板数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1:04
- 2022-12-05 20:47
- 2022-12-05 20:43
- 2022-12-05 20:18
- 2022-12-05 20:03
- 2022-12-05 19:29
- 2022-12-05 19:27
- 2022-12-05 19:01
- 2022-12-05 18:57
- 2022-12-05 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