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学习通20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期)-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人卫慕课问答 正文

作者2022-12-05 05:42:17人卫慕课问答 78 ℃0 评论
1.4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的?

1、【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
    a、十六世纪中叶
    b、十七世纪中叶
    c、十八世纪中叶
    d、十九世纪中叶

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3、【单选题】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4、【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美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5、【单选题】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单选题】下列( )不属于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人物。
    a、圣西门
    b、莫尔
    c、傅立叶
    d、欧文

7、【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法兰西内战》
    d、《德意志意识形态》

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9、【单选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
    a、手工业阶级
    b、无产阶级
    c、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10、【单选题】“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b、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c、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无产阶级是哲学的自觉传播者

11、【单选题】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劳动价值论
    b、历史观
    c、辩证法
    d、剩余价值论

12、【单选题】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
    a、无产阶级政党
    b、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3、【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変化了的新情况,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得出社会主义之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
    b、无产阶级与资産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c、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d、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

14、【多选题】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个最伟大的贡献是( )
    a、唯物史观的创立
    b、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d、剩余价值学说

15、【多选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
    a、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启蒙思想
    d、德国古典哲学

16、【多选题】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的代表是( )
    a、圣西门
    b、欧文
    c、傅立叶
    d、莫尔

17、【多选题】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 《宜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作为转移,”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b、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应当从实际出发
    c、必须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共产党宣言》的原理过时了

18、【填空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19、【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1.5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

1、【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
    e、发展性

1.6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1、【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
    e、发展性

2、【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a、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b、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c、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d、启迪当代青年成长的智慧宝库

1.7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样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
    a、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他们拥有优良的家教有最和教育经历

2.2两种世界观的对立

1、【单选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的标准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单选题】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单选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b、关于人的灵魂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4、【单选题】哲学史宛如色彩斑斓的壁毯,其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犹如浓粗的经线贯穿上下,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如同纬线交织其中。”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对立和斗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
    b、唯心主义就是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5、【单选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
    a、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神的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回答
    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回答
    d、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

6、【单选题】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为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7、【单选题】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
    a、对立统一学说
    b、质量互变规律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否定之否定规律

8、【多选题】哲学中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9、【多选题】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10、【多选题】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11、【多选题】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对此三人的观点理解正确
    a、都属于唯心主义
    b、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c、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2.3世界的物质性

1、【单选题】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2、【单选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单选题】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b、物质可以认识
    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客观实在性

4、【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单选题】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6、【多选题】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

7、【多选题】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别开,客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
    d、将唯物主义贯穿到人类历史领域,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8、【多选题】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 )
    a、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的存在方式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9、【多选题】实践的基本特征有( )
    a、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观随意性

10、【多选题】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b、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11、【多选题】“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
    a、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b、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12、【判断题】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2.4意识的起源、本质与作用

1、【单选题】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    
    a、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b、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c、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d、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2、【单选题】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b、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感觉的总和
    d、逻辑的集合

3、【单选题】“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单选题】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独立存在的客观难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多选题】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蚕、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6、【多选题】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 ,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7、【多选题】人的意识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的。这是因为
    a、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制约
    b、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把握并不是一种直观的动物式的或照相式的反映
    c、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最终还受制于人类实践的发展水平
    d、意识使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计划性

8、【多选题】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
    a、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具有创造性
    c、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9、【判断题】“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6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7年考研真题】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制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降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现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极重要,但人们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直接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们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单选题】【2017年考研真题】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海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亦是自然演化的阶段

3、【单选题】【2014年考研真题】俄国早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4、【单选题】【2013年考研真题】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5、【多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虚拟现实投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思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a、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6、【多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2012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验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c、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d、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7、【多选题】【2016年考研真题】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确实“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美丽的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人们可以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8、【多选题】【2016年考研真题】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多选题】【2014年考研真题】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2世界的普遍联系

1、【单选题】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2、【单选题】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法叫作“喜鹊叫喜、乌鸦叫丧”。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否定了联系的
    a、普遍性
    b、客观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3、【单选题】“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叫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的合理内涵是
    a、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无限的
    b、人们可以经过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c、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相互转化
    d、人们可以任意改变和创造条件

4、【单选题】.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5、【单选题】以下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冬去存来
    b、电闪雷鸣
    c、昼夜交替
    d、擦生热

6、【多选题】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的特点是
    a、普遍性
    b、多样性
    c、主体性
    d、条件性

7、【多选题】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是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8、【多选题】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以下对条件的看法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是
    a、必须反对无条件论和唯条件论
    b、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总是具有支持作用
    c、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d、改变和创造条件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9、【多选题】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遍接入,使大量数据的获取、聚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等交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联系分别地、具体地加以研究,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的关联,从而帮助各行各业的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联系具有多样性
    c、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d、数据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3.3世界的永恒发展

1、【单选题】发展的实质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多选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多选题】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有哪些环节
    a、原因和结果
    b、内容和形式
    c、本质和现象
    d、现实和可能
    e、必然和偶然

4、【多选题】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
    a、真实的可能性和虚假的可能性
    b、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c、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d、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5、【多选题】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相互关系的范畴。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是
    a、内容决定形式
    b、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
    c、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对于ー个具体事物来说,内容与形式不具有确定的差别

6、【多选题】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3.4对立统一规律

1、【单选题】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
    a、同一性
    b、客观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

3、【单选题】关于和谐与矛盾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c、和谐就意味着没有矛盾
    d、和谐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单选题】.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斗争本身就是发展
    b、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c、任何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
    d、斗争性始终处于主要的方面

5、【单选题】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6、【单选题】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矛盾的次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7、【单选题】中国人喜喝茶但讲究看体质喝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养生功效,如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绿茶性寒可清热,乌龙茶润喉生津,花茶养肝利胆。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d、矛盾的性质取决于人的需要

8、【单选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争先恐后地“触网”,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政务等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但有专家指出,并不是所有行业或企业都适合互联网化,切勿过分跟风,应首先做好调研,分析好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特点再做决定,从哲学上讲,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互联网化,其原因在于矛盾具有
    a、普遍性
    b、客观性
    c、统一性
    d、特殊性

9、【单选题】“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多次用这句话来表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哲学上看,这句话是要着重强调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0、【多选题】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1、【多选题】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2、【多选题】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3、【多选题】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
    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
    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多选题】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说明( )
    a、由于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所以共性是第一位的,个性是第二位的
    b、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重要的理论问题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不能脱离共性
    d、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是处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的基本原则

15、【多选题】.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国家间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往往通过谈判等形式,以达成“双赢”的协议而告終,它对当事国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16、【多选题】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
    a、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17、【多选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3.5质量互变规律

1、【单选题】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体现适度原则的有( )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

3、【单选题】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有其因必有其果
    d、有其因必有其果

4、【单选题】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此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坚持适度原则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5、【单选题】《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6、【单选题】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7、【单选题】“压骆驼的绝不仅仅是最后那根稻草,雪崩的时侯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从哲学上讲,这句话是在强调
    a、量变和质变是直接同一的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c、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d、质变的发生是纯粹偶然的

8、【单选题】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9、【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0、【多选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运动状态,它们的关系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c、量变中渗透质变
    d、质变中渗透量变

3.6否定之否定规律

1、【单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
    a、事物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
    b、事物相互转化与无穷发展
    c、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经过两次否定再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2、【单选题】辩证的否定即“扬弃”,他的含义是(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既克服又保留
    d、纯粹的否定

3、【单选题】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4、【多选题】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

5、【多选题】“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
    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6、【多选题】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
    a、“不平不阪,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和实生物”

7、【多选题】以下属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有
    a、团结——批评——团结
    b、实践——认识——再实践
    c、古代朴素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
    d、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3.7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2、【单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
    a、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3、【单选题】【2016年考研真题】《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4、【单选题】【2013年考研真题】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5、【单选题】【2012年考研真题】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定中包含否定
    b、变引起事变
    c、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6、【单选题】【2011年考研真题】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7、【多选题】【2015年考研真题】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迚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生成过程说明
    a、亊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亊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亊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8、【多选题】【2015年考研真题】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精确把握亊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善于协调亊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c、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9、【多选题】【2012年考研真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10、【简答题】【2018年考研真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矛盾着两方面中,比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她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务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 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摘自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5分) (2) 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5 分)

11、【简答题】【2015年考研真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20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他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市场,也促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 前,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30亿人,普及率达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同住地球村的"居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极大的拉近了距离,互联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形成了世界网络大市场;一个短小的视频通过全世界网民的点击,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宠儿;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服务,几乎已是各国旅游"设施"的标配。 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20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1日) 材料2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2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它概括为"互联网思维"。对何谓"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势,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等理念。这些理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 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多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去中心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大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蚂蚁",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成为最后的胜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5分)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5分)}

12、【简答题】【2014年考研真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秆种蘑菇 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产生30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 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的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区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 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的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 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猪户头痛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 三、"链接"到山林 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的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而,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 该地又动起脑筋,将秸秆利用产业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宜林荒山地有6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2011年开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5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 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林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开始垫秸秆、放菌渣有机符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2日)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6分)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4分)

13、【简答题】【2013年考研真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小学老师雷夫.爱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著名棒球队——红袜队1967年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一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要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爸爸问怎么回事,儿子说: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气的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 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保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3月16日) 材料2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 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的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 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带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能拿“国际红点奖”呢?他坦然,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实用方便。“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主席peter zec博士在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1) 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 (2)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

4.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单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2、【单选题】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4、【单选题】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
    a、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6、【单选题】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是(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c、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7、【单选题】实践的主体是( )
    a、人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绝对精神
    d、人的意识

8、【单选题】“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a、自觉能动性
    b、物质性
    c、客观性
    d、社会历史性

9、【多选题】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 )
    a、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
    b、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10、【多选题】2016年9月2,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500米日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县正式启用,与世界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其综合观測能力提高了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据介绍,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都是观測宇宙天体的重要工具,但不同于其他的远镜,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因此,fast的工作不是“看”,而是“听",依靠500米径的“大耳朵”来“收听”太空深处物体发出的无线电被。以上材料说明
    a、连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感官的自然极限
    b、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c、科学技术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d、世界上的联系都体现着“人化”的特点

11、【多选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2、【多选题】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表现在
    a、把实践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b、把阶级斗争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c、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把群众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4.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单选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2、【单选题】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3、【单选题】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它( )
    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感官自生的

4、【单选题】承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 )
    a、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d、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5、【单选题】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d、从否定阶段到否定之否定阶段

6、【单选题】“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7、【单选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b、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c、感性认识来源于感性具体,理性认识来源于理性具体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8、【单选题】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a、概念
    b、推理
    c、表象
    d、假说

9、【多选题】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概念
    d、判断

10、【多选题】“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1、【多选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在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d、理性中滲透着感性的因素

12、【多选题】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a、唯理论
    b、诡辩论
    c、经验论
    d、宿命论

13、【多选题】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a、指导作用
    b、解释作用
    c、动力作用
    d、预见作用

14、【多选题】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a、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b、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c、物质世界有许多不可知的事物
    d、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4.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1、【单选题】真理就是(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单选题】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全面性

3、【单选题】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全面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具体性

4、【单选题】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 )
    a、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b、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5、【单选题】以下正确说明真理和谬误的区别的是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谬误是主体自生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是主观与客观相背离

6、【多选题】“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7、【多选题】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8、【多选题】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d、真理就是客观实在

9、【多选题】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b、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c、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d、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4.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单选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2、【单选题】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 )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d、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单选题】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c、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辩证统一
    d、实践标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4、【单选题】.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5、【单选题】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6、【多选题】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有( )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c、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7、【多选题】.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
    a、能够取代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b、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c、探索和论证真理及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
    d、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

4.6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5年考研真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2、【单选题】【2014年考研真题】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做()
    a、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3、【单选题】【2012年考研真题】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b、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4、【多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a、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b、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
    c、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d、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5、【多选题】【2017年考研真题】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北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a、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6、【多选题】【2011年考研真题】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题工程完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设计智慧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 )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践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应

7、【简答题】【2019年考研真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78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 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 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 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摘编自《光明日报》 (2018年5月11日) 材料2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时间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摘自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分) (2)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5分)

8、【简答题】【2017年考研真题】 2008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了第一个专家系统:1982年,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神经网络模型;1997年,ibm"深蓝"电脑线路国际教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1年,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美国电视答题节目中战胜两种人类冠军;2013年,机器在人脸识别上超过人类;仅一年后,机器人在物体识别上也战胜……未来人工智能继续超越人类的可能性很高。 在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充满无限可能的情况下,其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广泛讨论。2016年2月,在美国加州发生了一起无人驾驶汽车因躲避路上障碍物而撞上公交车的交通事故。这凸显出人工智能设备在应对人类社会各种场景时面临的挑战,人们还担心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的问题,比如将机器人用于战争是否会带来像核武器一样的后果。 有学者表示,人机对弈是人类思考自身作用的契机。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帮助人类,创造出比李世石更优秀的棋手应该是人类的胜利,也有学者认为,在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陷入不可预知的选择困境,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发出警告;"我不认为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定会是良性的。"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柏林分析所长汉斯·乌斯克莱特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在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看来,每个发明都不可避免带来新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k8凯发的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减少技术的使用,而是通过改进技术来提供k8凯发的解决方案,他认为,即使新的技术发展带来的49%是问题,但它首先带来了51%的好处,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阿尔法围棋"和李世石无论谁胜谁败,人类都是最后的赢家,总之,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看,为何人们会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与评价?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9、【简答题】【2016年考研真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5年2月11日) 材料2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 材料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它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将来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四中全会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的战略任务。从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斗争、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形成的成果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出新要求。 "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 (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5分)

10、【简答题】【2012年考研真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 日) 材料2 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她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地莓不会结果,可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摘编自 《扬子晚报》(2011年6月27日)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11、【简答题】【2011年考研真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转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有效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不同的垃圾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投放避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他们分出来。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久,今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理念,开展以“提升更绿色的上海”为主题的“绿色账户活动”何为“绿色账户”?这是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账户”实现模式,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呢“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5.2意识形态

1、【单选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单选题】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3、【单选题】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
    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4、【单选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
    d、生产方式

5、【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6、【多选题】社会存在主要包括( )
    a、自然地理环境
    b、社会制度
    c、人口
    d、物质生产方式

7、【多选题】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摹写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8、【多选题】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这是因为
    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b、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c、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9、【多选题】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隔一年,2015年10月14日,新华社刊发了讲话全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文艺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b、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d、社会意识的发展决定社会存在的发展

10、【多选题】著名的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认为,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的权力强于ー切权力”。酷热有害于力量和勇气,寒冷赋予人类头脑和身体以某种力量,使人们能够从事持久、艰巨、伟大而勇敢的行动,因此;“热带民族的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在
    a、不了解自然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没有看到自然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c、不懂得自然环境同社会生活是两种不同质的事物
    d、只把人和社会看作在自然界面前消极适应的被动者

11、【多选题】.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c、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d、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及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5.3社会基本矛盾

1、【单选题】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2、【单选题】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3、【单选题】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4、【单选题】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5、【单选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6、【单选题】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艺术、道德
    b、自然科学语言学 逻辑学
    c、哲学、宗教
    d、政治法律思想

7、【单选题】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其核心是
    a、国家政权
    b、政治法律思想
    c、道德、艺术
    d、政党

8、【单选题】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9、【多选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多选题】经済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二者的关系是
    a、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b、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会立即导致上层建筑各个部分相应的变化发展
    c、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巨大的,可以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5.4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单选题】“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
    a、都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
    b、都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c、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d、都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

2、【多选题】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多选题】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
    a、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b、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c、它属于上层建筑
    d、它渗透在基本要素中,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多选题】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b、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沖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都可以通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加以解决以推动社会发展
    d、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5、【多选题】.阶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以下关于阶级的选项内容正确的是
    a、阶级是历史范畴
    b、阶级是经济范畴
    c、阶级首先是一个政治实体
    d、划分阶级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

5.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单选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 )
    a、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c、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原理
    d、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理

2、【单选题】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a、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领袖
    b、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c、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d、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3、【单选题】“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人创造历史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人可以按自己的目的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d、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4、【单选题】恩格斯指出:历史发展“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地、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这说明
    a、会发展是由多种力量最终决定的
    b、社会发展规律是自发实现的
    c、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同的
    d、社会发展像自然一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5、【多选题】“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a、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b、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c、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d、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6、【多选题】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 )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d、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7、【多选题】有一种看法,认为英雄人物好比是由阿拉伯数字“1”和许多“0”组成的大数目(比如100000中的“1”,而人民群众则好比是那些0”。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观点所反映的英雄史观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唯物史观
    a、关于人人创造历史的观点
    b、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
    c、关于杰出人物的出现是纯粹偶然的观点
    d、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的观点

8、【多选题】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
    a、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5.6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
    a、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
    b、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

2、【单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 )。
    a、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理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
    c、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原理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3、【单选题】【2016年考研真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史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及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4、【单选题】【2015年考研真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单选题】【2011年考研真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6、【多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
    a、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7、【多选题】【2017年考研真题】唯物史观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前提下,高度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是()。
    a、历史人物不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b、历史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等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c、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往往能够首先发现或提出历史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
    d、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都是积极的

8、【多选题】【2015年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能修改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9、【多选题】【2014年考研真题】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个人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a、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b、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c、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10、【多选题】【2013年考研真题】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社会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1、【多选题】【2012年考研真题】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6.2从商品讲起

1、【单选题】商品是(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2、【单选题】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3、【单选题】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式,其最大区别在于,商品经济
    a、以交换为目的
    b、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c、所有制是私有制
    d、所有制是公有制

4、【单选题】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而价值可以互相比较是因为
    a、价值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b、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
    c、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
    d、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同一性

5、【单选题】马克思说:“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这说明
    a、价值和使用价值互为前提
    b、使用价值与价值不可兼得
    c、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6、【多选题】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7、【多选题】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8、【多选题】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它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自然经济
    a、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b、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c、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d、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

9、【多选题】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d、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10、【多选题】以下正确反映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之间关系的是
    a、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3商品的价值量

1、【单选题】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为尺度的。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2、【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提高的是
    a、单个商品的价值量
    b、单位时间的价值量
    c、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
    d、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单选题】“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这个说法的错误在于混了
    a、具体劳动时间和抽象劳动时间
    b、简单劳动时间和复杂劳动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单选题】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カ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这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个别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即
    a、商品数量增加,个别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b、商品数量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总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个别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商品数量增加,个别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6、【多选题】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

7、【多选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b、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d、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6.4货币的产生与职能

1、【单选题】货币的本质是( )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单选题】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四个阶段。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的等价物
    b、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3、【单选题】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c、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而
    d、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4、【单选题】消者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履行价值尺度能的是
    a、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b、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c、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d、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5、【多选题】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6、【多选题】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
    a、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扩大的价值形式

6.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单选题】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

2、【单选题】“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3、【单选题】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4、【单选题】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
    a、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消费者之间的竟争实现的
    d、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5、【多选题】对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有这样一段描述:“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这说明,从较长时间来看
    a、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
    b、垄断高价高于生产价格的部分和垄断低价低于生产价格的部分能够相抵
    c、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d、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不一致的

6、【多选题】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a、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b、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c、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

6.6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在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其体劳动的有用性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2、【单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
    a、剩余价值理论
    b、价值规律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

3、【单选题】【2013年考研真题】《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单选题】【2011年考研真题】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5、【多选题】【2014年考研真题】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月。"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6、【多选题】【2012年考研真题】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7.2资本原始积累

1、【单选题】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积累是指
    a、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货币的资本化
    c、资本集中
    d、商品的资本化

2、【多选题】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是( )
    a、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c、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d、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多选题】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a、工人的剥削程度
    b、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d、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大小

4、【多选题】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积累是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c、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d、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降低趋势的根本原因

7.3劳动力成为商品

1、【单选题】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2、【单选题】劳动力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最大特殊性在于( )
    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能转移其他商品的价值
    d、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

3、【单选题】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重要的特点是
    a、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b、随着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c、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单选题】货币所有者只有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这是因为
    a、劳动力商品只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必须得到实物的替换
    c、劳动力商品是资本的本质
    d、劳动力商品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5、【单选题】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由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决定
    d、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6、【多选题】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劳动力商品
    a、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b、其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c、其价值与社会劳动生率的变化无关
    d、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7、【多选题】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以下关于劳动力商品说法正确的有
    a、劳动力商品的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无关
    b、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消费过程中能够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7.4剩余价值的生产

1、【单选题】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2、【单选题】假设一工厂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a、50%
    b、60%
    c、75%
    d、100%

3、【单选题】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是15个小时,6个小时弥补了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10元钱,请问剩余价值率是( )
    a、缺条件无法计算
    b、250%
    c、150%
    d、200%

4、【单选题】剩余价值来源于(  )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5、【单选题】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这是由于( )
    a、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b、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
    c、两者的源泉不同
    d、两者的实现方式不同

6、【单选题】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7、【单选题】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a、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b、雇佣劳动者的必要劳动
    c、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
    d、雇佣劳动者的抽象劳动

8、【单选题】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9、【多选题】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10、【多选题】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 )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实现的原因
    b、可以确定资本的年增殖程度
    c、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d、可以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1、【多选题】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変资本与可变资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b、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
    c、这种划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d、剩余价值全部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7.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c、生产不足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2、【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加深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3、【多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危机
    a、形式上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b、本质待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c、本质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d、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特点

7.7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在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其体劳动的有用性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2、【单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
    a、剩余价值理论
    b、价值规律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

3、【单选题】【2013年考研真题】《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单选题】【2011年考研真题】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5、【多选题】【2014年考研真题】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月。"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6、【多选题】【2012年考研真题】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8.2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单选题】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  )
    a、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竞争的结果

2、【单选题】垄断的形成是( )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3、【单选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4、【单选题】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由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集中的发展程度的不同,资本主义大型企业之间互相勾结或联合的程度和具体目的也不ー样,因而垄断组织便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
    a、通过联合来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b、通过签订各种协定阻止其他企业进入高利润行业
    c、通过消除竞争达到独自占有市场的目的
    d、通过兼并小企业以达到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目的

5、【单选题】垄断利润是
    a、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d、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

6、【多选题】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d、竞争的范围不同

7、【多选题】垄断作为竞争对立面,从自由竞争中形成,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这是因为( )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c、垄断组织不可能包下所有社会生产
    d、垄断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

8、【多选题】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他们是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金融资本主义
    d、殖民主义

9、【多选题】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的新特点有
    a、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
    b、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
    c、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領域和部分,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d、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8.3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单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单选题】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3、【单选题】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  )
    a、垄断地位
    b、垄断利润
    c、自由竞争
    d、资本主义私有制

4、【单选题】从作用上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 )
    a、维护了全社会的利益
    b、维护了全体资本家的利益
    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维护了全体私有者的利益

5、【单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的融合

6、【单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
    a、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b、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c、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d、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7、【多选题】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a、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c、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8、【多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有
    a、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c、应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深化的要求
    d、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要求

9、【多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a、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c、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10、【多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社会经济规制
    b、公共事业规制
    c、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
    d、反托拉斯法

11、【多选题】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
    a、国家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
    d、商品资本输出

8.4经济全球化

1、【单选题】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
    a、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有利于所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多选题】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a、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b、贸易的全球化
    c、金融的全球化
    d、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3、【多选题】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d、发展中国家的斗争

4、【多选题】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b、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c、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8.508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变化

1、【多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c、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d、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2、【多选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有:
    a、经济发展“失调”
    b、政治体制“失灵”
    c、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d、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

3、【多选题】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的新变化,说法正确的有
    a、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b、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c、这些变化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4、【多选题】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所有制认识正确的是
    a、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b、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c、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d、所有制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5、【多选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上出现的新变化有
    a、职工参与决策
    b、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c、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d、建立职工选举管理者制度

6、【多选题】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有
    a、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b、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增加
    c、中产阶级迅速起,占有社会具时富的绝大部分
    d、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7、【多选题】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

8.6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及发展趋势

1、【单选题】《共产党宣言》指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魔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的“魔鬼”是指:( )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2、【单选题】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 )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3、【单选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4、【多选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个( )
    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迅速的历史过程

5、【多选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6、【多选题】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7、【多选题】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但这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生产力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拥有的社会政治自由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少
    d、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8、【多选题】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
    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対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c、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d、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能够解决自身的任何矛盾

8.7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7年考研真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
    a、私人资本所有制
    b、法人资本所有制
    c、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d、垄断资本私人所有制

2、【单选题】【2016年考研真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
    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d、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3、【单选题】【2014年考研真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a、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c、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4、【单选题】【2012年考研真题】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资冲突的集中体现
    b、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5、【多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原因在于()
    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稳定性
    b、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6、【多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社会阶层、阶级机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随科技革命不断深入而持续地增加
    b、资本家由从前的直接生产经营者变成了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c、职工持股和参与决策使得劳动者成为资本家集团的重要力量
    d、高级职业经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7、【多选题】【2016年考研真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入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促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有()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b、出现了适宜于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c、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d、各国经济体制变革供给出的有利制度条件

8、【多选题】【2015年考研真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社会经济规制
    b、公共亊业规制
    c、公众生活规制
    d、反托拉斯法

9、【多选题】【2013年考研真题】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及阶级关系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为缓和劳资关系所采取的激励制度有
    a、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b、职工终身雇佣制度
    c、职工选举管理制度
    d、职工持股制度

10、【多选题】【2012年考研真题】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除了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上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外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实证的剖析,科学地论证了
    a、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b、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
    c、资本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d、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11、【多选题】【2011年考研真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 )。
    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
    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
    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统一性

9.2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1、【单选题】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单选题】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3、【单选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4、【单选题】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5、【单选题】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在预见未来上的根本区別在于
    a、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是否准确无误地未来
    c、是否出未来社会的具体方案
    d、是否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

6、【多选题】空想社会主义者( )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7、【多选题】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   
    a、阶级斗争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论

9.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单选题】巴黎公社虽然仅存在了72天,但它的原则是永存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则。下列观点中违背巴黎公社基本原则的是( )
    a、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b、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
    c、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和普选权,使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

2、【单选题】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开始变为现实的革命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3、【多选题】2017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100年前的1917年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以及土兵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十月革命
    a、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使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c、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d、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9.4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1、【单选题】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
    a、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发展商品经济

2、【多选题】“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主要包括
    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9.5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1、【单选题】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3、【单选题】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阶级将会消亡
    b、国家将会消亡
    c、战争不复存在
    d、“三大差别”依然存在

4、【多选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多选题】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物质资料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多选题】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既要看到二者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一致性,又要看到二者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的重大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a、前者是不可逾越的,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c、总体上同属于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
    d、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没有可比之处

7、【多选题】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联系在于
    a、“两个必然”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b、“两个决不会”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c、“两个决不会”是根本的方面
    d、“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纠正

8、【多选题】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恩格斯指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人们才第一次能够“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
    a、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在
    b、物质生产不再不顾人的实际需要而盲目扩张
    c、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将达到动态平衡与和谐
    d、人类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

9、【判断题】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消亡。

9.6考研知识点

1、【单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他们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国际工人协会
    b、正义者联盟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2、【单选题】【2015年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
    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3、【单选题】【2011年考研真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4、【多选题】【2019年考研真题】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现,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对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启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b、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
    c、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
    d、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5、【多选题】【2018年考研真题】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一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内涵。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特点的正确观点有( )。
    a、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的现实原因
    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c、各国民族因素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d、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多选题】【2017年考研真题】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
    a、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可以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d、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7、【多选题】【2016年考研真题】195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准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a、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b.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8、【多选题】【2014年考研真题】1926~1927年初,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一年。此时正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莫斯科和整个苏联燎原般发展,国家经济全面开花,市场上商品丰富、品类繁多,商店、饭馆、咖啡馆随处可见。邓小平在中山大学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大堆维日用品,一日三餐也很丰盛。在此期间,邓小平还认真阅读和摘抄了苏联领导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许多论述。这一段经历对邓小平后来思考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邓小平与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有许多想通之处,主要有【】
    a、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放在首要地位
    b、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9、【多选题】【2015年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
    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10、【多选题】【2013年考研真题】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时间告诉我们
    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改革有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11、【多选题】【2011年考研真题】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
    a、阶级斗争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论

9.7作业

1、【简答题】针对一学期的原理课学习,结合微视频的制作,谈一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原理、用原理”,真正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要求: 写出真情实感,杜绝抄袭,一经发现0分处理。 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要求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1:03
  • 2022-12-05 21:02
  • 2022-12-05 20:48
  • 2022-12-05 20:42
  • 2022-12-05 20:00
  • 2022-12-05 19:58
  • 2022-12-05 19:52
  • 2022-12-05 19:36
  • 2022-12-05 19:12
  • 2022-12-05 19:00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