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中国大学mooc网课答案-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尔雅通识习题 正文

作者2023-02-27 00:46:08尔雅通识习题 78 ℃0 评论
引 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引 言 测验

1、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于 年。
    a、1904
    b、1897
    c、1898
    d、1902

2、传统的封建科举制度于 年正式废除。
    a、1905
    b、1900
    c、1898
    d、1896

3、1889年, 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主张。‍
    a、梁启超
    b、严复
    c、黄遵宪
    d、谭翤同

4、提出“我手写我口”,主张用俗话作诗的是 。
    a、黄遵宪
    b、梁启超
    c、严 复
    d、谭嗣同

5、年,梁启超在《介绍新著〈原富〉》中正式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
    a、1902
    b、1904
    c、1900
    d、1898

6、年,梁启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
    a、1904
    b、1902
    c、1898
    d、1896

7、年,陈独秀发表《论戏曲》,强调戏剧在改良社会方面的特殊功能。
    a、1898
    b、1905
    c、1902
    d、1904

8、《二十世纪大舞台》是由 柳亚子等人创办戏剧杂志。
    a、夏曾佑
    b、陈独秀
    c、陈去病
    d、李叔同

9、在日本东京成立的春柳社曾排演过 和《黑奴吁天录》。
    a、《茶花女》
    b、《娜拉》
    c、《泼妇》
    d、《国民公敌》

10、年裘廷梁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系统论述“言文合一”主张。
    a、1904
    b、1897
    c、1902
    d、1898

11、借助叔本华与康德的理论,强调“文学自己的价值”。
    a、梁启超
    b、黄遵宪
    c、夏曾佑
    d、王国维

12、1897年, 、夏曾佑执笔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的重大变化。
    a、严复
    b、梁启超
    c、谭翤同
    d、黄遵宪

13、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 。
    a、陈独秀
    b、李叔同
    c、陈天华
    d、李大钊

14、言文合一的主张最早由 在《日本国志》中提出。
    a、梁启超
    b、黄遵宪
    c、严复
    d、裘廷梁

15、二十世纪初最大的诗歌团体“南社” 年。
    a、1909
    b、1900
    c、1903
    d、1906

16、《新中国未来记》的作者是 。
    a、黄遵宪
    b、梁启超
    c、陈天华
    d、柳亚子

17、《狮子吼》的作者是 。
    a、柳亚子
    b、陈天华
    c、梁启超
    d、黄遵宪

18、《老残游记》的作者是 。
    a、曾朴
    b、吴趼人
    c、李伯元
    d、刘鹗

19、《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 。
    a、曾朴
    b、李伯元
    c、吴趼人
    d、刘鹗

20、《孽海花》的作者是 。
    a、曾朴
    b、李伯元
    c、刘鹗
    d、吴趼人

21、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包括生物学家达尔文著名论文集《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中的两篇文章及译者“序言”和“案语”,1898年出版。中心内容阐述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化论观点。译者的“序言”及“案语”则明确提出,生物界进化规律并不适用于人类社会,但弱国如不发愤图强,也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弱肉强食”、“弱者先绝”的厄运。进化论连同译者的这些观点对中国当时及后来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2、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名论文集《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中的两篇文章及译者“序言”和“案语”,1898年出版。中心内容阐述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化论观点。译者的“序言”及“案语”则明确提出,生物界进化规律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弱国如不发愤图强,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弱肉强食”、“弱者先绝”的厄运。进化论连同译者的这些观点对中国当时及后来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3、针对长期盛行的“文以载道” 的传统,王国维借助叔本华与康德的理论,进一步强调 “文学的重要文化价值”。 他主张文学批评应该以正统的道统、文统为标准,批判社会表现人生,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因此,对不以道统、文统为圭臬,虽表现社会但游戏人生的小说、戏曲等,王国维则评价不高。

24、诗界革命针对晚清诗歌创作追求古与雅的写作原则,提出了新与俗的纲领。“新”是指反映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创造新的意境。所谓“俗”指的是不受旧诗的束缚,创造通俗诗歌。这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诗歌改革运动,对后来的五四新诗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25、晚清的戏剧改良走了两条不同的探索道路:一是汪笑侬式的旧剧改良,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进行改良;一是春柳社在日本演出的新派剧和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文明戏”。

26、针对长期盛行的“文以载道” 的传统,王国维借助叔本华与康德的理论,强调“超然于利害之外”的“文学自己的价值”。 他主张文学批评不再以正统的道统、文统为标准,而应以表现人生和文学本身的价值为标准。因此,对历来被排斥于正统文学之外,又能艺术地表现人生的小说、戏曲等,王国维则评价很高。

27、维新时期发生过作用的报刊传媒,在清末的十年里有了相当的规模,在民国之后更是繁荣发展。与报刊同时发展着的是现代出版业,从1904年起,出版重心已经转移到民营出版业。报刊的繁荣、专门性文学杂志的大量出现以及近代出版印刷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28、近代之后,随着现代都市和租界的出现,中国有了一些自由撰稿的知识分子。科举制度的正式废除既中断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进身之阶,同时也去掉了他们的功名之累。而逐渐规范的现代稿费制度又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中国的作家职业化,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也由此有了创作队伍的保证。

29、晚清的戏剧改良走了两条不同的探索道路:一是李叔同式的旧剧改良,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进行改良;一是春柳社在日本演出的新歌剧和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文明戏”。

30、诗界革命针对唐宋诗歌创作追求古与雅的写作原则,提出了新与俗的纲领。“新”是指采用西方新的表现手段,创造新的意境。所谓“俗”指的是不受格律的束缚,创造通俗诗歌。这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诗歌改革运动,对后来的五四新诗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1章  五四文学革命

第1章 测验

1、年,综合性的文化批判刊物《新青年》 在上海创刊的。
    a、1989
    b、1917
    c、1916
    d、1915

2、1917年2月,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文学革命论》。
    a、胡 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

3、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等建设性意见。
    a、鲁 迅
    b、刘半农
    c、钱玄同
    d、周作人

4、鲁迅 年5月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a、1917
    b、1918
    c、1921
    d、1919

5、林纾曾发表文言小说《荆生》 ,隐射、攻击新文化运动
    a、《梦妖》
    b、《春梦》
    c、《妖梦》
    d、《梦魇》

6、学衡派的主要成员包括梅光迪、 和吴宓等。
    a、梁实秋
    b、章士钊
    c、刘师培
    d、胡先驌

7、文学研究会1921年 在北京成立。
    a、1月
    b、2月
    c、6月
    d、7月

8、湖畔诗社成员包括应修人、潘漠华、 和汪静之。
    a、冯雪峰
    b、朱 湘
    c、陈梦家
    d、宗白华

9、语丝社因 年11月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a、1925
    b、1923
    c、1924
    d、1921

10、蒋光赤、沈泽民组成的春雷社以《觉悟》为阵地,提倡 。
    a、文学革命
    b、普罗文学
    c、大众文学
    d、革命文学

11、的《敬告青年》包含了“民主”与“科学”的内涵。
    a、胡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

12、《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
    a、胡适
    b、钱玄同
    c、刘半农
    d、陈独秀

13、文学革命初期,钱玄同和 在《新青年》发表了“双簧信”
    a、胡适
    b、周作人
    c、刘半农
    d、陈独秀

14、年,胡适退出《新青年》编辑部,另办《努力》周报。
    a、1918
    b、1920
    c、1922
    d、1924

15、现代评论派因 年创办的《现代评论》而得名。
    a、1918
    b、1920
    c、1922
    d、1924

16、《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周作人

17、《致蔡鹤卿太史书》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章士钊
    d、林纾

18、《估“学衡”》的作者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周作人
    d、陈独秀

19、《答ks君》的作者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周作人
    d、陈独秀

20、《新旧思潮之激战》的作者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周作人
    d、陈独秀

21、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主要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两篇文章表达其文学主张。《人的文学》主要倡导新文学内容应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革命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平民文学》则提出“为大众的文学”的口号和“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22、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主要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两篇文章表达其文学主张。《人的文学》主要倡导新文学内容应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平民文学》则提出“为人生的文学”的口号和“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23、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人生的文学”,并要求新文学扎根于“宏深的思想、理论,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这些主张明显地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革命文学观点的影响,实际上又预示着另一文学范式的萌芽。

24、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并要求新文学扎根于“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这些主张明显地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观点的影响,实际上预示着另一文学范式的萌芽。

25、学衡派成员深受白壁德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尊崇中国的古圣先哲,思想倾向稳健保守。他们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标榜,发表《评提倡新文化者》《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等文,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言文合一,同时也击中了新文学倡导者的弱点和某些要害。

26、学衡派成员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潮影响,尊崇西方古圣先哲,思想倾向激进前卫。他们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标榜,发表《评提倡新文化者》《论新文学运动》《评〈尝试集〉》等文,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言文合一,同时也击中了新文学倡导者的弱点和某些要害。

27、现代评论派成员和撰稿者思想倾向各异,但都标榜自由主义,否定文学的功利目的,提倡唯美主义。在北京女师大学潮、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惨案事件中,他们偏袒当局的态度,受到了鲁迅等人的猛烈批判。

28、新月社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系英美留学生,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艺术上受唯美主义影响,倡导新格律诗,肯定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特点。

29、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多系英美留学生,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艺术上受现实主义影响,倡导自由体诗,肯定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特点。

30、新月社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系英美留学生,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艺术上受现代主义影响,倡导新格律诗,批判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特点。

第一次课程作业

1、名词解释: 1、《天演论》 2、诗界革命 3、《文学革命论》 4、文学研究会 5、甲寅派

2、论述: 五四文学的历史意义。

第2章  二十年代小说(一)

第2章 测验

1、小说《是爱情还是苦痛?》的作者是 。
    a、汪敬熙
    b、俞平伯
    c、罗家伦
    d、杨振声

2、冰心的“爱的三部曲”包括《超人》、 和《悟》
    a、《苦痛》
    b、《郁闷》
    c、《病痛》
    d、《烦闷》

3、许杰的著名乡土小说有《赌徒吉顺》《出嫁的前夜》 等。
    a、《拜堂》
    b、《惨雾》
    c、《冥婚》
    d、《菊英的出嫁》

4、许钦文的著名乡土小说有 《疯妇》等。
    a、《天二哥》
    b、《鼻涕阿二》
    c、《疲惫者》
    d、《阿卓呆子》

5、《水葬》是 著名的乡土小说。
    a、蹇先艾
    b、彭家煌
    c、黎锦明
    d、徐玉诺

6、《冲积期化石》是 的长篇小说。
    a、张资平
    b、叶灵凤
    c、王以仁
    d、郁达夫

7、陶晶孙著名的浪漫抒情小说有 和《音乐会小曲》。
    a、《孤雁》
    b、《菤葹》
    c、《鸠绿媚》
    d、《木犀》

8、叶绍钧在20年代出版有《隔膜》 《线下》《城中》四本短篇小说集。
    a、《稻草人》
    b、《一生》
    c、《火灾》
    d、《倪焕之》

9、《命命鸟》是 最初的短篇小说。
    a、叶绍钧
    b、郁达夫
    c、许地山
    d、许钦文

10、郁达夫早期的小说含《银灰色的死》《沉沦》 《茫茫夜》《风铃》等。
    a、《迟桂花》
    b、《薄奠》
    c、《茑萝行》
    d、《南迁》

11、由文研会和未名社、 一些青年作家为主,共同构成了20年代中期颇为可观的乡土小说家群体。
    a、太阳社
    b、南国社
    c、创造社
    d、语丝社

12、除了郁达夫, 也是二十年代浪漫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
    a、冰心
    b、冯沅君
    c、林徽因
    d、凌叔华

13、倪焕之是 笔下艺术形象。
    a、冰心
    b、叶绍钧
    c、王统照
    d、庐 隐

14、二十年代以表现“零余者”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著名作家是 。
    a、鲁迅
    b、叶绍钧
    c、郁达夫
    d、许地山

15、二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具有“宗教趣味”的作家是 。
    a、许地山
    b、叶绍钧
    c、郁达夫
    d、鲁迅

16、冰心的处女作是 。
    a、《庄鸿的姊姊》
    b、《去国》
    c、《两个家庭》
    d、《斯人独憔悴》

17、《沉思》《微笑》等问题小说的作者是 。
    a、王统照
    b、许地山
    c、王鲁彦
    d、许钦文

18、《菊英的出嫁》《黄金》《阿卓呆子》的作者是 。
    a、王统照
    b、许钦文
    c、叶绍钧
    d、鲁彦

19、《女蜗氏之遗孽》的作者是 。
    a、陶晶孙
    b、张资平
    c、叶灵凤
    d、郁达夫

20、《孤雁》《幻灭》的作者是 。
    a、叶灵凤
    b、冯沅君
    c、王以仁
    d、郁达夫

21、问题小说最初出现在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前的1918至1920年间,1921年之后成为文坛的创作风尚和潮流。问题小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所涉及的主题、题材也比较广泛,但总体特点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后来也有作家试图以“爱”或“美”来净化人生,弥合社会的缺陷。这些小说大都问题意识比文学形象鲜明,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

22、乡土小说作家来自乡村而寓居于京沪等大都市,当他们返观“故乡”,就强烈感受到现代文明与宗法制农村的差异,于是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他们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写“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乡土小说的艺术成就包括:1、大多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2、人物性格比较鲜明、生动。3、注重地方风物、风俗画的描绘。4、作者们开始较为自觉地追求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23、创造社作家的浪漫抒情小说在创作风貌上与“为人生”的写实派小说绝然不同,其美学特征是:1、大多写“零余者”形象,普遍有“自叙传”色彩。2、侧重客观描写,主观抒情的色彩不浓。3、零散化和诗化的倾向。4、以现代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浪漫主义的技巧。

24、创造社作家的浪漫抒情小说在创作风貌上与“为人生”的写实派小说绝然不同,其美学特征是:1、大多写“零余者”形象,普遍有“自叙传”色彩。2、侧重自我表现,主观抒情的色彩浓厚。3、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4、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现代主义的技巧。

25、庐隐最初的问题小说《一个著作家》、《这也是一个人?》等展现的都是“血和泪”的社会悲剧。在她的表作中篇《海滨故人》,以及《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等短篇中,因“人生是什么”的焦灼、而苦闷的呼问是其主调。她的小说大多采用“自叙传”的手法,对男女情爱心理的描绘尤为成功,但缺少现代女性意识,风格感伤,基调悲戚。

26、叶圣陶笔下的潘先生形象集中体现了城镇小资产阶级利己庸俗的精神面貌和灰色卑琐的人生。他关心的只有身家性命和一已之利,政治上麻木不仁,缺乏理想和正义感,生活上随遇而安,逆来顺受,苟且偷生,品格上猥琐卑怯,毫无节操。

27、叶绍钧小说创作的风格特征包括:1、冷静观察,客观描绘。2、讽刺与同情兼备。3、精于布局,讲究结尾。4、行文整饬、平实、规范。

28、叶绍钧小说创作的风格特征包括:1、冷静观察,浪漫抒情。2、讽刺与同情兼备。3、精于布局,讲究结尾。4、行文自由,挥洒不羁。

29、许地山小说主要取材境外或闽、粤生活,呈现着馥郁清新的南国风情与绚丽多姿的异域色彩,大多在浪漫的“恋爱的外衣”背后包含“为人生”、人道主义的社会写实,在宗教的氛围里,徘徊着释迦牟尼和耶稣基督的幽灵,体现了既沉稳坚毅又有某种宿命倾向的二重性。

30、许地山小说主要取材欧美或东三省生活,呈现着馥郁清新的北国风情与绚丽多姿的异域色彩,大多在浪漫的“恋爱的外衣”背后包含“为人生”、人道主义的社会写实,在宗教的氛围里,徘徊着释迦牟尼和耶稣基督的幽灵,体现了既蓬勃昂扬又有悲观颓废的二重性。

第3章  二十年代小说(二)

第3章 测验

1、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接受了 思想的影响。
    a、泛神论
    b、阶级论
    c、进化论
    d、无神论

2、鲁迅在日本时期与周作人合译了两本 。
    a、《域外小说集》
    b、《欧美小说集》
    c、《外国小说集》
    d、《英美小说集》

3、鲁迅 年抵达上海,开始后期十年的生活。
    a、1925
    b、1927
    c、1928
    d、1933

4、《呐喊》1923年初版时,收1918~1922年的小说共 篇。
    a、14
    b、12
    c、16
    d、15

5、《彷徨》1926年出版,收 年创作的小说11篇。
    a、1924~1925
    b、1923~1925
    c、1924~1926
    d、1923~1926

6、《孔乙已》《药》《风波》 等都是收入《呐喊》中的作品。
    a、《离婚》
    b、《伤逝》
    c、《祝福》
    d、《故乡》

7、七大人是出现于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风波》
    b、《离婚》
    c、《阿q正传》
    d、《祝福》

8、单四嫂子是出现于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故乡》
    b、《风波》
    c、《祝福》
    d、《明天》

9、鲁迅在《肥皂》中集中刻画了 假道学家的个性特征。
    a、赵七爷
    b、四铭老爷
    c、高老夫子
    d、鲁四老爷

10、魏连殳是出现于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高老夫子》
    b、《孤独者》
    c、《阿q正传》
    d、《在酒楼上》

11、《祝福》的深刻性在于写出 在封建神权压迫下的精神恐怖。
    a、七斤嫂
    b、祥林嫂
    c、八一嫂
    d、爱 姑

12、中的吕纬甫是曾受新思潮影响但最后又弱点动摇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a、《孤独者》
    b、《祝福》
    c、《白光》
    d、《在酒楼上》

13、《故事新编》出版于 年,收前后期作品8篇。
    a、1936
    b、1935
    c、1937
    d、1934

14、《故事新编》中的《补天》原名 ,写于1922年。
    a、《孤独者》
    b、《采薇》
    c、《不周山》
    d、《奔月》

15、《故事新编》中的《非攻》 和《起死》均为30年代的作品。
    a、《出关》
    b、《奔月》
    c、《铸剑》
    d、《白光》

16、鲁迅生前出版有散文诗集 。
    a、《朝花夕拾》
    b、《坟》
    c、《野草》
    d、《热风》

17、假洋鬼子是出现于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风波》
    b、《离婚》
    c、《阿q正传》
    d、祝福

18、陈士成是出现于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风波》
    b、《祝福》
    c、《白光》
    d、《离婚》

19、夏瑜是出现于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药》
    b、《风波》
    c、《坟》
    d、《离婚》

20、涓生是出现于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风波》
    b、《离婚》
    c、《白光》
    d、《伤逝》

21、《文化偏至论》批评改良派、革命派搬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措施,乃是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认为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宪”,“宪立而后凡事举”,所以提出“立志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斗精神。

22、《文化偏至论》批评洋务派、改良派搬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措施,乃是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认为当务之急是必须“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所以提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

23、鲁迅1917年7月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又连续发表《孔乙已》《药》《明天》等作品,到1926 年,先后结集出版了《呐喊》和《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他前期的作品还包括四本杂文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中国小说史略》等著作。

24、《狂人日记》中,文言的“识”和白话的“日记”之间构成了一种“反讽”的意义,即:本意是否定狂人的,但表面上却用赞赏和肯定的口吻;本意是赞赏和肯定正人君子的,但表面却模拟轻蔑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

25、《狂人日记》中,文言的“识”和白话的“日记”之间构成了一种“反讽”的意义,即:本意是赞赏和肯定狂人的,但表面上却用否定的口吻;本意是嘲笑批判所谓正人君子的,但表面却模拟他们轻蔑狂人。

26、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病态的突出表现,其主要特征包括狭隘保守,妄自尊大;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畏强凌弱,自欺欺人,等等。阿q的革命观则是封建传统观念和小生产狭隘保守意识的混合物。鲁迅是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为国民的劣根性加以鞭挞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7、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病态的突出表现,其主要特征包括狭隘保守,坚强自信;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畏强凌弱,自欺欺人,等等。阿q的革命观则是资产阶级观念和无产者狭隘保守意识的混合物。鲁迅是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为国民的劣根性加以鞭挞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8、《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的灾难。但小说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一声“老爷”中所显示的精神的麻木。鲁迅正是通过对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灵魂深处的病态与弱点的开掘,尖锐地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29、鲁迅的小说集题名《呐喊》含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而为前驱者呐喊助威之意,整个小说集的基调是昂扬奋进的。《彷徨》创作正值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之时,所以流露了作者一些孤独、寂寞的思想苦闷,但总体上还是承续了《呐喊》反封建的总主题,而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更臻成熟。

30、鲁迅的小说集题名《呐喊》含为受压迫的下层民众呐喊伸冤之意,整个小说集的基调是苦闷悲痛的。《彷徨》创作正值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之时,所以流露了作者一些孤独、寂寞的思想苦闷,但总体上还是承续了《呐喊》反压迫的总主题,而在艺术表现方面则更为粗犷凌厉。

第4章  二十年代新诗

第4章 测验

1、年2月胡适率先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八首》。
    a、1920
    b、1921
    c、1917
    d、1918

2、《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作者是 。
    a、徐玉诺
    b、刘大白
    c、徐志摩
    d、刘半农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成立于 年。
    a、1919
    b、1920
    c、1921
    d、1922

4、192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8位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新诗合集 。
    a、《流云》
    b、《旧梦》
    c、《雪朝》
    d、《小河》

5、朱湘是前期 的重要诗人。
    a、新月诗派
    b、创造社
    c、湖畔诗派
    d、象征派

6、李金发有诗集《微雨》 和《为幸福而歌》。
    a、《弃妇》
    b、《食客与凶年》
    c、《蕙的风》
    d、《永言集》

7、初期白话诗诗行较短,语言的欧化和散文化,偏重 。
    a、景物描写
    b、讲究格律
    c、抒发个人感受
    d、写实或说理

8、诗人主要歌唱爱情、友情和大自然,诗风率真、自然、清新。
    a、象征派
    b、现代派
    c、新月派
    d、湖畔派

9、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是二十世纪中国 的源头。
    a、叙事诗
    b、新格律诗
    c、政治抒情诗
    d、自由体诗

10、郭沫若的《卓文君》 和《聂嫈》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
    a、《蔡文姬》
    b、《王昭君》
    c、《李清照》
    d、《棠棣之花》

11、《炉中煤》表达的是诗人 眷恋祖国的情绪。
    a、郭沫若
    b、闻一多
    c、徐志摩
    d、冰 心

12、象征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
    a、《天狗》
    b、《凤凰涅盘》
    c、《炉中梅》
    d、《匪徒颂》

13、《她是睡着了》以丰富的想像描摹 的睡态,意境美妙,脍炙人口。
    a、日本女郎
    b、村姑
    c、家人
    d、意中人

14、的《洗衣歌》等表达了对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强烈不满。
    a、郭沫若
    b、李金发
    c、朱 湘
    d、闻一多

15、用《婴儿》表达盼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出世”的急切心情的诗人是 。
    a、徐志摩
    b、闻一多
    c、冰 心
    d、林徽因

16、诗集《旧梦》的作者是 。
    a、刘大白
    b、刘半农
    c、沈尹默
    d、蒋光慈

17、诗集《新梦》《哀中国》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蒋光慈
    c、刘大白
    d、李金发

18、诗集《蕙的风》《寂寞的国》的作者是 。
    a、李金发
    b、徐玉诺
    c、宗白华
    d、汪静之

19、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是周作人的 。
    a、《自己的园地》
    b、《弃妇》
    c、《小河》
    d、《雨天的书》

20、《繁星》《春水》的作者是 。
    a、宗白华
    b、冰心
    c、沈尹默
    d、徐玉诺

21、小诗大多用三五行抒写时代的苦闷,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托某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引起读者的联想。艺术上讲求铺排,侧重客观描写,在新诗的艺术探索历程中具有桥梁的意义。

22、新月诗派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推崇浪漫主义;在艺术上要求艺术的“新奇”和“突兀”,提倡建立新诗格律,同时也尝试十四行等体式,强调诗人须摆脱镣铐跳舞,这一切是对白话诗以及自由体诗表现手法上过于自由的反拨,它的出现对于新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3、象征诗派诗歌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个人刹那间的精神感受、心态感觉,抒发无以名状的情绪。形式上不追求纯净、圆润、和谐而钟情于新奇、怪异和突兀;表现上把意象作为主要艺术语言,致力于意象的奇特组合,着眼于联想、暗示与象征。

24、象征诗派诗歌受到法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个人刹那间的精神感受、心态感觉,抒发无以名状的情绪。形式上追求纯净、圆润、和谐而钟情于新奇、怪异和突兀;表现上把意境作为主要艺术语言,致力于精美意境的营造,着眼于联想、暗示与象征。

25、郭沫若的《女神》充满汹涌的浪漫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大多采用借助神话故事,奇瑰的想像,大胆的夸张,以及形象的比喻与拟人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诗行的长短,诗节的划分,都随着诗人感情波涛的起伏而自由安排,但往往通过大量的排比、叠句、复唱等,形成鲜明的节奏,属强调内在节奏的自由体。

26、郭沫若的《女神》注重客观的描写和冷峻的玄思,大多采用借助神话故事,奇瑰的想像,大胆的夸张,以及形象的比喻与拟人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诗行的长短,诗节的划分,都随着诗人感情波涛的起伏而自由安排,但往往通过大量的排比、叠句、复唱等,形成鲜明的节奏,属强调新格律的自由体。

27、徐志摩诗作想像丰富,构思精巧,不落俗套,辞藻华丽、浓艳而富于变化,整体上呈现了丰富,的色彩美。诗人常常通过重叠、反复、排比和对偶,将内在的音乐化为诗歌的旋律与节奏,且讲究形式和章法,但又在整饬中求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28、徐志摩诗作想像丰富,构思精巧,不落俗套,辞藻华丽、浓艳而富于变化,整体上呈现了丰富的色彩美。诗行的长短,诗节的划分,都随着诗人感情波涛的起伏而自由安排,但往往通过大量的排比、叠句、复唱等,形成鲜明的节奏,属强调内在节奏的自由体。

29、闻一多认为新格律诗应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要求诗行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绘画美指诗的词藻须具备直观的视觉美感,力求富于色彩美。建筑美主要指从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求每行字数一致,但应相对齐整。

30、闻一多认为新格律诗应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要求诗行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绘画美指诗的构图须具备直观的视觉美感,力求富于立体感觉。建筑美主要指从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要求每行字数一致,每节排列齐整。

第5章  二十年代戏剧

第5章 测验

1、春柳社成立于 年冬。
    a、1900
    b、1902
    c、1904
    d、1906

2、1918年 ,《新青年》推出“易卜生专号”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3、,胡适发表的《终身大事》。
    a、1918年3月
    b、1919年3月
    c、1918年5月
    d、1919年5月

4、提出“爱美的”戏剧的是 。
    a、陈大悲
    b、汪仲贤
    c、洪深
    d、田汉

5、《三个叛逆的女性》的作者是 。
    a、汪仲贤
    b、陈大悲
    c、洪深
    d、郭沫若

6、《抗争》的作者是 。
    a、徐半梅
    b、丁西林
    c、熊佛西
    d、郑伯奇

7、丁西林的第一部独幕喜剧是 。
    a、《压迫》
    b、《酒后》
    c、《一只马蜂》
    d、《亲爱的丈夫》

8、中国最早出现的话剧活动是 年上海圣约翰书院演出的《官场丑史》。
    a、1896
    b、1898
    c、1899
    d、1900

9、年6月,胡适发表了《易卜生主义》。
    a、1917
    b、1918
    c、1919
    d、1920

10、《泼妇》的作者是 。
    a、欧阳予倩
    b、洪深
    c、田汉
    d、李金发

11、1924年田汉创办专门性戏剧杂志 半月刊。
    a、《戏曲》
    b、《南归》
    c、《戏剧》
    d、《南国》

12、《咖啡店之一夜》的作者是 。
    a、田汉
    b、丁西林
    c、洪深
    d、陈大悲

13、田汉建国前最主要的话剧作品是 。
    a、《赵阎王》
    b、《幽兰女土》
    c、《丽人行》
    d、《太太的客厅》

14、田汉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不久脱离创造社另组 。
    a、民众戏剧社
    b、春柳社
    c、春阳社
    d、南国社

15、三幕剧《回春之曲》的作者是 。
    a、洪 深
    b、丁西林
    c、田 汉
    d、陈大悲

16、陈大悲的写实社会剧主要有《良心》《英雄与美人》 。
    a、《赵阎王》
    b、《幽兰女土》
    c、《丽人行》
    d、《获虎之夜》

17、《兵变》的作者是 。
    a、洪深
    b、余上沅
    c、田汉
    d、陈大悲

18、《洋状元》的作者是 。
    a、陈大悲
    b、丁西林
    c、余上沅
    d、熊佛西

19、《青春底悲哀》的作者是 。
    a、余上沅
    b、田汉
    c、洪深
    d、熊佛西

20、创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的是柳亚子和 等。
    a、田汉
    b、徐半梅
    c、陈去病
    d、汪仲贤

21、1918年10月《新青年》推出的“戏剧改良号”,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了严厉的审视和批判,其基本观点是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势不两立,他们将中国传统戏曲称为“旧剧”,以艺术进化论、西方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写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思想武器,对中国传统戏曲展开猛烈的批判。

22、1918年10月《新青年》推出的“戏剧改良号”对一味强调思想、道德和问题的社会问题剧,进行了严厉的审视和批判,其基本观点是社会问题剧与现代话剧势不两立,他们将社会问题剧称为“旧剧”,以艺术进化论、西方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写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思想武器,对社会问题剧展开猛烈的批判。

23、民众戏剧社是1921年5月由汪仲贤倡议,沈雁冰、柯一岑、陈大悲、徐半梅、熊佛西、欧阳予倩、郑振铎、汪仲贤、张静庐13人发起成立五四之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在戏剧理论观念方面,他们高扬民众的、为人生的、“真的新戏”的旗帜,提倡写实的社会剧。

24、国剧运动提倡者认为当时的社会问题剧一味强调思想、道德和问题,因此导致戏剧的艺术性丧失,而一味学习西方则使戏剧的民族性、古典戏曲的写意性丧失。他们认为戏剧的根本是“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所以推崇传统戏曲的“写意”,主张“在‘写意的’和‘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

25、国剧运动提倡者认为当时的社会写实剧一味强调思想、道德和写实,因此导致戏剧的形象性丧失,而一味学习西方则使戏剧的民族性、古典戏曲的抒情性丧失。他们认为戏剧的根本是“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所以推崇传统戏曲的“写实”,主张“在‘抒情的’和‘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

26、洪深1922年借鉴奥尼尔《琼斯皇》创作《赵阎王》,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次上演了表现主义的戏剧。他还大力倡导男女合演,建立正规的排演制度,并成功导演了根据王尔德名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艺术形式。

27、洪深1924年借鉴奥尼尔《琼斯皇》创作《赵阎罗》,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次上演了现实主义的戏剧。他还大力倡导男女合演,建立正规的排演制度,并成功导演了根据奥尔德名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艺术形式。

28、1930年5月,田汉发表著名长文《我们的自己批判》,宣告“转向”,以应和中国新文学在1928年之后的革命转型。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田汉当选为主席,他开始积极从事普罗戏剧运动,先后创作了《梅雨》《乱钟》《扫射》《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一九三二年的月光曲》《洪水》等左翼戏剧。之后,他的三幕剧《回春之曲》因回归到自己所擅长的抒情风格而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29、田汉早期剧作中一般都有个性鲜明的的艺术家或漂泊者的形象,并由主人公灵与肉激烈冲突构成情节的内在张力,侧重表现生命的意识和人物内在的情绪,能比较娴熟地运用直觉、暗示、象征等现代戏剧技巧,具有浪漫感伤的诗化、抒情化倾向。

30、田汉早期剧作中一般都有个性鲜明的的贫苦农民的形象,并由主人公灵与肉激烈冲突构成情节的内在张力,侧重再现社会的黑暗现实和时代的强音,能比较娴熟地运用直觉、暗示、对比等古典戏剧技巧,具有贴近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倾向。

第6章  二十年代散文

第6章 测验

1、认为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的是 。
    a、鲁 迅
    b、朱自清
    c、郁达夫
    d、叶圣陶

2、被称“中国的爱利亚”的散文家是 。
    a、俞平伯
    b、郁达夫
    c、徐志摩
    d、梁遇春

3、俞平伯有散文集 。
    a、《燕知草》《杂拌儿》
    b、《陶然雪》《杂拌儿》
    c、《燕知草》《秦淮河》
    d、《陶然雪》《秦淮河》

4、《藕与药菜》《没有秋虫的地方》的作者是 。
    a、周作人
    b、叶圣陶
    c、丰子恺
    d、夏丐尊

5、五四运动后最早成册的个人散文集是 。
    a、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b、夏丐尊的《平屋杂文》
    c、许地山的《空山灵雨》
    d、郭沫若的《水平线下》

6、徐志摩有散文集 《落叶》《自剖》和《巴黎的鳞爪》。
    a、《落花》《自剖》
    b、《落叶》《自剖》
    c、《落花》《自省》
    d、《落叶》《自省》

7、梁遇春的大部分散文作品收于 。
    a、《春醪集》《哭与笑》
    b、《春缪集》《哭与笑》
    c、《春醪集》《泪与笑》
    d、《春缪集》《泪与笑》

8、瞿秋白的 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早期作品。
    a、《还乡纪程》《赤都新史》
    b、《饿乡纪程》《赤都新史》
    c、《还乡纪程》《赤都心史》
    d、《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率先提出了“美文”这一概念的是 。
    a、梁遇春
    b、朱自清
    c、周作人
    d、徐志摩

10、五四时期以写新诗闻名,20年代中期转向散文创作的作家是 。
    a、叶圣陶
    b、郭沫若
    c、闻一多
    d、朱自清

11、《剑鞘》的作者是 。
    a、鲁迅和周作人
    b、叶圣陶和俞平伯
    c、冰心和朱自清
    d、徐志摩和梁遇春

12、朱自清散文中写家庭琐事儿女情长的有 和《背影》等。
    a、《还家记》《给亡妇》
    b、《择偶记》《给亡妇》
    c、《还家记》《致儿女》
    d、《择偶记》《致儿女》

13、除两本散文集,冰心20年代还有一些散文收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合集 中。
    a、《超人》
    b、《往事》
    c、《春水》
    d、《烦闷》

14、《野草》收连《题辞》在内的散文诗作品 篇。
    a、33
    b、23
    c、34
    d、24

15、鲁迅《野草》中鲜明表现孤独韧性斗争精神,体现崇高悲剧美的篇章有 和《秋夜》等。
    a、《过客》《影的告别》
    b、《死后》《影的告别》
    c、《过客》《这样的战士》
    d、《死后》《这样的战士》

16、年出版的《野草》的则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a、1925
    b、1926
    c、1927
    d、1928

17、《落花生》的作者是 。
    a、许还山
    b、许地山
    c、梁遇春
    d、梁邂春

18、等人都曾属于白马湖作家群。
    a、夏丐尊、丰子恺、刘大白
    b、夏丐尊、丰子恺、刘半农
    c、夏丐尊、苏曼殊、刘大白
    d、夏丐尊、苏曼殊、刘半农

19、的散文主要叙写“零余者”的伤感彷徨,坦诚率真。
    a、郁达夫
    b、许地山
    c、朱自清
    d、梁遇春

20、《白马湖之冬》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刘大白
    c、刘半农
    d、夏丏尊

21、1924年创办的《语丝》周刊主要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语丝派”散文文笔幽默、泼辣,在当时被称为“语丝文体”。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川岛、孙伏园等。

22、1928年创办的《语丝》周刊主要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语丝派”散文文笔平和、冲淡,在当时被称为“语丝文体”。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茅盾、林语堂、川岛、孙伏园等。

23、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是的周作人两种不同的散文风格,这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与隐士的二重人格,有时也隐含了某种无奈和苦涩。而最能体现周作人个性气质和散文特性的是他那些平和冲淡,闲适自如的作品。这类作品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漂亮和雕琢,而是在娓娓絮谈中把知识、智慧、哲理、趣味等融为一炉,从而把小品散文发展到任心闲话、着手成春的境地。

24、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是的周作人两种不同的散文风格,这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与隐士的二重人格,有时也隐含了某种无奈和苦涩。而最能体现周作人个性气质和散文特性的是他那些浮躁凌厉,激扬挥洒的作品。这类作品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漂亮和雕琢,而是在充满激情中把批判、抨击、揭露、反讽等融为一炉,从而把小品散文发展到犀利深刻、着手成春的境地。

25、朱自清写家庭琐事儿女情长的作品一般通篇白描,行文简朴,但因饱蕴其独特的生命体悟,意味深长,耐人咀嚼。而描写风景山水之作则描形摹声,设喻拟想,谨严细腻,富丽典雅,在诗情画意中寄寓作者自身的人生态度。朱自清的散文把古典与现代、文言与口语、情意与哲理、义理与辞章结合到了完美的境界。

26、朱自清写风景山水的作品一般通篇白描,行文简朴,但因饱蕴其独特的生命体悟,意味深长,耐人咀嚼。而描写家庭琐事儿女情长之作则描形摹声,设喻拟想,谨严细腻,富丽典雅,在诗情画意中寄寓作者自身的人生态度。朱自清的散文把古典与现代、文言与口语、情意与哲理、义理与辞章结合到了完美的境界。

27、对母亲、兄弟、弱小者,对人类和自然的爱,是冰心20年代散文创作的中心,而哲理则是冰心散文的神髓。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共同构成了冰心的“爱的哲学”。“冰心体”散文的主要特征是,以空灵莹澈的想象,飞驰不羁的笔触,清丽典雅的语言,温柔含蓄地抒发人生探索中的主观情绪。

28、对祖国、家庭、弱小者,对人类和自然的爱,是冰心20年代散文创作的中心,而哲理则是冰心散文的神髓。爱国、爱家和大自然共同构成了冰心的“爱的哲学”。“冰心体”散文的主要特征是,以空灵莹澈的想象,飞驰不羁的笔触,浪漫夸张的语言,激情澎湃地抒发人生探索中的主观情绪。

29、《野草》采用的是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的“小感触”的形式,大量运用象征、隐喻的艺术表现手法,把现实和梦境相交错,在婉转曲折中展示深邃幽微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取象、造境、构思上的独特性,因此具有哲理性、象征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耐人寻味但也隐晦难释。

30、《野草》采用的是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的“大散文”的形式,大量运用象征、隐喻的艺术表现手法,把现实和梦境相交错,在激情澎湃中展示深邃幽微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取象、造境、构思上的独特性,因此具有哲理性、象征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耐人寻味但也简洁明快。

第二次课程作业

1、名词解释: 1、“零余者” 2、祥林嫂 3、湖畔诗派 4、“爱美剧” 5、“语丝派”散文

2、论述: 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征。

第7章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第7章 测验

1、30年代被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介绍、引用最多的外国文艺与美学理论著作有 的《美学原理》。
    a、克罗齐
    b、柏拉图
    c、叔本华
    d、尼采

2、30年代被介绍的外国文艺与美学理论著作有日本美学家厨川白村的 。
    a、《谈美》
    b、《梦的解析》
    c、《苦闷的象征》
    d、《文艺心理学》

3、1924年,文坛上出现了以提倡革命文学为使命的 。
    a、春雷社
    b、南国社
    c、语丝社
    d、新月社

4、年3月2日, 左联在上海正式成立。
    a、1927
    b、1928
    c、1930
    d、1931

5、左联出版的文学刊物有《拓荒者》《北斗》 和《萌芽》等。
    a、《太阳月刊》
    b、《十字街头》
    c、《无轨列车》
    d、《创造季刊》

6、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
    a、冯雪峰
    b、鲁迅
    c、周扬
    d、郭沫若

7、左联成立大会的有鲁迅、 、冯雪峰、柔石、冯乃超、蒋光慈等。
    a、施蛰存
    b、沈从文
    c、郭沫若
    d、沈端先

8、左联成立后组织成立了 研究会。
    a、左翼文艺
    b、文艺通俗化
    c、革命文学
    d、文艺大众化

9、年10月,《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
    a、1936
    b、1935
    c、1927
    d、1937

10、周扬、 等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
    a、鲁迅
    b、巴金
    c、郭沫若
    d、冰心

11、赞成“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有 、冯雪峰等。
    a、郭沫若
    b、胡风
    c、林语堂
    d、冰心

12、1927年之后,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后期创造社和 。
    a、春雷社
    b、太阳社
    c、语丝社
    d、新月社

13、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中,被当作“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加以批判的作家包括鲁迅、茅盾、 和郁达夫。
    a、冰心
    b、陈西滢
    c、梁实秋
    d、叶圣陶

14、认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提出“永恒的人性的文学”的是 。
    a、叶圣陶
    b、徐志摩
    c、陈西滢
    d、梁实秋

15、《从牯岭到东京》的作者是 。
    a、茅盾
    b、郁达夫
    c、胡风
    d、郭沫若

16、《谈美》和《文艺心理学》的作者是 。
    a、梁实秋
    b、朱东润
    c、陈西滢
    d、朱光潜

17、《“醉眼”中的朦胧》的作者是 。
    a、郁达夫
    b、梁实秋
    c、朱光潜
    d、鲁迅

18、《“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的作者是 。
    a、鲁迅
    b、梁实秋
    c、周作人
    d、朱光潜

19、《阿狗文艺论》的作者是 。
    a、苏汶
    b、鲁迅
    c、胡秋原
    d、梁实秋

20、《死去的阿q时代》的作者是 。
    a、胡秋原
    b、钱杏邨
    c、杜荃
    d、郭沫若

21、30年代的人文主义思潮延续了五四时期的“普罗文学”的精神观念并且在理论资源方面多有开掘。30年代在左翼文学思潮中兴起了以阶级为标志的、具有斗争精神与激情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念。而世俗化的“人”的观念与话语,则体现在新感觉派等表现社会日常生活的通俗小说创作中。

22、30年代的人文主义思潮延续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的精神观念并且在理论资源方面多有开掘。30年代在左翼文学思潮中兴起了以阶级为标志的、具有斗争精神与激情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念。而世俗化的“人”的观念与话语,则体现在鸳鸯蝴蝶派等表现社会日常生活的通俗小说创作中。

23、1928年起,后期创造社和春雷社开始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们以当时的革命文学理论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以此来构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论,并把鲁迅、周作人、茅盾、叶圣陶等作家都当作“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加以批判,从而引发了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24、1928年起,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开始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们以当时的革命文学理论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以此来构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论,并把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等作家都当作“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加以批判,从而引发了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25、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沈从文、朱光潜。他们强调文艺的功利性与独立性,认同艺术“不超脱现实的原则”,认为“艺术和实际人生无距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并且认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26、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梁实秋、沈从文、朱光潜。他们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认同艺术“超脱现实的原则”,认为“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并且认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27、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兴起,左翼文学思潮的形成,源头可以追溯到20年代中期,早期共产党人对于革命文学的倡导,中间经历20年代后期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和论争,到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兴起,左翼文学主导文坛,左翼文学思潮才进入高潮。

28、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兴起,左翼文学思潮的形成,源头可以追溯到20年代初期,陈独秀等人对于革命文学的倡导,中间经历20年代后期关于文艺大众化的提倡和论争,到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兴起,左翼文学主导文坛,左翼文学思潮才进入高潮。

29、苏汶自称是“自由人”,以中立的姿态,既批评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也反对左联,宣称让政治破坏艺术,“是使人烦厌的”,反对“只准一种文学把持文坛”。胡秋原受到批判之后,胡秋原以“第三种人”的姿态出来声援,攻击左翼文艺“霸占”文坛,攻击革命作家和革命文学。瞿秋白、周扬、鲁迅、冯雪峰等人发表了系统批驳的文章。

30、胡秋原自称是“自由人”,以中立的姿态,既批评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也反对左联,宣称让政治破坏艺术,“是使人烦厌的”,反对“只准一种文学把持文坛”。胡秋原受到批判之后,苏汶以“第三种人”的姿态出来声援,攻击左翼文艺“霸占”文坛,攻击革命作家和革命文学。瞿秋白、周扬、鲁迅、冯雪峰等人发表了系统批驳的文章。

第8章  三十年代小说(一)

第8章 测验

1、蒋光慈的 《冲出云围的月亮》和《咆哮了的土地》等都是普罗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a、《少年飘泊者》《短裤党》
    b、《少年漂流者》《短裤党》
    c、《少年飘泊者》《梦之谷》
    d、《少年流浪者》《梦之谷》

2、柔石描写浙东故乡罪恶的典妻习俗的小说是 。
    a、《二月》
    b、《故乡风俗》
    c、《拜堂》
    d、《为奴隶的母亲》

3、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的作者是 。
    a、萧红
    b、沙汀
    c、萧军
    d、艾芜

4、吴组缃30年代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有 。
    a、《西柳集》《饭余集》
    b、《春柳集》《饭余集》
    c、《西柳集》《多余集》
    d、《春柳集》《多余集》

5、小说《一千八百担》的作者是 。
    a、华汉
    b、沙汀
    c、吴组缃
    d、艾芜

6、沙汀30年代的优秀短篇小说包括 等。
    a、《魔道》《在祠堂里》《代理县长》
    b、《兽道》《在祠堂里》《代理县长》
    c、《兽道》《在樊家铺》《代理县长》
    d、《兽道》《在祠堂里》《代理乡长》

7、京派小说家以沈从文的成就和影响为最大,其他代表性作家还有 。
    a、老舍、萧乾、芦焚
    b、废名、萧乾、芦焚
    c、废名、老舍、芦焚
    d、废名、萧乾、老舍

8、除了萧红、萧军,东北作家群中比较著名的小说家还有 。
    a、端木蕻良、骆宾基、舒芜
    b、端木蕻良、戴平万、舒群
    c、端木蕻良、洪灵菲、舒群
    d、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

9、丁玲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处女作是 。
    a、《梦珂》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韦护》
    d、《水》

10、都是张天翼的短篇小说。
    a、《移行》《皮包》和《砥柱》
    b、《移行》《皮带》和《砥柱》
    c、《平行》《皮包》和《砥柱》
    d、《平行》《皮带》和《砥柱》

11、是张天翼30年代讽刺小说的基本主题。
    a、反虚无、反庸俗和反彷徨
    b、反虚无、反慵懒和反彷徨
    c、反虚伪、反慵懒和反彷徨
    d、反虚伪、反庸俗和反彷徨

12、施蜇存运用弗洛伊德学说表现人物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小说集有 和《善女人行品》。
    a、《将军底头》《梅雨之夕》
    b、《奴隶底头》《梅雨之夕》
    c、《将军底头》《娟子姑娘》
    d、《娟子姑娘》《奴隶底头》

13、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 是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开山之作。
    a、《赤道下》
    b、《江干集》
    c、《都市风景线》
    d、《无轨列车》

14、穆时英小说集有《南北极》 和《圣处女的感情》等。
    a、《鬼恋》《白金的女体塑像》
    b、《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
    c、《鬼恋》《白金的女子群像》
    d、《公墓》《白金的女子塑像》

15、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的作家是 。
    a、施蜇存
    b、刘呐鸥
    c、穆时英
    d、叶灵凤

16、萧乾结集出版的小说有 。
    a、《篱下集》《栗子》
    b、《篱下集》《隔膜》
    c、《线下集》《栗子》
    d、《线下集》《隔膜》

17、芦焚获《大公报》文艺奖金的短篇小说集是 。
    a、《昙》
    b、《梦》
    c、《谷》
    d、《桥》

18、《呼兰河传》的作者是 。
    a、萧红
    b、萧军
    c、舒芜
    d、舒群

19、《桃园》的作者是 。
    a、废名
    b、萧乾
    c、芦焚
    d、白朗

20、《八月的乡村》的作者是 。
    a、叶紫
    b、柔石
    c、废名
    d、萧军

21、1932年,华汉的长篇小说《地泉》(《深入》《转换》《复兴》)三部曲重版,瞿秋白、郑伯奇、茅盾、钱杏邨,以及作者本人分别作序,对普罗小说的“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提出了批评。

22、叶紫的代表作《丰收》和茅盾的《春蚕》、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样以“丰收成灾”为主题,但突出文化观念的矛盾与对立,同时着力描写农村中父与子两代人的矛盾,以及老一代农民云普叔的最后觉醒并支持儿子立秋的反抗斗争。

23、社会剖析小说将小说艺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在大规模、全景式地再现中国社会、表现各个阶级现实动向的同时,侧重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对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生活进行剖示,艺术是注重在宏大的结构中对历史性题材作客观的描绘,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具有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的典型人物。

24、莎菲是南方革命浪潮影响下走出封建家庭的知识女性,但残酷的现实决定了她的执著追寻的无望。在看不到前途和出路的情况下,她不愿意放弃反抗和追求,于是痛苦的挣扎便带上浓重的悲怆情调和病态色彩。莎菲的矛盾和苦闷,是时代浪潮过后觉醒青年彷徨状态的真实写照。

25、丁玲小说一以贯之的特色是,叙述话语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内容是心灵世界的流动,而目标则往往指向社会批判,因此是个人叙事与社会批判的紧密结合,重视心理描写和情感抒发,长于表现人物情感波澜,深入细腻而又锋芒毕露,始终自觉聚焦女性的命运,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

26、新感觉派小说借鉴了多种现代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刻意捕捉那些新奇的感觉、印象,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注重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开掘和表现人的非理性、潜意识和变态心理,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对人的“精神内涵”的表现有新的开掘。

27、新感觉派小说借鉴了多种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刻意捕捉描绘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注重运用社会政治经济理论,开掘和表现人的阶级性、社会性和矛盾心理,醉心于表现典型性格,对人的“精神内涵”的表现有新的开掘。

28、张天翼讽刺小说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的矛盾,使之交错并结,在假象和实质的强烈反差中揭示人物的真实面目。大多抓住被讽刺人物的某个细节特征,以白描的手法加以夸张、反复,以突出其性格。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而是选取某些生活的片段或戏剧化场面作速写式的描写,结构单纯明快,语言简劲、犀利,叙述推进快疾,富有跳跃感,从而形成了泼辣、劲捷的艺术风格。

29、张天翼讽刺小说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的矛盾,在假象和实质的强烈反差中揭示人物的真实面目。大多抓住被讽刺人物的某个细节特征,以白描的手法加以夸张、反复,以突出其性格。情节冲突不甚尖锐,结构谨严而不单调,语言纯净洗炼,语法严密、用词准确,讽刺风格深沉含蓄,有严正的分寸感,包含悲天悯人的心肠,较为蕴藉宽厚。

30、京派小说家在艺术观上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的浅陋,执意拉开文学与现实政治的距离,所以特别关注淳朴、原始的乡村世界,以及永恒不变的人性美、人情美,崇尚和谐,强调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追求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多样和文字的明净,注重氛围渲染和风情描写,其作品具有圆熟静穆的意境之美和牧歌情调。

第9章  三十年代小说(二)

第9章 测验

1、老舍在英国伦敦写成的三部长篇小说是 。
    a、《老张的哲学》《小波的生日》《二马》
    b、《小波的生日》《赵子曰》《二马》
    c、《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小波的生日》
    d、《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2、到抗战爆发前老舍出版的三本短篇小说集是 。
    a、《赶集》《微神集》《蛤藻集》
    b、《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c、《赶集》《樱海集》《月牙儿》
    d、《微神》《樱海集》《蛤藻集》

3、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有 。
    a、《火葬》《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
    b、《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
    c、《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
    d、《火葬》《我这一辈子》《鼓书艺人》

4、回国后到抗战爆发前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包括 等。
    a、《离婚》《牛天赐传》《断魂枪》
    b、《上任》《柳家大院》《文博士》
    c、《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
    d、《上任》《柳家大院》《断魂枪》

5、《四世同堂》包括 三部作品。
    a、《彷徨》《偷生》和《饥饿》
    b、《惶惑》《贪生》和《饥荒》
    c、《彷徨》《贪生》和《饥饿》
    d、《惶惑》《偷生》和《饥荒》

6、《二马》中的“二马”指的是 。
    a、马则仁和马威
    b、马德明和马威
    c、马则仁和马莉
    d、马德明和马莉

7、老舍小说中故事背景主要在英国伦敦的是 。
    a、《小波的生日》
    b、《二马》
    c、《赵子曰》
    d、《老张的哲学》

8、沙子龙是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黑白李》
    b、《四世同堂》
    c、《断魂枪》
    d、《鼓书艺人》

9、老舍属于 。
    a、汉族
    b、蒙古族
    c、羌族
    d、满族

10、老舍与 曾经有过特殊的关系。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道教

11、最能体现老舍对民族性格深刻和深入思考的小说是 。
    a、《四世同堂》
    b、《断魂枪》
    c、《骆驼祥子》
    d、《赵子曰》

12、《骆驼祥子》中的车厂老板是 。
    a、虎四
    b、刘传
    c、虎山
    d、刘四

13、小福子是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月牙儿》
    b、《骆驼祥子》
    c、《黑白李》
    d、《牛天赐传》

14、《骆驼祥子》 年由上海人间书屋出版单行本。
    a、1936
    b、1938
    c、1939
    d、1937

15、出版单行本前,《骆驼祥子》曾先行在 杂志上连载。
    a、《小说月报》
    b、《萌芽》
    c、《宇宙风》
    d、《论语》

16、《牛天赐传》的作者是 。
    a、张天翼
    b、吴组缃
    c、茅盾
    d、老舍

17、《我这一辈子》的作者是 。
    a、萧红
    b、萧乾
    c、茅盾
    d、老舍

18、《鼓书艺人》的作者是 。
    a、茅盾
    b、沙汀
    c、老舍
    d、艾芜

19、《火葬》的作者是 。
    a、老舍
    b、庐隐
    c、芦焚
    d、茅盾

20、《微神》的作者是 。
    a、施蛰存
    b、老舍
    c、吴组缃
    d、废名

21、《老张的哲学》以恶棍、高利贷者“老张”残酷地拆散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中心线索审视国民性,借父子俩在生意、爱情上的精神差异,揭示了市民身上存在的糊涂混世、萎靡懒怠的国民精神弱点,较为深入地剖析了东西方文化以及新、老两代中国人文化观念的差异,寄寓了期待民族富强的爱国情怀。

22、老舍的小说《离婚》中的爱姑刚开始大胆泼辣,后来因为七大人一声“来……兮”而屈服的结局,看似荒谬和不可思议,实际上这一切就因为她灵魂深处的软弱和不觉悟。她出场时寄希望于知书达礼的人“会讲公道”,就已经预示着最后被软化的必然性。而且最后蒙受损害和打击的爱姑不怒骂,不痛哭,依然不亏礼数地满口答谢,平静的结局更给人一种深刻的沉重感和窒息感。

23、老舍的小说《猫城记》是寓言性的讽刺作品。小说类似于《格列佛游记》,以“我”在猫国的所见所感,深刻暴露和讽刺现实的腐败黑暗以及国民性格的弱点。作品的后半部分对“哄”党和信仰“马祖大仙”的青年学生的嘲讽,则显示作者对现实革命运动的隔膜。

24、老舍短篇小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写实与象征相融合,较多地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象征、暗示、梦幻、心理分析等手法,写人叙事,布景状物,均呈现诗一般的境界,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另外一种是以传统说话、民间讲唱为主,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除了注重人物刻画外,还比较精于故事的讲述和环境(背景)的描写。

25、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军阀的混战,社会的动乱,这包括了大兵、特务的抢劫等。第二是以刘传为代表的车厂主的经济剥削,以及他思想上鲁莽、不讲策略的极端的反抗。第三是虎妞的控制与摆布,这包括了两人之间不平等的夫妻关系。

26、老舍小说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风味,他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并将北京方言进行提炼,形成通俗易懂而又简洁凝练的特点,俗白中有着精致的美。他的语言风格是俗白、凝练、纯净、生动而又风趣幽默。

27、老舍的小说具有历史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他善于从阶级政治的角度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性格进行严厉的审视和批判,同时也热情下层劳动人民身上坚忍不拔的秉性和积极反抗的精神。他还将审美视角投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现实的发展中探讨下层劳动人民性格变化的时代原因,从而加深对旧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的批判。

28、虎妞大胆泼辣,但又有病态以至变态的心理;她沾染了某些剥削者的生活习性和思想观念,但又有追求自身幸福的合理愿望;她蔑视宗法道德,但又屈从于礼俗人情。她与祥子的结合始终也是不自然的,他们之间在生活态度、生活理想、性格志愿上都有截然的差异,而她以经济的优势控制、摆布祥子,给祥子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但在与自己父亲的矛盾关系上,虎妞又是一个牺牲品。所以,这是一个具有多向意义的悲剧性人物。

29、老舍的小说具有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他善于对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性格进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他批判了小市民敷衍、苟且、安分守己、软弱胆怯、自我封闭和眼光狭隘的弱点,同时也在这些市民人物身上发现了善良不屈和坚忍不拔的秉性。他还将审美视角投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现实的发展中探讨市民性格动态变化的时代原因,从而加深对旧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的批判。

30、老舍小说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风味,他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并将北京方言进行提炼,形成了通俗易懂而又凝练的特点,行文委婉有致,清丽淡远,语言杂糅古今中外,典雅秀逸,具有俗白、凝练、纯净、生动而又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第10章  三十年代小说(三)

第10章 测验

1、年1月,茅盾出任《小说月报》主编。
    a、1916
    b、1917
    c、1921
    d、1920

2、茅盾是 主要成员。
    a、创造社
    b、新月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3、茅盾的《蚀》三部曲依次含 三部中篇。
    a、《幻灭》《动摇》《追求》
    b、《追求》《动摇》《幻灭》
    c、《动摇》《幻灭》《追求》
    d、《动摇》《追求》《幻灭》

4、章秋柳是小说中 的人物形象。
    a、《幻灭》
    b、《追求》
    c、《腐蚀》
    d、《动摇》

5、茅盾流亡日本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
    a、《虹》
    b、《清明前后》
    c、《蚀》
    d、《腐蚀》

6、是茅盾流亡日本时期创作的的短篇小说集。
    a、《诗与散文》
    b、《三人行》
    c、《创造》
    d、《野蔷薇》

7、茅盾的 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a、《春蚕》《秋收》《冬藏》
    b、《春蚕》《秋收》《冬荒》
    c、《春蚕》《秋收》《残冬》
    d、《春蚕》《丰收》《饥荒》

8、《腐蚀》是 长篇小说。
    a、书信体
    b、笔记传
    c、章回体
    d、日记体

9、茅盾四十年代创作有长篇小说 。
    a、《清明时节》
    b、《霜叶红似二月花》
    c、《清明前后》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多多头是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子夜》
    b、《林家铺子》
    c、《春蚕》
    d、《多角关系》

11、《子夜》于 年初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
    a、1931
    b、1933
    c、1932
    d、1934

12、茅盾力图通过《子夜》的创作,回答或者批判 的观点。
    a、托派
    b、资产阶级
    c、维新派
    d、民族资产阶级

13、在小说《子夜》中,买办本家的典型形象是 。
    a、吴老太爷
    b、赵伯韬
    c、吴荪甫
    d、杜竹斋

14、在小说《子夜》中, 最后的倒戈使吴荪甫陷入了重重困境。
    a、屠维岳
    b、赵伯韬
    c、孙吉人
    d、杜竹斋

15、在三十年代, 对《子夜》的创作成就也无保留地高度肯定。
    a、韩侍桁
    b、吴组缃
    c、冯雪峰
    d、夏志清

16、方罗兰是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秋收》
    b、《动摇》
    c、《腐蚀》
    d、《幻灭》

17、赵惠明是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动摇》
    b、《腐蚀》
    c、《幻灭》
    d、《子夜》

18、小说《创造》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鲁迅
    c、郁达夫
    d、茅盾

19、《诗与散文》的作者是 。
    a、废名‍
    b、芦焚
    c、茅盾
    d、萧乾

20、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茅盾是 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a、为人生的文学
    b、象征主义诗歌
    c、为艺术而艺术
    d、现代派小说

21、茅盾是“五四新文学”和“为人生的文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是文学研究会的中坚力量,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与文艺批评家。在30年代,他也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领军人物,是很有社会使命感的作家。他的评论与创作,都特别关注文学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22、从《蚀》三部曲可以明显感觉到,茅盾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擅长在家庭矛盾的漩涡中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喜欢采用象征的手法。而从《追求》的单线直进到《动摇》的双线并行,再到《幻灭》的多线纠结,也表明茅盾创作伊始就具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的艺术自觉。

23、《子夜》具有宏大的史诗性叙事结构,主要体现在追求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史诗性,力图全景式地再现社会生活画面。全书以吴荪甫为中心,以吴荪甫、赵伯韬的斗法为主线,同时交织吴荪甫与其他资本家、吴荪甫与工农革命、吴荪甫与家人等其他线索,脉胳清晰,主次分明,恢宏严谨。

24、在人物塑造上,《子夜》注重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吴荪甫性格主要是在同赵伯韬的斗法过程中,在和其他资本家、和工人农民的矛盾中刻画揭示的。而人物的语言也充分的个性化,吴荪甫觉得自己不可一世,所以谈吐傲慢狡诈,以至厚颜无耻,赵伯韬的语言则专横尖刻,多命令口气,这显示了他性格的粗暴与强硬。

25、《子夜》是现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学经典,同时也被认为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重要的代表作。这一小说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学阵营的骄傲,鲁迅曾把其出版的当年称为“子夜年”,而其宏大叙事的艺术经验对四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对于《子夜》的评价,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分歧的关键,是《子夜》的创作方法以及吴荪甫性格的矛盾性问题。

26、茅盾笔下的林老板是一个小市镇的商人,他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地经营一些小生意,只希望守成保本地维持从父亲手里承继下的小店铺。然而农村破产和农民购买力的下降,上海战争的影响,债主登门坐索,同行的排挤倾轧,当权者的敲诈勒索使他穷于应付,店铺最终还是躲避不了倒闭的命运。林家铺子的倒闭典型地反映了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工商业者的前途和命运。

27、茅盾笔下的老通宝是一个勤劳忠厚的新一代农民的艺术形象。他凭着传统的生活经验分析和对待眼前的事物,热爱劳动,勤劳坚韧,也有自觉的阶级觉悟,然而经过一个月的辛勤紧张的养蚕劳动,虽然取得了多年未有的蚕茧丰收,但是丰收给他带来的不是富裕和幸福,而是更多的贫困和灾难。小说形象地揭示,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是外货的倾销,民族工业的破产,地主高利贷的剥削。

28、《子夜》以吴荪甫为中心,以吴荪甫、赵伯韬的斗法为主线,同时交织吴荪甫与其他资本家、吴荪甫与工农革命、吴荪甫与家人等其他线索。艺术表现上淡化故事情节,不追求结构的完整;善写富有情致的片段,精心构建诗境和画境,注重氛围渲染和风情描写,具有冲淡典雅的风格特征。

29、《子夜》较好地运用象征与讽喻的手法。小说取名《子夜》,象征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同时黑暗之后就是黎明、光明,暗示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趋势,表达了通过黑暗走向黎明的信念。另外像第一章写吴老太爷中风而死,第十八章写宣德炉水薄香浆慢慢淌漫《太上感应篇》,也都具有意味深长的讽喻性。

30、《子夜》中的心理描写一方面注重吸收外国文学中意识流和精神分析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运用古典小说中侧面写人物心理的方法,在静态中进行心理描绘,从而把人物的言语、行动、肖像、环境气氛和静态心理剖析揉合在一起进行,简洁而又传神地表现了人物。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于 年。
    a、1898
    b、1900
    c、1896
    d、1894

2、提出“我手写我口”,主张用俗话作诗的是 。
    a、裘廷梁
    b、黄遵宪
    c、谭嗣同
    d、梁启超

3、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 。
    a、严 复
    b、梁启超
    c、李叔同
    d、陈独秀

4、《新中国未来记》的作者是 。
    a、梁启超
    b、郭沫若
    c、黄遵宪
    d、闻一多

5、1917年2月,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6、文学研究会1921年 在北京成立。
    a、1月
    b、3月
    c、6月
    d、8月

7、《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
    a、胡适
    b、严复
    c、陈独秀
    d、梁启超

8、文学革命初期,钱玄同和 在《新青年》发表了“双簧信”。
    a、刘半农
    b、周作人
    c、胡适
    d、鲁迅

9、冰心的“爱的三部曲”包括《超人》、 和《悟》
    a、《烦闷》
    b、《痛苦》
    c、《逾越》
    d、《思索》

10、倪焕之是 笔下艺术形象。
    a、叶绍钧
    b、王统照
    c、许地山
    d、沈从文

11、二十年代以表现“零余者”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著名作家是 。
    a、郁达夫
    b、叶绍钧
    c、王统照
    d、许地山

12、二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具有“宗教趣味”的作家是 。
    a、许地山
    b、郁达夫
    c、沈从文
    d、叶绍钧

13、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接受了 思想的影响。
    a、进化论
    b、泛神论
    c、阶级论
    d、无神论

14、《故事新编》出版于 年,收前后期作品8篇。
    a、1936
    b、1934
    c、1932
    d、1930

15、鲁迅生前出版有散文诗集 。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热风》

16、涓生是出现于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伤逝》
    b、《离婚》
    c、《风波》
    d、《白光》

17、李金发有诗集《微雨》 和《为幸福而歌》。
    a、《食客与凶年》
    b、《弃妇》
    c、《食材与丰年》
    d、《怨女》

18、郭沫若的《卓文君》 和《聂嫈》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
    a、《王昭君》
    b、《李清照》
    c、《蔡文姬》
    d、《武则天》

19、初期白话诗诗行较短,语言的欧化和散文化,偏重 。
    a、写实或说理
    b、象征与抒情
    c、讲究格律
    d、景物描写

20、诗集《新梦》《哀中国》的作者是 。
    a、蒋光慈
    b、郭沫若
    c、胡也频
    d、何其芳

21、‍年6月,《新青年》推出“易卜生专号”
    a、1918
    b、1917
    c、1919
    d、1920

22、年3月,胡适发表的《终身大事》。
    a、1919
    b、1918
    c、1920
    d、1921

23、丁西林的第一部独幕喜剧是 。
    a、《一只马峰》
    b、《酒后》
    c、《压迫》
    d、《亲爱的丈夫》

24、田汉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不久脱离创造社另组 。
    a、南国社
    b、民众戏剧社
    c、春柳社
    d、春阳社

25、认为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的是 。
    a、鲁迅
    b、郁达夫
    c、朱自清
    d、胡适

26、被称“中国的爱利亚”的散文家是 。
    a、梁遇春
    b、朱自清
    c、丰子恺
    d、徐志摩

27、瞿秋白的 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早期作品。
    a、《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b、《俄乡纪程》《赤都新史》
    c、《还乡纪程》《赤都心史》
    d、《故乡纪程》《赤都新史》

2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率先提出了“美文”这一概念的是 。
    a、周作人
    b、朱自清
    c、梁遇春
    d、刘半农

29、年3月2日, 左联在上海正式成立。
    a、1930
    b、1931
    c、1932
    d、1929

30、年10月,《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
    a、1936
    b、1937
    c、1927
    d、1928

31、赞成“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有 、冯雪峰等。
    a、胡风
    b、冰心
    c、林语堂
    d、郭沫若

32、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中,被当作“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加以批判的作家包括鲁迅、茅盾、 和郁达夫。
    a、叶绍钧
    b、王统照
    c、梁实秋
    d、陈西滢

33、丁玲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处女作是 。
    a、《梦珂》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韦护》
    d、《在医院中》

34、张天翼30年代讽刺小说的基本主题是 。
    a、反虚伪、反庸俗和反彷徨
    b、反虚无、反慵懒和反彷徨
    c、反虚无、反庸俗和反彷徨
    d、反虚伪、反慵懒和反彷徨

35、芦焚获《大公报》文艺奖金的短篇小说集是 。
    a、《谷》
    b、《桥》
    c、《梦》
    d、《水》

36、《桃园》的作者是 。
    a、废名
    b、萧乾
    c、萧红
    d、芦焚

37、老舍在英国伦敦写成的三部长篇小说是 。
    a、《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b、《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小波的生日》
    c、《骆驼祥子》《赵子曰》《小波的生日》
    d、《骆驼祥子》《赵子曰》《二马》

38、《四世同堂》包括 三部作品。
    a、《惶惑》《偷生》和《饥荒》
    b、《彷徨》《贪生》和《饥饿》
    c、《惶惑》《贪生》和《饥荒》
    d、《彷徨》《偷生》和《饥饿》

39、《我这一辈子》的作者是 。
    a、老舍
    b、萧乾
    c、萧红‍
    d、茅盾

40、《鼓书艺人》的作者是 。
    a、老舍
    b、茅盾
    c、周作人
    d、李叔同

41、茅盾的《蚀》三部曲依次含 三部中篇。
    a、《幻灭》《动摇》《追求》
    b、《追求》《动摇》《幻灭》
    c、《动摇》《幻灭》《追求》
    d、《动摇》《追求》《幻灭》

42、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依次含 三篇小说。
    a、《春蚕》《秋收》《残冬》
    b、《春蚕》《丰收》《饥荒》‍
    c、《春蚕》《秋收》《冬藏》
    d、《春蚕》《秋收》《冬荒》

43、《腐蚀》是 长篇小说。
    a、日记体
    b、书信体
    c、章回体
    d、笔记体

44、多多头是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春蚕》
    b、《子夜》
    c、《多角关系》
    d、《林家铺子》

45、维新时期发生过作用的报刊传媒,在清末的十年里有了相当的规模,在民国之后更是繁荣发展。与报刊同时发展着的是现代出版业,从1904年起,出版重心已经转移到民营出版业。报刊的繁荣、专门性文学杂志的大量出现以及近代出版印刷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46、近代之后,随着现代都市和租界的出现,中国有了一些自由撰稿的知识分子。科举制度的正式废除既中断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进身之阶,同时也去掉了他们的功名之累。而逐渐规范的现代稿费制度又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中国的作家职业化,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也由此有了创作队伍的保证。

47、诗界革命针对唐宋诗歌创作追求古与雅的写作原则,提出了新与俗的纲领。“新”是指采用西方新的表现手段,创造新的意境。所谓“俗”指的是不受格律的束缚,创造通俗诗歌。这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诗歌改革运动,对后来的五四新诗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48、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主要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两篇文章表达其文学主张。《人的文学》主要倡导新文学内容应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平民文学》则提出“为人生的文学”的口号和“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49、学衡派成员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潮影响,尊崇西方古圣先哲,思想倾向激进前卫。他们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标榜,发表《评提倡新文化者》《论新文学运动》《评〈尝试集〉》等文,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言文合一,同时也击中了新文学倡导者的弱点和某些要害。

50、新月社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系英美留学生,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艺术上受唯美主义影响,倡导新格律诗,肯定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特点。

51、问题小说最初出现在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前的1918至1920年间,1921年之后成为文坛的创作风尚和潮流。问题小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所涉及的主题、题材也比较广泛,但总体特点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后来也有作家试图以“爱”或“美”来净化人生,弥合社会的缺陷。这些小说大都问题意识比文学形象鲜明,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

52、乡土小说作家来自乡村而寓居于京沪等大都市,当他们返观“故乡”,就强烈感受到现代文明与宗法制农村的差异,于是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他们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写“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乡土小说的艺术成就包括:1、大多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2、人物性格比较鲜明、生动。3、注重地方风物、风俗画的描绘。4、作者们开始较为自觉地追求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53、创造社作家的浪漫抒情小说在创作风貌上与“为人生”的写实派小说绝然不同,其美学特征是:1、大多写“零余者”形象,普遍有“自叙传”色彩。2、侧重客观描写,主观抒情的色彩不浓。3、零散化和诗化的倾向。4、以现代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浪漫主义的技巧。

54、《文化偏至论》批评改良派、革命派搬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措施,乃是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认为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宪”,“宪立而后凡事举”,所以提出“立志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斗精神。

55、《狂人日记》中,文言的“识”和白话的“日记”之间构成了一种“反讽”的意义,即:本意是赞赏和肯定狂人的,但表面上却用否定的口吻;本意是嘲笑批判所谓正人君子的,但表面却模拟他们轻蔑狂人。

56、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病态的突出表现,其主要特征包括狭隘保守,坚强自信;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畏强凌弱,自欺欺人,等等。阿q的革命观则是资产阶级观念和无产者狭隘保守意识的混合物。鲁迅是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为国民的劣根性加以鞭挞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57、新月诗派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推崇浪漫主义;在艺术上要求艺术的“新奇”和“突兀”,提倡建立新诗格律,同时也尝试十四行等体式,强调诗人须摆脱镣铐跳舞,这一切是对白话诗以及自由体诗表现手法上过于自由的反拨,它的出现对于新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58、象征诗派诗歌受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个人刹那间的精神感受、心态感觉,抒发无以名状的情绪。形式上追求纯净、圆润、和谐而不钟情于新奇、怪异和突兀;表现上把比喻、拟人作为主要艺术语言,致力于情感的抒发。

59、郭沫若的《女神》充满汹涌的浪漫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大多采用借助神话故事,奇瑰的想像,大胆的夸张,以及形象的比喻与拟人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诗行的长短,诗节的划分,都随着诗人感情波涛的起伏而自由安排,但往往通过大量的排比、叠句、复唱等,形成鲜明的节奏,属强调内在节奏的自由体。

60、徐志摩诗作想像丰富,构思精巧,不落俗套,辞藻华丽、浓艳而富于变化,整体上呈现了丰富,的色彩美。诗行的长短,诗节的划分,都随着诗人感情波涛的起伏而自由安排,但往往通过大量的排比、叠句、复唱等,形成鲜明的节奏,属强调内在节奏的自由体。

61、闻一多认为新格律诗应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要求诗行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绘画美指诗的词藻须具备直观的视觉美感,力求富于色彩美。建筑美主要指从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求每行字数一致,但应相对齐整。

62、民众戏剧社是1923年5月由汪仲贤倡议,沈雁冰、柯一岑、陈大悲、徐半梅、熊佛西、欧阳予倩、郑振铎、汪仲贤、张静庐13人发起成立五四之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在戏剧理论观念方面,他们高扬为艺术的、民族的旗帜,提倡浪漫主义的诗剧。

63、洪深1924年借鉴奥尼尔《琼斯皇》创作《赵阎罗》,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次上演了现实主义的戏剧。他还大力倡导男女合演,建立正规的排演制度,并成功导演了根据奥尔德名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艺术形式。

64、田汉早期剧作中一般都有个性鲜明的的艺术家或漂泊者的形象,并由主人公灵与肉激烈冲突构成情节的内在张力,侧重表现生命的意识和人物内在的情绪,能比较娴熟地运用直觉、暗示、象征等现代戏剧技巧,具有浪漫感伤的诗化、抒情化倾向。

65、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是的周作人两种不同的散文风格,这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与隐士的二重人格,有时也隐含了某种无奈和苦涩。而最能体现周作人个性气质和散文特性的是他那些浮躁凌厉,激扬挥洒的作品。这类作品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漂亮和雕琢,而是在充满激情中把批判、抨击、揭露、反讽等融为一炉,从而把小品散文发展到犀利深刻、着手成春的境地。

66、朱自清写家庭琐事儿女情长的作品一般通篇白描,行文简朴,但因饱蕴其独特的生命体悟,意味深长,耐人咀嚼。而描写风景山水之作则描形摹声,设喻拟想,谨严细腻,富丽典雅,在诗情画意中寄寓作者自身的人生态度。朱自清的散文把古典与现代、文言与口语、情意与哲理、义理与辞章结合到了完美的境界。

67、《野草》采用的是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的“大散文”的形式,大量运用象征、隐喻的艺术表现手法,把现实和梦境相交错,在激情澎湃中展示深邃幽微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取象、造境、构思上的独特性,因此具有哲理性、象征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耐人寻味但也简洁明快。

68、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沈从文、朱光潜。他们强调文艺的功利性与独立性,认同艺术“不超脱现实的原则”,认为“艺术和实际人生无距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并且认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69、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兴起,左翼文学思潮的形成,源头可以追溯到20年代中期,早期共产党人对于革命文学的倡导,中间经历20年代后期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和论争,到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兴起,左翼文学主导文坛,左翼文学思潮才进入高潮。

70、苏汶自称是“自由人”,以中立的姿态,既批评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也反对左联,宣称让政治破坏艺术,“是使人烦厌的”,反对“只准一种文学把持文坛”。胡秋原受到批判之后,胡秋原以“第三种人”的姿态出来声援,攻击左翼文艺“霸占”文坛,攻击革命作家和革命文学。瞿秋白、周扬、鲁迅、冯雪峰等人发表了系统批驳的文章。

71、社会剖析小说将小说艺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在大规模、全景式地再现中国社会、表现各个阶级现实动向的同时,侧重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对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生活进行剖示,艺术是注重在宏大的结构中对历史性题材作客观的描绘,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具有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的典型人物。

72、新感觉派小说借鉴了多种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刻意捕捉描绘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注重运用社会政治经济理论,开掘和表现人的阶级性、社会性和矛盾心理,醉心于表现典型性格,对人的“精神内涵”的表现有新的开掘。

73、京派小说家在艺术观上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的浅陋,执意拉开文学与现实政治的距离,所以特别关注淳朴、原始的乡村世界,以及永恒不变的人性美、人情美,崇尚和谐,强调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追求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多样和文字的明净,注重氛围渲染和风情描写,其作品具有圆熟静穆的意境之美和牧歌情调。

74、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军阀的混战,社会的动乱,这包括了大兵、特务的抢劫等。第二是以刘传为代表的车厂主的经济剥削,以及他思想上鲁莽、不讲策略的极端的反抗。第三是虎妞的控制与摆布,这包括了两人之间不平等的夫妻关系。

75、老舍的小说具有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他善于对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性格进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他批判了小市民敷衍、苟且、安分守己、软弱胆怯、自我封闭和眼光狭隘的弱点,同时也在这些市民人物身上发现了善良不屈和坚忍不拔的秉性。他还将审美视角投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现实的发展中探讨市民性格动态变化的时代原因,从而加深对旧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的批判。

76、老舍小说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风味,他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并将北京方言进行提炼,形成了通俗易懂而又凝练的特点,行文委婉有致,清丽淡远,语言杂糅古今中外,典雅秀逸,具有俗白、凝练、纯净、生动而又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77、《子夜》具有宏大的史诗性叙事结构,主要体现在追求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史诗性,力图全景式地再现社会生活画面。全书以吴荪甫为中心,以吴荪甫、赵伯韬的斗法为主线,同时交织吴荪甫与其他资本家、吴荪甫与工农革命、吴荪甫与家人等其他线索,脉胳清晰,主次分明,恢宏严谨。

78、在人物塑造上,《子夜》注重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吴荪甫性格主要是在同赵伯韬的斗法过程中,在和其他资本家、和工人农民的矛盾中刻画揭示的。而人物的语言也充分的个性化,吴荪甫觉得自己不可一世,所以谈吐傲慢狡诈,以至厚颜无耻,赵伯韬的语言则专横尖刻,多命令口气,这显示了他性格的粗暴与强硬。

79、《子夜》较好地运用象征与讽喻的手法。小说取名《子夜》,象征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同时黑暗之后就是黎明、光明,暗示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趋势,表达了通过黑暗走向黎明的信念。另外像第一章写吴老太爷中风而死,第十八章写宣德炉水薄香浆慢慢淌漫《太上感应篇》,也都具有意味深长的讽喻性。

猜你喜欢

  • 2023-02-27 01:21
  • 2023-02-27 01:17
  • 2023-02-27 00:57
  • 2023-02-27 00:42
  • 2023-02-26 23:47
  • 2023-02-26 23:42
  • 2023-02-26 23:36
  • 2023-02-26 23:34
  • 2023-02-26 23:00
  • 2023-02-26 22:42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