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导论测验1、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主要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 )特征。
a、科学性
b、实践性
c、人民性
d、发展性
2、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会面,自此结下了毕生的友谊。
a、巴黎
b、科隆
c、柏林
d、布鲁塞尔
3、下列哪一个不属于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 )。
a、细胞学说
b、能量守恒定律与转化定律
c、量子力学
d、生物进化论
4、下列哪一事件不属于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 )。
a、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b、卢德运动
c、宪章运动
d、里昂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科学性
b、时代性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实践性
6、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其中( )位于榜首。
a、牛顿
b、爱因斯坦
c、马克思
d、黑格尔
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章测验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对于世界本原的观点是( )
a、气本原
b、存在
c、四根说
d、水本原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伸张性
b、运动性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3、关于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 )
a、互相排斥
b、大概一致
c、截然相反
d、完全一样
4、以下哪一个表述代表了苏格拉底辩证法思想的特征( )
a、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b、飞矢不动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精神助产术
5、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矛盾的绝对性和矛盾的相对性的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6、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的关系。
a、相互影响
b、相互作用
c、相互制约
d、相互决定
7、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基本内核。
9、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在德国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10、恩格斯曾经讲过,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1、意识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1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的普遍联系导致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3、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客观辩证法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细胞”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
14、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测验1、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b、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辩证法的三种形式
2、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 )
a、实践具有主观性
b、实践具有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3、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 )
a、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b、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c、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d、真理问题上的相对性
4、下列选项中,并不构成实践基本特征的是( )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多样性
c、自觉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5、下列选项中,作为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
a、物质生产实践
b、社会政治实践
c、科学文化实践
d、大学生社会实践
6、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因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表现为( )
a、实践是认识内容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人类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基于上述定义,价值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主体性
b、客观性
c、多维性
d、社会历史性
8、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9、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0、“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的主张是真理的相对性。
11、价值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12、既然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那么客观事物直接就是实践的客体。
13、《资本论》曾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那么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有必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既是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过程,也是认识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15、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指的是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1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确定性,其发展具有多样性。
17、承认世界、实践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之物,承认我们的认识有待扩展,承认反映事物的深度总是有限的或近似的,承认我们的认识有待深化,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18、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盲目崇拜一切个人具体实践,是因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9、所谓价值评价,又被称作价值判断,是对客观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联系的客观反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三章测验1、社会存在是指( )
a、生产方式的总和
b、社会政治方面的总和
c、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宣告了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马恩著作是( )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在社会存在中,具有基础和决定性作用的是( )
a、自然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物质生产方式
d、交通区位
4、以下哪些不属于意识形态( )
a、文学艺术
b、宗教
c、道德和习俗
d、语言学
5、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设社会主义制度
c、实现社会公平
d、实现人人平等
6、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 )
a、爱
b、英雄
c、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d、人民群众
7、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消费关系。
8、人类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9、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意识。
10、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1、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12、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是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而划分的。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第四章测验1、马克思称之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是( )
a、商品二因素
b、劳动二重性
c、资本原始积累
d、剩余价值理论
2、货币的本质是( )
a、财富
b、金银
c、一般等价物
d、资本
3、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推动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历史活动是哪个( )
a、新教伦理思想
b、资本原始积累
c、工人革命运动
d、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建立
4、创造剩余价值的是资本哪个构成部分(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a、生产过剩
b、市场失灵
c、资本家的贪婪、无能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核心目的与诉求是什么( )
a、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b、保障自由、民主、平等
c、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d、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保障资本增殖
7、商品二因素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
8、私有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9、资本就是货币( )
10、资本增殖的秘密是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 )
1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
12、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五章测验1、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c、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d、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2、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多种方式融合形成了金融资本,除了以下那种选项( )
a、金融联系
b、资本参与
c、国家管理
d、人事参与
3、20世纪“大萧条”之后,哪一经济学流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经济学理论和意识形态( )
a、马克思
b、凯恩斯
c、亚当·斯密
d、萨缪尔森
4、二战之后,哪种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
a、私人资本所有制
b、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c、国家资本所有制
d、法人资本所有制
5、2008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除了( )
a、生态环境治理“失败”
b、经济发展“失调”
c、政治体制“失灵”
d、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6、新自由主义倡导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a、在经济领域内倡导自由化、私有化和金融化
b、国家退场,减少政府干预
c、巩固工会,扩大工人阶级权力
d、依靠金融霸权,建立全球统治秩序
7、垄断的出现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竞争( )
8、一国的资本过剩意味着该国贫困已经被完全消除( )
9、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 )
10、“泰罗制”和“福特制”的出现真正消除了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 )
11、新自由主义在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
12、2008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六章测验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且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共产党宣言》
b、《神圣家族》
c、《反杜林论》
d、《德意志意识形态》
2、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解放思想
b、理论联系实际
c、民主集中制
d、实事求是
3、1871年3月,在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与和领导下,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以下对巴黎公社建立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
b、推动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c、公社的实践经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d、证明了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武装暴力夺取城市政权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4、历史发展证明,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胜任变革资本主义的任务,其原因在于( )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
b、无产阶级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
c、无产阶级最具有团结性和组织纪律性
d、无产阶级拥有足够的物质武器
5、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帝国主义论”,认为帝国主义的性质是腐朽的,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最后阶段。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会阻滞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b、帝国主义催生了大批不劳而获的食利阶层
c、帝国主义绝不会允许殖民地半殖民地真正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生产
d、帝国主义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6、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 )
7、空想社会主义因其空想性而不具有历史价值( )
8、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在马克思恩格斯直接领导下,“第一国际”在欧美各国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提高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水平和组织程度( )
9、“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由此必然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
10、“两个必然”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在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
11、巴黎公社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第七章测验1、以下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劳动被消灭,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做任何事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也得到极大提高
d、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多次批评了那种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观点。对于总书记的思想,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共产主义不是主观臆测之物,而是科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b、共产主义的实现虽然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但不是乌托邦,它已经在历史进程中被践行
c、共产主义承载着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美好制度的追求,只要人类存在,就不会放弃这种追求,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是空想,而是一种理想
d、共产主义太过遥远、难以把握,根本无法实现,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幻想
3、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的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反杜林论》
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d、《德意志意识形态》
4、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党的强大领导下举国人民同心抗疫,打了一场硬核抗疫战,取得了瞩目的抗疫成绩。其中,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许多青年学子、学生志愿者们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贡献力量,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行动中成长起来。这完美诠释了( )
a、个人发展同社会发展是相斥的,为社会服务的就意味着个人的牺牲
b、个人发展是个人的理想,社会发展是社会的目标,二者总是很难统一
c、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无法统一,社会价值的实现使个人失去自我
d、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
6、马克思所说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指落后国家可以在生产关系方面上跨越资本主义所有制,而不是指生产力上的跨越( )
7、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阶段,真正自由的劳动是一种无任何限制的游戏和享乐( )
8、共产主义太过于理想化,是难以实现的乌托邦( )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1、请围绕本课程学习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其一,展开论述。(字数要求:600-800字) 本课程中涉及的某一主题 心得体会 课程建议
猜你喜欢
- 2023-02-27 00:16
- 2023-02-27 00:08
- 2023-02-26 23:50
- 2023-02-26 23:46
- 2023-02-26 23:34
- 2023-02-26 23:32
- 2023-02-26 23:13
- 2023-02-26 23:11
- 2023-02-26 23:05
- 2023-02-26 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