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中国大学mooc形势与政策(河北科技大学-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地理问答 正文

作者2023-02-27 01:22:39地理问答 78 ℃0 评论
第一专题:回望70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上)

第一节 建国之初的新民主主义阶段随堂测验

1、新民主主义,在政治上实行( )。
    a、无产阶级专政
    b、工人阶级专政
    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d、人民民主专政

2、新民主主义提出是三大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表明新民主主义纲领主要表现在( )。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文化领域
    d、教育领域

3、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有着实质的区别。新民主主义实际上是一种( )模式。
    a、混合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

4、新中国70年来走过的路,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即( ),最后是转向改革开放,走上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
    a、实行新民主主义
    b、效仿苏联模式
    c、追寻超越之路
    d、发动继续革命

5、路径的选择是受多重因素制约的,包括历史条件、国际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等等,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在发挥作用。但不能否定( )和( )起着主导作用。
    a、目标
    b、目的
    c、理想
    d、理念

6、一般认为,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抗战时期,其标志是1939年12月至1940年1月毛泽东先后发表的( )和( )。
    a、《中国前途之命运》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7、回顾建国70年走过的路,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试错,既有成功又付出过沉痛代价得到的根本结论就是: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

8、我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从没有过任何曲折的认识过程。( )

9、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之初就想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社会。( )

10、建国之初设想过搞十年二十年的新民主主义,但实际上新民主主义政策只实行了不到四年,在1956年放弃了。 (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提早结束随堂测验

1、建国之初设想的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阶段,提早结束的直接原因是( )。
    a、工业化强国目标的牵引
    b、社会主义目标的牵引
    c、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考虑
    d、力量对比的变化

2、中国的工业化是从苏联援助( )起步的。
    a、155项
    b、156项
    c、157项
    d、158项

3、建国后,没收官僚资本并转为国家经营,初步奠定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 )的开始强化,为毛泽东提出从1953年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自信和底气。
    a、产品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4、建国后出现的( )情况,使许多人觉得新民主主义时间搞长了可能阻碍向社会主义发展。
    a、一个是在农村,贫富分化
    b、一个是在农村,党内许多人关注土改后出现农民的分化
    c、一个是在城市,强化了对阶层固化的担忧
    d、一个是在城市,强化了对共产党干部道德危机的担忧

5、建国之初设想的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阶段,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是就是力量对比的变化。表现在( )。
    a、政治上,全国统一、经济恢复、新区土改完成、朝鲜战局也趋于稳定
    b、与1949年不同的是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对新政权构成实质性的挑战
    c、经济结构上,到1952年底,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d、总路线提出之前,经济运行中计划部分和市场部分基本各占50%的份额

6、新民主主义是一个变通的理论和一种阶段性的制度安排。( )

7、中共领导人把新民主主义作为过渡阶段,是全部基于生产力落后,需要一段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条件。( )

8、苏联1929年推行全盘农业集体化,首先考虑的是意识形态,并以此加速工业化的制度安排。( )

9、建国之初的新民主主义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第三节 从思考改革转向追寻赶超战略随堂测验

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体制,基本上是复制了苏联式的( )体制。
    a、产品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2、中共八大期间,党内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有所深化。如陈云认为,资本主义大范围内不合理,小范围内合理;社会主义大范围内合理,小范围内有不合理之处。要使两个方面都合理,就应当在国家市场指导下允许自由市场存在,因为( )。
    a、没有自由市场,市场就会变死
    b、没有计划经济,市场就会变死
    c、没有自由市场,国家就会变色
    d、没有计划经济,国家就会变色

3、50年代初,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主要指经济模式的特征有:(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路线
    b、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公有制
    c、消灭市场机制实行中央计划体制
    d、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4、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出现后,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主要问题表现有( )。
    a、手工业和服务业合并过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品种减少,服务不周,居民生活不便。
    b、公私合营后与国营企业一样,只生产大路货,不愿增加品种,产品货不对路。
    c、农业合作化后家庭经营减少,农副产品生产下降。
    d、农村过分强调一切都公有化和合作社越大越好,造成了管理混乱、收入减少。

5、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体制,基本上是复制了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

6、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出现后,非常平稳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7、由于1956年国际国内的变化,由照搬照抄苏联模式,毛泽东提出要改为“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

8、1956年,毛泽东的基本思路是地方适当分权,与当时苏联关注的问题大体一样,说明只要是实行苏联模式,必然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

第一专题:回望70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下)

第四节 60年代初经济调整转向继续革命随堂测验

1、60年代的调整就是要修复计划体制,向中央集权回归。( )恢复秩序,是当时挽救危机唯一可能采用的办法,而它带来的社会性后果是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a、抓大放小
    b、集中权力
    c、抓小放大
    d、下放权力

2、60年代的调整就是要修复计划体制,向中央集权回归。集中权力恢复秩序,是当时挽救危机唯一可能采用的办法,而它带来的社会性后果是( )。
    a、强化了城乡二元体制
    b、扩大了贫富差距
    c、再次出现统得过死的现象
    d、再次出现自由散漫的现象

3、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比苏联东欧国家有更多的地方分权,但主体仍是高度集中,特别是国营企业仍然是政府的附属。这从一定程度上始终跳不出( )的循环。
    a、一统就死
    b、一死就放
    c、一放就乱
    d、一乱就统

4、20世纪60年代初,对大跃进的调整和总结没有走上改革之路,是因为没把握住历史机遇。

5、毛泽东是秘书田家英自始至终是反对实行包产到户的。

第五节 70年代末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启动随堂测验

1、中国终究在90年代初成功地越过了市场化转轨的( )。其含义是在观念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且形成了难以逆转的态势。
    a、关键点
    b、关节点
    c、临界点
    d、分水岭

2、萧冬连认为,文革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是( )。
    a、伤人太多
    b、百姓太苦
    c、经济崩溃
    d、民生凋敝

3、中国走上改革道路,原因之一就是发生了一场文化大革命。

4、中国走上改革道路,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启示也是原因之一。

5、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强化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催生了改革的共识。因此,中国领导人在改革之初的路线图就是十分清晰的。

第六节 新时代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定力随堂测验

1、截至到2017年底,民营企业2726.3万家,个体工商户6579.3万户,注册资本超过( )亿元;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 )。
    a、164万,60%
    b、165万,70%
    c、164万,70%
    d、165万,60%

2、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355亿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所占比重不足( ),201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30万亿元,是1978年的859倍,成为世界( )出口国( )进口国。
    a、1%,第二大,第一大
    b、2%,第二大,第一大
    c、1%,第一大,第二大
    d、2%,第一大,第二大

3、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在上世纪20-30年代,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思想界,其背后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
    a、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成立
    b、1929年爆发的西方经济大萧条
    c、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d、苏联一五计划快速实现工业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马克思的经典社会主义。

5、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这是人类从未有过的伟大社会实验,且实践证明,中国的这场实验成功了。

6、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事实证明市场经济跟社会主义不可兼容。

第二专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与价值目标(上)

第一节 世纪之问随堂测验

1、中华民族向来有着天下格局和世界情怀,曾经的( )一度展现出万国来贺、天下归一的恢宏气象。
    a、康乾盛世。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汉唐盛世。

2、三百年前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各国一度刮起“中国风”,当时的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莱布尼茨热烈地讴歌中国的( )和天下大治。
    a、道家文明。
    b、儒家文明。
    c、佛家文明。
    d、诸子百家。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远洋航行是( )。
    a、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b、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环球航行。
    c、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的环游世界。

4、1640年( )取得胜利,世界掀开近代史的面纱。
    a、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b、德国资产阶级革命。
    c、俄国彼得大帝的锐意改革。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5、1793年为给乾隆皇帝祝83岁大寿和展示英国的实力,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访,并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开展贸易。使团乘坐的是装有64门大炮,当时世界第一流的炮舰( )。
    a、狮子号。
    b、猴子号。
    c、大象号。
    d、豹子号。

6、康熙的传教士老师是( )。
    a、马可波罗。
    b、南怀仁。
    c、马戛尔尼。
    d、莱布尼兹。

7、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其名著《双城记》中,对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时代之问。狄更斯是这样描述的:“( )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新奇的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
    a、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b、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c、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d、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8、世界也许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中国。70年,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党领导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 )的答案。
    a、最符合历史必然。
    b、最符合时代要求。
    c、最符合世界大同。
    d、最符合人民愿望。

9、历史不会放纵一个停滞僵化保守的民族,180年前的鸦片战争,终于让帝国主义的枪炮敲响了沉睡的中华民族,逼迫我们必须回应“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之问、日益急迫、不断深化的( )。
    a、历史之问。
    b、文化之问。
    c、命运之问。
    d、生死之问。

10、康乾时期的中国,面对千年变局与挑战,是最有可能参与世界现代化的良辰佳期。但历史玩弄了中华民族。那时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主要有( )。
    a、路易十四。
    b、彼得大帝。
    c、康熙皇帝。
    d、拿破仑。

11、回顾建国70年走过的路,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试错,既有成功又付出过沉痛代价得到的根本结论就是: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2、我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从没有过任何曲折的认识过程。

13、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远洋航行。

14、清末统治者的妄自尊大,错过了千年巨变的时代之问,导致中华民族步入到了前期黑暗的深渊。

15、康雍乾三朝,国运昌隆,从容应对了当时的千年变局与挑战。

16、清初的康熙皇帝是一个杰出的帝王,堪称几何学、微积分、天文历算高手,完成了带经纬度的、测量中第一次证实了牛顿关于地球为椭圆形理论的《康熙皇舆全览图》。

17、清初的康熙皇帝用当时最先进的测绘方法,在中国启动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地测量,完成了带经纬度的《康熙皇舆全览图》。

18、《康熙皇舆全览图》第一次证实了牛顿关于地球为椭圆形的理论。

19、回望历史是深刻分析现实世界的很好参照。

第二节 时代召唤人类命运共同体随堂测验

1、建国之初设想的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阶段,提早结束的直接原因是( )。
    a、工业化强国目标的牵引。
    b、社会主义目标的牵引。
    c、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考虑。
    d、力量对比的变化。

2、2017年3月17日,( )思想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a、一带一路建设。
    b、中国治理和发展模式。
    c、新型大国关系。
    d、人类命运共同体。

3、( )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a、和平与发展。
    b、独善其身。
    c、零和博弈。
    d、和衷共济。

4、21世纪的人类社会面临的多重复杂矛盾,主要表现在:( ) 。
    a、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
    b、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
    c、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
    d、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新的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5、在当前既飞速发展又危机和挑战接踵而至的复杂国际形势下,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的情境下,全人类面临严峻挑战包括:( )。
    a、金融赤字。
    b、和平赤字。
    c、发展赤字。
    d、治理赤字。

6、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理论因应时代的呼唤,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其国内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a、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党内和全社会大力地倡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进入新时代,呼唤和促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c、新中国70年的成功实践,历代领导人也多有理论建树。
    d、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也应该为世界贡献更多的文化和思想。

7、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经历了最初蕴酿、后来的成熟直到最终形成,其从发端到形成的主要有以下时间节点( )。
    a、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b、2017年1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习近平又再一次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述。
    c、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d、2017年3月23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首次被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

8、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是否还能持续,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生活的家园是否还能继续维系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

9、在当前既飞速发展又危机和挑战接踵而至的复杂国际形势下,国际格局以西方占主导的“西方中心论”仍然引领和主导时代潮流。

10、美国综合国力傲视全球,当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11、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多项指标世界领先的发展中大国,2010年已经挤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2、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但也要在治理模式上整齐划一。

13、习近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写入了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

第三节 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随堂测验

1、( )是中国政府倡导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a、一带一路建设。
    b、人类命运共同体。
    c、新型大国关系。
    d、中国治理和发展模式。

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提出的政治上的基本主张是( )。
    a、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b、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
    c、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d、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提出的经济上的基本主张是( )。
    a、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b、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要共同面对环境与气候的危机与挑战。
    c、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d、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4、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提出的安全上的基本主张是( )。
    a、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b、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
    c、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d、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提出的文化上的基本主张是( )。
    a、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b、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
    c、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d、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6、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7、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 )。
    a、粮食安全、资源短缺。
    b、气候变化、网络攻击。
    c、人口爆炸、环境污染。
    d、疾病流行、跨国犯罪。

8、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的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 )几个维度。
    a、国际权力观。
    b、共同利益观。
    c、可持续发展观。
    d、全球治理观。

9、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地发出了“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10、不论人们身处何国、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

11、持续升温的中美贸易摩擦,其背后是两种经济发展理念的博弈。

12、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利益诉求多样化,美国作为世界的当然领导者必然要保持“美国第一”和美国优先。

13、西方是上帝的子民,文明是信仰文明、高贵文明,没有信仰的东方文明就应该由西方文明和西方价值加以改造和重塑。

14、积极有效应对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这是当前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必须展开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15、生态环境的崩溃必将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沦陷,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议题上演绎的淋漓尽致。

16、各国公民同时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

17、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

18、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

第四节 共同体思想的创新与重大价值随堂测验

1、“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各国就如何避免国强必霸的( )提供了开拓性的崭新思路,为人类社会摆脱丛林世界法则开出了一剂中国良方。
    a、塔西佗陷阱。
    b、修昔底德陷阱。
    c、中等收入陷阱。
    d、国际化陷阱。

2、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际, 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推出( )战略成为其战略底色,标志鹰派的新保守主义进入美国政治舞台的中心。
    a、零和博弈。
    b、中国威胁论。
    c、美国优先。
    d、推特治国。

3、近代几百年以来国与国关系的传统思维是:对抗--妥协,国强必霸,弱肉强食的( )。
    a、自然法则。
    b、帕累托法则。
    c、海因法则。
    d、丛林法则。

4、( )已是中国最大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崛起后给全球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是使中国成为第一个不依靠战争、不依靠殖民、不依靠不平等的国际贸易、金融和经济体系而成功崛起的大国。
    a、一带一路。
    b、命运共同体。
    c、结伴不结盟。
    d、合作共赢。

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提出到充实和完善,体现出了重要的思想创新。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 )。
    a、逻辑的创新性。
    b、理念的创新性。
    c、思维方式的创新性。
    d、文字表达的创新性。

6、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以下( )方面的思维方式创新。
    a、共赢思维。
    b、逻辑思维。
    c、系统思维。
    d、发散思维。

7、中国要做到系统思维,要放在大系统中( )中国利益,放在大系统中( )中国利益。
    a、变革。
    b、治理。
    c、考虑。
    d、争取。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秉持( )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a、共赢。
    b、共商。
    c、共建。
    d、共享。

9、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 ),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国际多边主义的积极参与者。
    a、参与者。
    b、建设者。
    c、贡献者。
    d、引领者。

10、“失败的大国崛起”的典型有( )。
    a、19世纪的法国。
    b、20世纪初的德国。
    c、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
    d、20世纪末的苏联。

11、中国的正在探索新兴大国的和平崛起之路,这条路被形象地称之为第三条道路,( )就是这条和平崛起之路的体现。
    a、一带一路。
    b、人类命运共同体。
    c、结伴不结盟。
    d、共商共建共享。

12、现今世界千头万绪,要实现有序的世界秩序,看来必须由一家说了算。

13、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要创新完善,就是推倒重来,甚至是另起炉灶。

14、“一带一路”虽然没有输出战争、但是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

15、“一带一路”是贸易合作、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合作等共赢的合作,让各国搭上中国崛起的顺风车。

16、“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后给全球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是使中国成为第一个不依靠战争、不依靠殖民、不依靠不平等的国际贸易、金融和经济体系而成功崛起的大国。

17、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18、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更加突出,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大势所趋。

第五节 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随堂测验

1、早在2000年前的一部儒学经典著作( )中,就提出了“天下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礼记》。

2、南宋时期宋明理学的著名开拓者,思想家( )提出了当时儒学革新的历史使命,主张:“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张载。
    b、王守仁。
    c、朱熹。
    d、陆九渊。

3、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 ),在当时思想解放的时代提出了近代西方最早的人类共同发展的思想。
    a、休谟。
    b、卢梭。
    c、康德。
    d、莱布尼兹。

4、“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的基本内涵有以下几点:( )。
    a、“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不同于西方传统思维的全新的文明观。
    b、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演绎的逻辑结果。
    c、近代以来西方进步思想对人类共同命运的不懈追求。
    d、“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了崭新的政党理念。

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自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担当,习总书记从以下( )面进行了郑重的宣示。
    a、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
    b、一如既往为绿色地球家园作贡献。
    c、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
    d、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

6、21世纪回望中国文明的源头,( )和( )是中华文明早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集中体现。
    a、民本说。
    b、中庸之道。
    c、大同说。
    d、忠恕之道。

7、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截然不同的是,著名思想家费孝通先生基于中华传统的“和文化”,提出了中国风格的文明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和谐相处,应( )。
    a、各美其美。
    b、美人之美。
    c、美美与共。
    d、天下大同。

8、中国儒家文明悠久的“和文化”孕含着古老的“共同体基因”。

9、不同的文明最后必然要以战争决出胜负,其结局是非常恐怖和注定是灾难性的。

10、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具有了放眼世界的情怀。

11、“共同体”的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全部。

12、现代政党政治起源于西方,西方文明是合的哲学。

13、2017年12月1日,中国政府组织召开了首届,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

14、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古今中外先贤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专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与价值目标(下)

第六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软实力的构建随堂测验

1、哈佛大学著名国际政治学学者约瑟夫·奈所说的( ),其核心思想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与以往靠武力强迫别国屈从于自己的意志不同,依靠的是自身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a、文化吸引力。
    b、软实力。
    c、主导国际格局的能力。
    d、综合国力。

2、2012年4月25日,哈佛大学著名国际政治学学者约瑟夫·奈,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关于“美中两国软实力对比研究”的专题报告。强调新兴国家要崛起为世界性的大国,必须全力打造并综合运用好( )两项核心目标。
    a、文化和价值观吸引力。
    b、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
    c、金融实力和贸易实力。
    d、硬实力和软实力。

3、国家硬实力的显著代表是( )。
    a、app。
    b、tpp。
    c、gdp。
    d、gnp。

4、软实力的竞争与较量,虽无硝烟炮火,一样惊心动魄。我国软实力方面,从国内社会各界到众多的个体,在意识形态、思想、情绪等方面,均出现过( )。
    a、崇美、恐美,追捧西方道路。
    b、热衷西方模式等问题。
    c、缺乏自信和凝聚力缺失等一度引发社会的忧虑。
    d、以上选项都是。

5、哈佛大学著名国际政治学学者约瑟夫·奈,在1990年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软实力”。“软实力”主要包括( )。
    a、文化吸引力。
    b、政治价值观吸引力。
    c、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
    d、决定国际政治议题的能力。

6、经过建国七十年来的艰苦拚搏,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国家硬实力。从物质国力方面看,主要有以下方面( )。
    a、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和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
    b、有世界第一的14亿人口。
    c、经济规模上看,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日益巩固。
    d、2018年,中国的军费投入是世界第二,两千多亿美元。

7、面对严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的党和政府的( )等软实力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成效,美国的蓄意打压下反而促进了中国逆势奋进、勇于胜利的昂扬斗志。
    a、执政能力。
    b、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
    c、国民的团结斗争精神。
    d、综合国力的强势崛起。

8、美国有中情局局长约翰·杜勒斯,认为综合国力就是物质国力与精神国力的乘积。

9、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是:军事实力。

10、哈佛大学著名国际政治学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软实力”。

11、一个大国靠“软实力”,照样可以强迫别国屈从于自己的意志和复制自己的制度模式。

12、当前中国的大国崛起最关键的就是中美之间的竞争与相互关系的重新调整。

13、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多项工业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

14、在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软实力建设中,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展现中国自身超常软实力的重要标识。

15、中国将自己悠久传统的“和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其他的人类进步思想深刻地融合并综合提炼,提出了基于现实世界实际和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理念。

第七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大国外交随堂测验

1、建国七十年来,中国的外交总体上是通过( )外交,以耐心的、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
    a、睦邻。
    b、合作。
    c、和平。
    d、共赢。

2、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a、人民。
    b、社会。
    c、国际。
    d、人类。

3、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中国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 )、全球发展的( )、国际秩序的( )”。
    a、引领者、参与者、贡献者。
    b、建设者、贡献者、维护者。
    c、引领者、建设者、维护者。
    d、建设者、参与者、贡献者。

4、铸牢中华民族( )意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a、共同体。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团结。

5、中非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非洲也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最集中的区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方案在中非的外交关系中居于( )的位置。
    a、主要和前置。
    b、重要和前置。
    c、重要和优先。
    d、主要和优先。

6、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中国提出了推动( )的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实施,为中国未来的基于“共同体”思路的大国外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文明共同体。
    b、文化共同体。
    c、价值共同体。
    d、亚洲共同体。

7、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也做了明确阐述,就是建设“( )清洁美丽”的世界。
    a、持久和平。
    b、普遍安全。
    c、共同繁荣。
    d、开放包容。

8、建国至今,中国始终面临着很多外部的战争压力和威胁: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 )等。
    a、朝鲜半岛。
    b、中苏边境冲突。
    c、中越边境冲突。
    d、中印边境冲突。

9、21世纪以来,中国参与维护和推动了国际制度和标准的建设,积极参与和引领一些重大的国际组织和国际行动,如:g20( ),以及近几年发起的“一带一路”建设等。
    a、金砖国家。
    b、apce。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投行。

10、中国大国外交的自信,最重大的几个标识是:将( )等写进了联合国决议。
    a、人类命运共同体。
    b、一带一路。
    c、新兴市场经济体。
    d、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11、中国大国外交的自觉,主要的表征是:将( )等内容写入了宪法和党章当中。
    a、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d、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过去五年全方位外交布局做了精辟的概括:“五年来,推动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 )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a、全方位。
    b、多建构。
    c、多层次。
    d、立体化。

13、2018年9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明确提出了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 并提出了( )八大纲领。
    a、产业促进行动、设施联通行动。
    b、贸易便利行动、绿色发展行动。
    c、能力建设行动、健康卫生行动。
    d、人文交流行动、和平安全行动。

14、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致力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明确的内涵界定,那就是:( )。旨在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建立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一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之上。
    a、共建共享。
    b、相互尊重。
    c、公平正义。
    d、合作共赢。

15、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形势复杂而严峻。

16、21世纪以来,虽然中国国际地位显著上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但所有国际制度和标准的建设,我国仍然被排除在外。

17、中国提出的新时代新型大国外交的目标理念,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

18、中国提出的新时代新型大国外交的目标理念,使中国的外交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也是只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19、十九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接在一起。

20、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最早提出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

21、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凸显了新风貌,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八节 积极促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国际共识随堂测验

1、2019年9月24日,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第三次打出“美国至上”的大旗,与会很多国家( )。
    a、谴责。
    b、附和。
    c、跟风。
    d、点赞。

2、与美国为了本国的一己之私,鼓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恶意挑起逆全球化之风相对应,中国逆势而上,向全世界隆重发布了进一步扩大和推进改革开放的新的号角,提出了构建( )的全新国际理念。
    a、一带一路。
    b、新型大国关系。
    c、人类命运共同体。
    d、合作共赢。

3、21世纪,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世界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努力走出( )的安全新路。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共建、共享、共赢、共护。
    c、和平、发展、共赢、共护。
    d、合作、共赢、共建、共护。

4、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 )。
    a、合作共赢。
    b、和平发展。
    c、共建共享。
    d、和谐繁荣。

5、纵观当今世界快速发展与深层次危机相互交织的复杂现实,昭示我们,( )是当今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强烈期盼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a、反恐怖。
    b、求和平。
    c、谋发展。
    d、促合作。

6、“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一以贯之的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中国向世界发出了( ),共同应对当前全球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的重要信号。
    a、利益与共。
    b、安全与共。
    c、以集体之力。
    d、以合作之力。

7、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 )等等。
    a、海外媒体高度关注。
    b、中国威胁论偃旗息鼓。
    c、国际政要和学者积极点赞。
    d、载入多项联合国决议。

8、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境,表现在( )。
    a、海外媒体多有诟病。
    b、国际传播普及度高,认同度低。
    c、国际政要和学者的大力反弹。
    d、国际传播主体范围狭窄。

9、在当今国际舆论场中,我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仍然以官方性质为主体,容易被国际受众视为官方的政治宣传,极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效果不佳。

10、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在为构建后美国世界秩序奠基。

11、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国际社会遵循统一的价值标准,旨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共同的行为体。

12、21世纪,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

13、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势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共同的事业。

14、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中,涉及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文明和价值观,必须同声一气。

15、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要加大民间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也要善于运用网络技术、国际媒体和社交媒体等。

第九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路径及面临挑战随堂测验

1、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出席“( )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共商共建。
    b、共建共享。
    c、共商共筑。
    d、共建共筑。

2、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联合国总部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瑞士日内瓦。
    b、纽约帝国大厦。
    c、纽约联合国大厦。
    d、荷兰海牙。

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 )的“命运共同体”。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c、人人为我、上帝为大家。
    d、我为人人、上帝为大家。

4、探索中国国家利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融合的可行机制,中国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当中,运用中国智慧在外交中的( )作用,而不是简单地仅凭人力物力的投入。
    a、硬实力。
    b、巧实力。
    c、物质实力。
    d、精神实力。

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至今,中国从以下( )层面上开展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a、“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方案。
    b、典范的打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试点试验。
    c、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当中的风险与责任评估。
    d、建立丝路基金:为沿线国家基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6、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不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行动,( )。
    a、发出中国声音。
    b、强推中国模式。
    c、提出中国方案。
    d、展现中国担当。

7、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又聚焦重点、精雕细琢,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积累了经验。具体操作是( )。
    a、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b、努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
    c、致力打造中欧命运共同体。
    d、积极推动大国关系的良好发展。

8、探索中国国家利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融合的可行机制,要致力于打造( )三方面体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大国软实力的作用,逐渐地分阶段地形成在国际社会上的引领作用。
    a、发展模式的复制。
    b、理念的渗透。
    c、价值观的引领。
    d、文化精神的感召。

9、几百年来不断推进的全球化进程已经把全世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各个国家已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10、当今的世界又处在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又一次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频发。

1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那么一说、一种理念而已。

1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13、“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落实“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方案。

14、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时冲动的随兴工程,而是中国倡导的号召人类社会共同积极致力于的长远目标。

1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大国关系的良好发展不搭界。

16、探索中国国家利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融合的可行机制,中国要立足于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做到能力与责任的良好匹配。

第十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一带一路的引领和促推随堂测验

1、人类共同体思想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 )的积极氛围。
    a、开放、合作、发展。
    b、开放、包容、发展。
    c、包容、平衡、发展。
    d、平衡、合作、发展。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引领“一带一路”的四个目标维度,其中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平等相待,是从( )目标维度上说的。
    a、各国文明发展。
    b、国际事务中,国家拥有的地位和权利。
    c、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d、各国人民的期盼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引领“一带一路”的四个目标维度,其中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合作共赢,是从( )目标维度上说的。
    a、各国文明发展。
    b、国际事务中,国家拥有的地位和权利。
    c、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d、各国人民的期盼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引领“一带一路”的四个目标维度,其中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兼容并蓄,是从( )目标维度上说的。
    a、各国文明发展。
    b、国际事务中,国家拥有的地位和权利。
    c、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d、各国人民的期盼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七年里,我国成功发起并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卓有成效的建设与推进,以及一系列外交实践,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崭新形象。这些外交活动主要有:( )。
    a、成功实施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创办。
    b、成功设立了“丝路基金”。
    c、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d、成功举办了apec、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

6、“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强有力引领与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a、人类共同体思想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开放、合作、发展的积极氛围。
    b、“人类共同体思想”有助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倡导和培养合作精神。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引领”一带一路“的四个目标维度。
    d、人类共同体思想“有助于,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参与,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享成果,从而显著推动合作与和谐的地区与世界的构建。

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引领“一带一路”的目标维度主要有以下( )方面。
    a、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平等相待。
    b、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兼容并蓄。
    c、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合作共赢。
    d、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8、“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理念的提出,将( )有机地统一起来。
    a、国际权力观。
    b、共同利益观。
    c、可持续发展观。
    d、全球治理观。

9、“一带一路”倡议,丰富了国际经济合作理念和多边主义内涵,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发展开辟了新路。

10、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提出的指导全球未来发展的创新理念,具有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11、人类共同体思想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开放、合作、发展的积极氛围。

1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理念,既坚持对本国利益的追求,也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既谋求本国发展,同时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13、“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供出来的卓越的“全球公共产品”,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新型国际合作关系、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提供新的思想、选择、路径和方案。

14、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首要致力的目标是保证中国的迅疾崛起。

15、国家大小各异、强弱不同、社会性质千差万别,在国际事务中不可能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16、始于2006年的金砖国家,已经成功培育出互尊互谅、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砖精神。

17、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各国的利益深度交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发展是唯一出路。

18、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全面实施,必将有力引领未来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猜你喜欢

  • 2023-02-27 01:11
  • 2023-02-27 01:03
  • 2023-02-27 00:57
  • 2023-02-27 00:37
  • 2023-02-26 23:59
  • 2023-02-26 23:58
  • 2023-02-26 23:56
  • 2023-02-26 23:54
  • 2023-02-26 23:05
  • 2023-02-26 23:02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